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武俊祥散文三篇

2017-09-26 13:13 作者:胡杨枫渊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垂 钓 记

作者:武俊祥

古今多垂钓,垂钓各不同。古往钟志趣,今来图什么?

——题记

北宋文坛宗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因参与了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公元1043——1045),在新政改革失败后,遭到了保守派的反攻与清算。欧阳修被逐出中央政府。公元1052年,他在安徽滁州写下了不朽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举凡有点文化的人都是推崇备至、广为运用,世代流传。

我喜欢垂钓源于幼时,纯属偶然。一个陕北穷山沟沟里的小山村——那是我的故乡。故乡村头的大沟里有水,水中有鱼。能够生于斯、长于斯,特别是少年时期又嬉于斯,对我来说实乃三生大幸!

那时候,我家住在村头山下的大坝边。小学放学一回家,我首先要掀开半扇木头锅盖,吃两口妈妈下地劳动走前温在锅里的剩饭,填饱肚子好赶紧去背诵老师新布置的课文。

放下背熟的课本,拿起一根自制的钓鱼竿,提一只破水桶急急忙忙地跑到大坝的回水湾里钓鱼去了。

说起钓鱼,我的师傅是那时候教我们语文课的班主任武老师。

武老师因为他父亲是地主成分,出身不好,没能参加成高考。但他学习成绩优异,就被学区选派到我们村里来做了一名小学的语文代课老师。

后的山村在诗人眼里那是“空山新雨后”般的美妙意境。而对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是能够跟在武老师的身后看他从大坝里钓起来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我那激动与好奇的心情,真的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

武老师钓鱼常常会就地取材,劈一根细长的柳树枝,剥了皮做钓竿用;就近捡一根遗落在地上的高粱穗秆,用削铅笔刀切成指头长短的小节做浮漂;拿出来用针头加工成的钓鱼钩,三下五除二就拴好了组线;往鱼钩上挂上从菜园子里掏来的蚯蚓,很潇洒地向水里一抛,并轻轻地“嘘”一声——我们都安静地注视着水面上晃动的“土鱼漂”。

跟着武老师学钓鱼,起先的任务是我得经常给他挖蚯蚓。慢慢地知道了村子里的哪块儿菜园子里蚯蚓最多,我也从老师那里学会了自制土钓竿,还学会了目测调深和钓住鱼后怎样去遛鱼的技术。也便开始了我真正的钓鱼生涯。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一直到中学毕业,在这段时间里我是坚决不能到村头的大坝里钓鱼去的。

在我们那偏僻的小山村,升到小学四年级就必须得转到镇上的中心小学里去住校读书。住在学校里读书,从校长到班主任,基本上就是二十四小时跟踪管理,害怕娃娃们闹出个什么闪失来不好给家长们交代。即便放学后也不比在村里的时候自由,一个寝室的住校生被分成两个小组,外出活动时必须向班主任老师请假,还得由小组长把外出的同学们集体带出、再带回来,回来后必须在老师面前清点人数,方算销假。

直到初中毕业,我又从家乡神木转学到临近的府谷县去上的高中。初中升到高中后,不但课程内容繁重了很多,而且每一个学生都在暗地里较着一股劲儿比着学习,期中和期末考试卷上的成绩最能说明问题。这是我们这一代农村娃的普遍心理——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到城市里去追求更加美好人生。不像现在的有钱人,总想到远离城市的乡村盖一座别墅、种一片菜地、养一池鱼儿,去过安静的田园生活

那个年龄,那些浪费时间的个人好,我们早就把它统统地抛在了九霄云外。

高三第一学期,我应征入伍到新疆武警某部服兵役。为了备考军校,我更是丝毫不敢耽误每一天的学习与训练任务。加之严格的部队纪律,我的脑海里彻底忘却了所有关于小时候钓鱼的记忆

我在武警和田支队当中队长期间,和田地区玫瑰酒业集团在“八•一”建军节时来我们中队进行慰问,企业老总王建军带着一卡车新疆的瓜果和几大袋子新鲜的活鱼走进了警营。我平生第一次知道了七八斤大的鱼儿是用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制式鱼竿钓上来的。

王总在临走时邀请我和中队指导员在礼拜天休息的时候,到他的渔场里去感受一下用真正的鱼竿钓鱼的体会

2003年年初,我从部队转业回到了家乡。在等待地方政府安排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整天无事可干,简直快要把我给闲出毛病来了。早晚一个人到黄河大桥上去跑五公里,下午和小区里的几个老大爷一起下象棋,生活就这样在缓慢的煎熬中一天一天地度过。

有一天早晨,退休在家的邻居老胡背着他的钓鱼装备走到了小区大门口,正好碰见了刚刚跑步回来的我,问我想不想跟着他去黄河湾钓鱼。

好事呀,他这一问立马就调动起了我的积极性。回家简单地洗漱了一下,换了衣服,拿了两个馒头便跑下楼来乐颠颠地跟着老胡钓鱼去了。

上午十点钟左右,我照看的海竿上的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从好友王建军那里学来的钓鱼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执竿、后挑、收线,哈哈!有家伙了!放线圈、再后挑、再收线,我沉浸在遛鱼的快乐之中。

