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时代呼唤大家记录

2024-12-28 13:00 作者:文生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羑河纪事三三七

大时代呼唤大家记录

文生

小飞问,当时的作家对于未来是啥想的呢?

老文说,赵树理在《三里湾》中,有“三张画”:第一张是“现在的三里湾”,第二张是“明年的三里湾”,第三张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三里湾”。“社会主义时期的三里湾”是:“山上、黄沙沟里,都被茂密的森林盖着,离滩地不高的山腰里有通南彻北的一条公路从村后边穿过,路上走着汽车,路旁立着电线杆。村里村外也都是树林,树林的低处露出好多新房顶。地里的庄稼都整齐化了——下滩有一半地面是黄了的麦子,另一半又分成两个区,一个是秋粮区、一个是蔬菜区;上滩完全是秋粮苗儿。下滩的麦子地里有收割机正在收麦,上滩有锄草机正在锄草……”。“一切情况很像现在的国营农场”。

小飞说,咱们这儿有公路,有公交车;还有铁路,一天到晚万吨煤车轰窿窿的。种庄稼基本算是机械化了。现在不少人家楼上楼下了,好多人家有了小汽车。千里眼顺风耳的手机很多人都有……,就这还是初级阶段。那地方的庄稼?(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老文说,二年三熟。

小飞说,明白了,咱们这地方一年二熟。不过,咱石林黑塔村和许多村子一样,到处有不住人的空房子。

老文说,他们那时不会想到,其实农业机械化后的情况,他们那一代人还没有想的那么周全。

小飞说,作家为什么觉着到后面不能写了呢?是不了解情况,还是政治原因?

老文说,当年的政治气氛绝对是不能写实情的。那一代作家是知道现实的,也没办法将推动高级社、人民公社的积极人物写成正面人物。赵树理说:“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矛盾是最使人头痛的……”,表示“没有胆量在创作中更多加一点理想”。文革中的明星作家浩然后来在某次访谈中说:“我也知道农民的苦处,我是在农民中熬出来的,农民的情绪我了解,那几年挨饿我也一块经历过。但是这些事当年能写进书里吗?不行啊”。

小飞说,为什么呢?

老文说,在合作化搞初级社的时候,有人确实大公无私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作家们写来是于事有据,所以就写出来了,但是后来进入高级社、人民公社时,那些带头分子的作为确实不好说。

小飞说,啥?

老文说,官方的说法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平二调的现象。

小飞问,一平二调?

老文说,一平二调是指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认为集体规模越大越好,无偿调拨初级社和高级社的生产资料、产品、劳动力和资金到公社甚至县里,在分配上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这严重地伤害了大多数农民的个人利益。

小飞说,大搞“一平二调”的不能当正面人物写的。

老文说,“一平二调”当时受到鼓吹,毛主席发现了情况后,批评了“一平二调”,定了个“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核算中心坚持了十几年。但“一平二调”的现象还是有,比如很多农村水利工程就是向各个生产队摊派义务工,你爷爷他们,就在咱大鹤壁的水源地盘石头水库干过。

小飞说,南岗上的那个废弃水渠也是。

老文说,是的。你还注意到这个?

小飞说,听说的。如果在初级社时,也按土地、生产资料分红,是不是更好?

老文说,这样的话,初级社迟早要解体的。

小飞说,哦。

老文说,鲁迅说过,要开窗,不能直接说,必须说要开门才行。高级社一定得走,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范围的资料实行公有应当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步子太大。虽然政策说是可以实行赎买制,减少一些农户的损失,可到下面就走了样,近于无偿占用。

小飞说,还有么?

老文说,随之而来的是土地集体所在制巩固不起来。

小飞说,当时有人反映农民真苦。

老文说,毛主席说,这是小仁政,现在要实行的是大仁政。主要还是当时要发展工业,而工业需要农业哺助。

小飞说,现在是工业反哺农业。

老文说,1950年代起,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启动,需要通过剪刀差对农业进行相对剥夺以完成原始积累,国家实行粮食统购政策,以低价征收农民粮食。表面上看是粮食征多了导致农民负担重,实际上人民公社后一是左,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盛行。二是乡村干部不廉洁。三是各种摊派和费用过多,这都加剧了农民的负担。

小飞说,摊派多俺也听说过,不收农业税的那些年代,“税轻费多,各种摊派无底洞”。

老文说,这导致相对来说,还不如生产队时期。

小飞说,现在看来,“三自一包”不就是现在的家庭承包制么?

