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走马西塘3

徜过烟雨长廊。
喜见一列涂鸦墙。
墙上妙文横溢,谑词吊笑,恢恢弘弘,洋洋洒洒。
都道是景区景观可赏不可损,更不可随手刻划,事情虽小,可连着游客的素质修养和道德文明什么的,没想到这镇方却本着“堵不如泄”之管理理念,独辟蹊径,别出心裁。
聪明绝伦的引导。
惹得大家兴奋异常。(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大呼小叫,纷纷扑上。
我自然双手并用,连写带画,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在涂鸦墙最醒目的地方,留下了一个大胡子美女,横挎一枝AK47,斜背一柄红穗宝剑,鬓发流苏,裙袂飘荡,鹅蛋脸儿,圆润杏眼,还骑着一匹俊俏的大白马。
自我欣赏良久。
不知地厚。
更不知天高。
信手在其边题日:美女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2015年4月27日,××××到此一游,勒言以志。
然后咬着嘴唇。
歪着脑袋想想。
又在一侧特注。
“请保留三天,违反者是,”是,是,是是是,可到底应该是什么呢?这让我想了好半天,最后,只得在“是”后面,写上一大串连自己也不甚明白其意的英文……
一路赏玩,一路叽喳。
眼忙,嘴忙、脚撒欢。
香汗微泌,不亦乐乎!
当我津津有味的吞下三个麦芽饼,二盒管老太臭豆腐,二个芡实糕加半斤乌黑如墨,温润可爱的乌梅后,把瘦骨成柳却仍孜孜不倦减肥的团友们,惊得目瞪口呆,不能言语。
“继续走!”
我自豪的拍拍手。
骄傲的昂昂头。
指指河上早就穿梭不停的游船:“好一个“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现在呢,本姑娘再任性的加上一句,西塘比起秦淮河,更有自然美。”
西塘的游船。
也就是镇民们平时荡水出行的小木(铁)船。
船不大,仅可装七八人而己。
没有秦淮河游船,雕梁画栋画舫的刻意用心;没有小马达驱动,哒哒哒的现代气息;也没有秦淮船工统一着装,舫尾统一小红灯的精湛雕琢。
小船干净整洁。
船夫着装随意。
朴实宁静和谐
就那么漫不经心的穿着救生衣(有的还干脆把救生衣,随意吊在自己屁股上)往船尾一站,一船同样身着救生衣的游客,便在船夫似有非有的摇曳下,开始了寻梦之旅。
翠柳之下。
柔草之侧。
一船接一船,一队挨一队,小船儿们像是在花团锦簇的玻璃上,缓缓滑行。一河橙色,闪闪发亮。一河凝眸,温润无声。
热情,绽放在岸上。
桥里,廊中、栏后。
兴致勃勃的看客们。
喝彩声,口哨声,鼓掌声和嚓嚓声,扬起彼落,不绝于耳……嘿嘿,这是什么啊?一条小船静静滑过,空荡荡的船舱无客,船舷上却立着一群小精灵,尖嘴修长淡白,鹤头弧形圆润,颈项细长坚韧,一件黑得发亮的羽衣,自头向脚贴身笔挺,潇洒可爱,威风凛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