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惆怅一泓纯粹的理想

2012-12-01 16:47 作者:蔡晓阳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瞳孔中涣散的逶迤懵懂,甚至一种不可理喻的诧异,总是无法呼吸一缕缕在面对磔刑之罚时依旧安然的纯粹。难以释怀努尔哈赤延伸的幽怨眼神,挣断僵化在皇太极手掌中的缰绳,身戍辽疆九年的他用宁远孤城的苍老谱写了一曲青史留名的颂歌。然而,流淌的音符饱含恣睢的心扉痛彻,飘逸在尘烟中哪缕馨香可以置换“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的裂碎呢?寡情薄义的噬血为何滞留一位古稀之年的老臣在会极门外长跪不起以期“收回成命”的隆重?褪去一层层笼罩在凡尘里的光华,残留的痕迹自忖他渐行渐远的身影。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本可以选择做自己的“庄家”:选择洪承畴、吴三桂之属,顺流而上注定一世骁勇;选择李自成、张献忠之族,异军突起终成一代枭雄。可惜,只为一袭“杖策只因图耻,横戈原不为封侯”的纯粹,他选择了一条“尘迹亦少、人烟亦少”的未选之路——一泓纯粹的理想。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澈燃的《绝命诗》渗透着袁崇焕的无暇凄怆,更不堪禅悟一代名将的“安之为何”。尽管无法揣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呐喊与囚笼里的袁督有着何等千丝万缕的断链,但是冥冥中总能感喟辽东将士的万里恸哭,更能参悟“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奥秘真谛。理想!纯粹的理想!在赤裸裸的现实面前偏一丝缺陷美,可是,为这份完美又不知吞噬着多少钟情的遥想!不曾有魏晋风骨的浮华,更不会如刘伶阮籍之类的不羁,袁崇焕是践行“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卫道士。虽然那个桀骜多疑的末代帝王抛弃了血迹未尽的他,但是他仍旧在一个遥远的边疆永久地坚守,永久地坚守在他心灵之国里一个永不黯淡的“大明”!潺潺的流火灼伤一个古老的王朝,飞潇的尘沙潣灭一弯皲裂的心洼。漫溯向前的流窜遇到了一个个与袁督相似的面孔,他们依旧纯粹,依旧璀璨,只是结果却溶于亘古的窒息。拜读《于谦传》,石灰、煤炭、西湖之畔串联成一首“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赤子之灵。土木堡之变在王振的挑唆中终成一场祭奠的葬礼,生命的纵然逝去刺破了明朱王朝孱弱的神经。面对驰骋而来的荒蛮铁蹄,端坐在崇德门前于少保用一份纯粹实现了一个僧人的预言。“救时宰相”的诚明在景宗一朝以一种不可颠覆的版式延续着,可惜,流光则向后人诠释“救时宰相”终非“救己宰相”。“虽千万人吾往矣”,刚烈的秉性束缚了人世间的幽灵,“善谋国而不善谋身”的决绝注定他们逃脱不了嗟叹暮年的宿命。或许纯粹总属于幻想中的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中翕然的理想火光有时必须苟延残喘地卑躬屈膝。

“世间已无张居正”盈娆一代首辅的呕心沥血,然而,用一个人归结一个时代的“精英理论”喧嚣了那个饮冰室居士的时段,过渡到当今荡漾着一种羸弱。可是,张阁老却不属于那群纯粹之族。为了一分儒士宏愿,他选择在严嵩喧嚷下貌合神离,选择与冯保的“三角同盟”。倘若将张居正与一群理想之族在现实中置换,历史银河中便不知早已凋落几颗星!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历史虽然不能重复,但是却总带有万劫不复的相似。回眸摇曳,终看到千年前那个与宋神宗惺惺相惜的殿臣——王安石。一个早已超越纯粹层面上的理想主义者,经历千年不遇的颠沛流离,最终成为一颗举世瞩目的名星。“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纯粹的理想沉浸着“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熙宁变法板结一代贤臣的琥珀心晶,用“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绝箴点拨“佛陀拈花,迦叶一笑”的灵悟。固执如他,执着若他,一往无前妖娆一意孤行,历史不会假设一个千古流芳、安于善终的王介甫,炽热的纯粹升华成甬道上一蹩可赞可悲的身影。

“古人踽踽今何取,天下滔滔昔已非”,蕴藉了一份安闲,却黯淡了一重蓬勃。斯人已逝,懵懂的我虽然喜欢摩诘之流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但是绝不能选择去逃避现实。一泓理想的心绪抵不住默然的诱惑,安逸的我有时的确在不知不觉间躲到寂寂之境,惆怅的灵魂早已无法宁静。偶然间,发现二叔给我的一封简短的信——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25421/

惆怅一泓纯粹的理想的评论 (共 2 条)

  • 惜缘
  • 黄瑞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