老文说,现在人们常说“分田单干”早实行就好了。其实,土地公有制没有一两代人的时间是巩固不下来的,所以一段时间坚决实行集体生产才好。那时过去的痕迹还在,你要知道,现在土地承包向永租田的方向发展,“三自一包”非常容易使土地回归旧的方面,况且那时“田里不鬻”还没有完全建立。

小飞说,有的人说土地私有是走向现代化的条件,也就是土地公有是现在不发展的原因。

老文说,几千年来的土地私有使我们发展起来了没有?

小飞说,没有。

老文说,公粮一家一户征收难度太大,当时的情况必须低成本征收公粮,还要避免两极分化,改善农业生产水平,不集体化不行。农村搞运动,批干部,批懒汉,目的让干部廉洁,提高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但能直接说,为了国家工业化,你们不要搞分田分地行不行?只能提到“反修防修”上面。生产队还有尾巴:自留地,咱们这里一般是指菜地,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而且当时为了国家安全,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还要大搞三线建设,这都要投入巨额成本,但又增加不了多少就业人口。那时工业还不能反哺农业,还需要农业大力支持。那时我们还处于两面作战的困境,要维持五百多万军队的规模。毛主席招集元帅们对时局作评估,结论是世界大战暂时打不起来,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减轻压力。毛主席抓住机会使中美关系拉进,至少不再那么腹背受敌。实际上打开了和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的口子。

当中美关系有所缓和时,毛主席将对农村工作有一手的人调到中央,意图促进农村生产。让邓小平重回中央,整顿军队和工业生产。你要知道,当年批刘邓时,刘邓的罪名之一是在农村搞“三自一包”,在农村培育资本主义自发势力。调邓小平到中央,实际上是知错改错不认错之举,但由于工作重点还是“抓革命、促生产”,后来,边缘化的边缘化,重新打倒的打倒。

小飞说,俺知道陈永贵,一个农民,从大队支书、公社书记、县委书记、省委书记一路做到国务院副总理。

老文说,不是指陈永贵。陈永贵是农业学大寨的标杆人物,和他一块从基层提到副总理的还有几个。

小飞说,因政治原因从基层一下子到副总理。

老文说,老人家清楚未来的情况,生怕人民吃二茬苦受二茬罪。你看现在的贫富差距有多大?多少人在给老板打工只能温饱?还有啥子“九九六是福报”的言论盛行。

我们不能不说“毛主席比我们早看五十年”的话是对的。

小飞说,那为什么最后还是分地呢?

老文说,农村集体作业因无法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已走到了尽头,不得不顺势而为。同时,良种和化肥生产也上来了,人们也有了相当的的生产资料,单干使人们有了积极性,粮食产量能上来就好。

小飞说,听说那时有了一定程度的机械化水平。

老文说,在咱们这一带,基本上每个生产队有手扶拖拉机或四轮拖拉机,有机制农具,也有专业队,有的还有小工厂。和你说一下呀,你家有人在饲养院养牲口,那时不喜欢拖拉机,说拖拉机抢了他的饭碗,但有机会开拖拉机除外。

小飞说,这理儿现在想来正常吧。那么多外国打压我们的企业,不就是因为他们只能养牲口不能开拖拉机么?

老文说,你对现实认识到位。其实分地还是对历史记忆的回归。当家庭联产承包制于70年代末实际推行时,集体式农业生产的时间仅二十多年。那时40多岁的人民公社社员对单干是有印象的,他们盼望回到他们记忆中的生产方式。40 多岁的人,是社会生产的中坚。但土地集体所有制已巩固下来了。

小飞说,俺问一个问题,当时为何发生大规模饥荒?