一条重约两公斤左右的金色大鲤鱼被我娴熟地拖到了岸边的沙滩上。“呵呵,你小子的运气还不错哩!”同样当过兵的老胡放下他手中的钓鱼竿健步朝我走了过来。

金色的大鲤鱼在沙滩上有力地蹦跶着,鱼钩上的倒刺牢牢地卡在它的嘴唇上,无论以怎样的力道挣扎,它都无法摆脱紧绷着的拴在坚韧鱼线上的钢质串钩。金色的大鲤鱼仿佛在做着生死挣扎,事实上它就是在与生死做着抗争。几番痛苦的挣扎后,金色的大鲤鱼变成了一条灰头土脸的大泥鳅,只有两只明亮的圆眼睛还在惊恐、愤怒中夹杂着些许祈求的意味在瞪视着我。一种于心不甘、慨然苍天的氛围顿时强烈地震撼了我。心底有一丝自然不自然的同情和怜惜迅速地向上、向外蔓延到我的鼻腔和眼眶里。

老胡瞅了一眼在沙地上不停蹦跶的大鲤鱼说,这是一条怀着鱼籽的黄河金鲤。

我俯下身子,用手抹干净鲤鱼眼圈周围的泥沙,它也仿佛看透了我内心深处的动摇,尾巴又用力地摆动了两下,是感激还是继续在宣示着它的抗争?我无暇思考恁多可能,赶紧一手压住金色大鲤鱼的鱼头,怕它因为再次动弹而拉大被钩在嘴唇上的伤口;一手准确地捏住鱼钩的弯曲部位,弧线般向下、向内一挑,鱼钩脱落了。

多么漂亮的一条金色大鲤鱼呀!滚圆滚圆的身子,不象人工喂养的鲤鱼那样宽扁笨重,通体透亮的鱼鳞上抹着一层淡淡的金黄,就像古代沙场上勇士身披的铠甲!那两片两腮下端的鱼鳍、腹部靠近排泄口附近的两片鳍瓣,以及身体末端倒八字型的一扇鱼尾,白里透红,伴着呼吸一收一放。背部一抹乌黑的背鳍,许是惊恐的原因完全直立打开。整条鱼身完全处在神经绷紧的状态,却也是极完美的一副神韵。

大鲤鱼的圆嘴和两腮已经开始一张一翕了。看着它一动弹就近乎喘息的样子,转过头来我看了看站在身边吸烟的老胡。老胡正举头放眼望向远方,仿佛身边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似的。

这条命系悬垂的金色大鲤鱼每动弹一下都在拷问着我的内心:幸运的人类,请给那些我们能够掌控它们命运的小小生命以生的继续,让它们同我们人类一道在地球的时空里享受着自然类群的喜怒哀乐,让我们一同和谐共处,生生不息!若此,岂不快哉、乐哉!

我决定将这条金色的大鲤鱼放回滔滔的大河里!

金色鲤鱼获得了重生;老胡也掉转身看着我的举动欣慰地笑了。

把金色鲤鱼放生后不久,我的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请你于5月20日下午下班之前前来榆林市人事局报到,你已被分配到榆林市公安局工作。后面是单位署名和落款时间。

我一直在想,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他考虑周全,心存善念,感恩自然,那他一定会在生活的特定时段获得幸福的眷顾。有时,甚至是即刻的回馈。若此,他的生活会是和谐的,他的一生也会充满着无穷的快乐!

凌晨四点半我被有色集团的小宁叫醒,他已在我们小区的大门外等着我——我们在昨天下午就约好于今天一大早到红石峡水库去垂钓。

我放下手机,赶紧翻身起床,三下两下就把被子叠好,趿拉着拖鞋走进卫生间,以紧急集合的速度洗漱完毕,在房门口拿上昨天早已经准备好的垂钓装具,锁了门朝楼下走去。

时节的北方,凌晨四点半天空已经放出了明亮。城市的路灯还在大街上高高地泛着微微的橘黄色光晕,偶尔有几辆绿皮出租车匆匆忙忙地从大街上驶过,车顶上红色的“有客” 标志箱告诉人们: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出租车司机起得那么早是为了多拉几个客人,多赚几十块养家糊口的钱。而我们起得这么早却是为了到野外去垂钓。

古今多垂钓,垂钓各不同。古往钟志趣,今来图什么?

