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赶集

2012-09-12 07:59 作者:潮湿的梦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赶集

作者施泽会

故乡的赶集时间是三天一次,就是村民说的油盐场,几天就可以碰面。据说有一段时间,故乡的集市还改成了两天一次,不过改成两天一次的时间不久,因为农村没有什么可以买卖的,维持不到两个月,集市又恢复了三天一次。到赶集的时候,村民就早早的起床,准备要到集市上卖的东西。村民的东西不外乎鸡鸭鹅,猪儿牛儿,猪肉,活鱼,以及鸡蛋鸭蛋鹅蛋,还有就是粮食,如小麦,大米,玉米,胡豆,豌豆,花生,红苕,蔬菜之类:萝卜,白菜,莴笋,黄瓜,青菜,菠菜等。上午10点钟,集市上的人就开始拥挤了,叫卖声此起彼伏。

之前没有修农贸市场的时候,赶集的人就是在一个土地坝上买卖东西,一条长长的街道,人多了拥挤不堪。如果遇到下天,走路的人多,泥浆溅起有一尺多高,有的人身后背上溅起很多泥浆,这时就有人开始骂人啦,他妈的,你的眼睛遭球日瞎了,走路不轻点走,溅起老子满身都是泥巴。嘿,你这个人才怪呢,龟儿子,你怕泥浆,谁让你来赶集的?你不看看,天上下雨,又是土地坝,能没有泥浆吗?你想没有泥浆,你把这个地方全部打成水泥路,不是就没有泥浆了。也有来劝说的老人,算了算了,大家相互体谅,大家都是来赶集的,何必争个你我,赶紧去买东西,也许家里还在等你呢。他们就散开了,

当地政府为了搞活农村经济,把之前的泥巴小场镇修成了像模像样的农贸市场。小小的集市,什么买卖都有,服装,百货,副食,医药,五金电器,理发店,照相馆,茶馆,餐饮店,麻将馆,电邮营业店,网吧,修理店,家具店,补锅店等等。场边还有算命的八字先生,抽签的,问卦的,想找一个好对象的,想生一个儿子的人都去找八字先生算命。麻将馆是最热闹的地方,四个农民坐一桌,旁边还有观战的,四个人的手在桌子上不停地来回搓麻将。旁边观战的人比打麻将的人还着急,叫你不要打那个牌,你不相信,这下糟了嘛,你当一个炮手安逸,拿钱给人家。走开,我最讨厌别人在我这里说七说八的,把老子的脑壳都说晕了,走开,自己去赶场……麻将馆的主人还做好了饭菜,让打麻将的人在一起吃饭,吃了饭继续打,当然收牌钱是少不了的。

据八十多岁的老人说,故乡的场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史料记载,场镇开始于唐朝,是一家周姓开始办起来的,周先生是一个商人,从重庆回到家乡,说要振兴家乡的经济,他就办起了副食店,开始卖盐巴和煤油,饼干,草纸,布匹等物品。到了民国时间,周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场镇的半条街就是他家的铺面,周老头穿一身黑色的长衫子,拄着一根带龙头的拐棍,有时候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从场镇上踢踏踢踏的跑一圈。看看哪个铺面的生意好,哪个铺面的生意不好,自己的心中才有数,他好及时进行调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故乡的集市水路和旱路都通。说起水路,村里的人赶集时就来到河边等机动船,20分钟不到就到了场镇。旱路就是农用车,拉着来集市来买卖的东西上上下下,络绎不绝。去年节回家,我仔细观察了场镇的变化,场镇原来的石拱桥被修成了水泥桥,原来那棵硕大的黄角树不见了,河边停靠着很多只河沙船,场镇的公路边停着很多农用车和小车,乖乖,变化真的很大呀!

不过农村的集市,始终是有农村的特色。什么箢篼,背篼,戳箕,扁担,席子,米筛,粪瓢,尿桶什么都有。看看小小的场镇,卖假药的和卖打药的都是外地人,有的耳朵上手腕上戴着很多首饰,满身穿着藏族服装,以为是藏医,结果后来才知道是假的。卖蛔虫药的,卖老鼠药的,卖猪儿药的,应有尽有。

那些卖假药的嘴巴很甜,一个卖猪儿药的,看着赶集的人越来越多,他就开始说话,先生的药,出在云南的鸡爪山,上山不出下山出,猪儿吃了我的药,格外肯长膘,格外肯着肉。先生的药买点添点送点,猪儿吃了会吃肯长点,猪儿长了内膘长外膘,嘴巴不会在猪槽敲。大哥大姐,大爷大妈,我这个药不吹牛皮,不是冲壳子的,你们买回家,中午就拿给你的猪儿吃,吃了马上见效,要是没有见效,第二场你们把我的摊子敲了。山村农民自然分不清真假,买就买吧,反正上当就上这么一回,哪知道,买回去的药,猪儿吃了没有什么变化,还是老样子,不长膘。等到第二场来看,卖猪儿药的不见了人影,他们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村里人后来才知道自己上了当。

还有一个假药先生,在集镇打了一个广告,他的广告词是,大量收购蟑螂,说是蟑螂能够提取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元素。一只蟑螂10元,有多少收购多少,这也是你们致富的门路呀。这时时间已经是天,蟑螂在冬天很少出没,在哪里去抓蟑螂?那么你们抓不到蟑螂,我这里就有用蟑螂研制的防止癌症的药物。50元一瓶。农村人很辛苦,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哪个不生病?现在由于化学药物使用得多,患癌症的人特别多,我这个药是专门预防癌症的,你们看看我这里有药物批文的,不要有什么顾虑,不要认为是假药,我知道你们上当上怕了的,我的药,你们买回去保证不会上当。经他这么一宣传。有的村民还是买了,有的老人自言自语:不管怎么样,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故乡的老人们就成了他们愚弄的对象。

赶集是故乡村民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遇到三朋四友,摆摆龙门阵,吹吹儿子儿媳在外打工的情况,你家里还有多少人,儿子寄钱回家没有?现在我们都老了,没有之前年轻时的干劲了。有的问还在种庄稼没有?有的说,很久都没有种庄稼了,就是闲不住,自己种点小菜呀,花生呀,玉米呀,自己吃方便。

我在集市上听到老人们的久违的乡音,仿佛回到了儿童时代。村民那些褐色的古铜色的脸,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86941/

赶集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