老文说,实际上没有生产那么多粮食,但上报的粮食产量多了,征收的粮食也多了。而且越是大炼钢铁、吃大食堂饭不要钱的地方,饥荒就越严重,一是因为大炼钢铁耽误了收秋庄稼,二是办公共食堂大吃大喝将粮食吃光了。

据学者考证,毛主席费了好大劲儿才发现大饥荒的发生。下面搞极左,又捂着盖子,最上面根本不知道下面的情况。毛主席因此对下面各级干部的作风极为震怒,这也是后来毛主席实行全面打倒干部的一个因素。

小飞说,为什么没人说实话呢?

老文说,彭大将军因为说实话被打成反党,谁敢还说实话?工作“左”了,大不了调动一下工作。

小飞说,饥荒在旧社会也存在,咱们村里有好多人因为逃出去才活了命。

老文说,那会儿极度防止人们外逃,如果人们可以外逃的话,也不至于这样。

小飞说,现在人们还能不能写?

老文说,最善于写农民的的那一代都不在了,现在的人从报告文学上了解。

小飞说,当时人们对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有没有认识?

老文说,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是主席语录,村里早年还大字刷在墙上。

小飞说,农业机械化后,很多富余农民的出路在那里呢?当时人们是否认识到农业机械化会产生许多富余农业人口?

老文说,自然是农村人口到城里。应该说是没有认识到。其实当时城里的人也无法全部安置,城里知青下乡说白了是安置没有工作的青年人。别说安置农民富余人口了,那时城里还把家属是农民的赶回农村。

小飞说,包产到户后的富余农民城里谋生是十分艰难的吧?

老文说,是的,那会农民到城里非常不容易,比如你在城里摆地摊卖袜子,就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有风吹草动,就把袜子收拢起来跑到安全地方。

小飞说,现在还是如此。

老文说,现在主要是不让在路口摆摊,影响交通。当时比现在严厉的多,一经发现就是罚款,逢年过节时还要将你遣返回老家。

小飞说,咱村出去的人不少吧?

老文说,主要是到鹤山那儿挖煤,到大湖那儿打工,到新区那儿盖房子,去远地方的相对不多。

小飞说,现行的土地制度不利于机械化经营。

老文说,但现行的制度还得实行相当长的时间。

小飞说,和集体种地实行相当长的时间一个道理么?

老文说,现行的土地制度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制度。目前工业化还不能保障全部工业就业人口,很多农民工失业后,不能象城里人那样有所保障,只能回家种地,地虽然不多,但吃饱没有问题,这样,每逢经济波动大规模失业来临时,海量的农民工就有后路,国家就安全。你看,现在经济又不好了,好多农民工又回来了。

小飞说,是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

老文说,现实使我们认识到,目前完全的实行公有制是不行的,只能主要资源公有制即国有才行,比如说土地、矿产、关键行业,其它能放开的就放开。对于农村,就是土地集体所有,有一个时间点平均承包,多种形式经营。

小飞说,对于农村,我们还享受着当年的红利。

老文说,城市也是,土地国有使城市能大搞土地财政。

小飞说,这么说,开改前为开放后打下了基础。

老文说,是的。你对国外土地改革有什么认识?

小飞说,一些国家的土地改革其实是赎买,效果不理想。土地私有制严重制约基建的发展,特别在经济缓慢发展的时候,这一点可从很多国家基建项目屡因征地困难失败见到。

老文说,是的。我们现在公路建设会出现很多什么之“眼”,这还是土地公有的情况下。

小飞说,现在还有集体生产模式的吧?

老文说,还有,经营的很好,不过情况特殊,需要支部一班人真心为人民服务,同时善于应用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才能带来集体经营发展。

小飞说,如果没有城市大发展,这些特例也不好说?

老文说,聪明。这样的集体形式,应该说是老人家理想中的生产模式。哎,例子实在太少,这些乡村第二代班子能不能使集体生产维持下去难说。

小飞说,是不是走家庭农场?

老文说,是的。鉴于国情,规模还不能太大。因地制宜吧。

小飞说,在这个社会大变化的情况下,没人写?

老文说,大时代呼唤大家记录。

小飞说,现在网上写大部头的人真多。

老文说,大部头多不等于大家。需要时间沉淀才能确定真正的大家。

2024年12月28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tyymkqf.html

大时代呼唤大家记录的评论 (共 1 条)

  • 漫舞洛城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