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哲学】四种表象(讲解齐泽克《Ticklish Subject》第1...

__________________
表象表象👀像模像样
四种表象的分类是齐泽克提出来的
①Illusion表象即本体之外的剩余,偏离失真扭曲本体,符号维度之外的感性剩余。这是一般的前康德观点。
②黑格尔:Representation法官法袍法锤,能体现出一种威严庄重权威Appearance,它来自于符号学的效果。符号性表象效果,像模像样。一个很挫的人穿法袍拿法锤也能看上去很有威严。
③康德表象,不只是一层膜,奇迹发生的地方。“你在对你好•仁慈•宽容的人脸上就能看到神的一瞬间”。本体可以以某种扰动的方式现身的一个维度。奇迹发生的地方还包含着...表象是一种探测器,通过他自己的扭曲、裂缝、结构上的不符合逻辑、一些违背、“哎怎么回事?”......这种东西齐泽克把它称为视差之见,这种东西可以体现出、揣测出某种本体的存在。
④现象学意义的现象Phenomena,将上述三个表象维度都囊括在内。所谓的表象,它总会有一种额外的效果,遮蔽一个现象——表象的背后其实什么都没有。表象并没有遮蔽本质,背后有的东西,它也是一种否定性的存在,它是一种否定性的本体性力量(说力量容易误解,不如说是一种否定性的运动模式)。这个运动模式要赋予力量,要靠主体性——唯一有力量的是主体性,但是主体性没有很多模式,他是匮乏的,他缺乏超验的规定性。所有的表象都是表象Plus——表象+它遮蔽了表象背后什么都没有。表象永远会有一种二重化的功能,表象永远会有一种分身,让你感觉背后好像有啥。如果你把这个戳破了,那你就获得现象学上的现象!!!
黑格尔:表象——特殊性。康德:表象———本质呈报者。胡塞尔:表象———主观有效性自明下的呈报者。
转换为日常语言形式:
1、找不到表达形式的私人经验
2、由“这”指代的不明指代,与符号系统(自带背景语境)中指称“符号”的匹配过程。
3、符合系统“下定义”规则、由符号描述的本质
4、例外情况(替补规则中的)反过来定义了本质的有效范围,同时遮蔽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