在大街的步行街入口处我们把车子停靠在停车线内,延安包子店的第一笼热包子刚刚蒸好出锅了。

我面对揭开蒸笼盖的店家说:“老板,来四个素包子、两碗小米粥、两个卤鸡蛋!” “好嘞!”老板应答一声,把上述早点和一小碟泡菜麻利地端到我们坐着的小桌上。时间已经是早晨五点整。

吃罢早点,小宁边开车边对我说他们在老家关中的时候,这个点早就坐在渭河边上开始垂钓了。看来不论关中还是陕南、陕北都一样,钓鱼出发早的想法是一致的——趁着天儿早,鱼儿忙觅食,图好钓哩。

专业垂钓,头一天下午,或者更早就要到渔具店里去采买好鱼钩、线组、鱼漂、铅皮、打窝子料和饵料等垂钓用品。如果渔具店人少,你可以请老板娘和你一起拴线组,结鱼钩。如果人太多,老板娘实在忙不过来,就得你自己把买到的钓鱼用品拿回家里,一个人慢慢地去做准备喽。

到了水库边,先不要急着下竿,先看看天气有无刮风。若有刮风,还要观察好风向,看风从哪里来。如果风从南边来,就要在南岸下竿;如果风从西北来,那就在北岸下竿。钓鱼人有一句行话叫“钓点找顺风”。一般鱼儿都会往逆风的方向游,抛起竿来顺手。

风向观察好了,再要选择好地形。地形一般要选择在靠近水草边的空旷地带上,或者是水域弯弯的突出部位。这样的水域周围多有鱼儿前来觅食,也是鱼儿们回游的必经之路,叫做鱼道。接下来,你要把钓点修整好,把钓具、太阳伞以及其他防护用具都安置妥当。而后再目测好钓距、打上窝子,开始调整线组、调试鱼漂。

调鱼漂是很关键的一个步骤。在竿稍的绳头上拴住主线,把拴好的鱼钩拿出来结在钓环上,根据鱼漂的标号来估计铅皮的轻重。把铅皮裹在连接钓环的套柱上,将鱼漂捋到鱼漂顶端距离铅坠15公分处试水。一般铅皮重了,鱼漂会迅速沉入水里;铅皮轻了,鱼漂会高高地悬浮在水面上。

铅皮重了,根据估计把铅皮用小剪刀稍稍地剪掉一点儿,不断地剪、不断地试水,直至使鱼漂露出水面约四五目(鱼漂上的刻画线,每一节为一目)。再把鱼漂向上捋回15公分,再将线组抛入水中,若鱼漂与前一次试水时露出相差一半目,则正好。

铅皮轻了,根据估计用剪刀剪一小块儿备用铅皮,剥开裹好的铅皮,夹进去备用小铅皮,再裹住大铅皮,抛入水中调试。重了,剥开铅皮取出小铅皮,再剪掉一小条;若还轻,继续适当地往里加铅皮,直至把鱼漂调至露出水面四五目为宜。

调好鱼漂,挂上鱼饵,根据目测把鱼漂捋回到估计的钓深长度,两手合力将鱼钩抛向窝点。若鱼漂沉没,仍能看到若隐若现的漂顶,则轻轻收回鱼钩,把鱼漂再向上捋回一点儿,抛入水中再试,直至鱼漂露出水面刚好两三目。若鱼漂露出水面很多,则把鱼漂向下(鱼钩的方向)捋,直至鱼漂露出水面两三目正好。

先不要急于钓大鱼,先摸一摸水下鱼群的活动情况。有时候,水下的鱼群是分类活动的,一段时间内一种鱼群在觅食,另一段时间内又是另外一种鱼群在觅食。钓鲫鱼,鱼钩要上小号的,以4、5号大小为宜;钓鲤鱼、草鱼等嘴大、个体大的鱼要上8、9号大小的鱼钩。

至于主线的粗细,自然是钓大鱼用粗线,钓小鱼用细线。子线的使用,一般要比主线细两个标号。

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很多,休闲垂钓的人多了,渔具店也相继开张。好些个城市里,东西南北分段开张了许多家渔具店。有的地方一条街上能开设四五家渔具店,而且生意都十分火爆。好像突然之间就冒出来恁多钓鱼人!

南方的战友把我拉进了他的“南方户外渔具大全”微信群里,经常展示各种渔具图片,好像比百度搜索里还要种类齐全。试着邮购了两次,渔具的质量还是蛮不错的,价格也比较便宜。我便把要好的钓友们陆续拉入了这个微信群里。钓友们缺少个钓箱、竿稍、鱼钩和鱼线什么的,发个微信就搞定了。只是当我们钓上“大货”扯断了组线、折断了鱼竿时,维护保养起来就没有那么及时、方便了,只得再到本地的渔具店里去修配。

垂钓群里时不时有人把鱼获拿出来晒一晒,一幅幅抄鱼图画面优美,一段段小视屏动感迷人。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钓鱼人不分夏秋、不论白天黑,常年坚守在江河边、湖海上。有的垂钓达人还在节假日期间把家人带到户外去,边垂钓边烧烤,休闲度假其乐融融。

竞技鱼塘的老板们买上几千斤养殖塘里的大鱼,放进“黑坑”(专业垂钓池)里,专供垂钓“二把刀”们交钱玩比赛。无论如何,“黑坑”的组织者们获利大于投资。否则,郊区那么多庄稼地里新开垦出来的钓鱼塘以何生存?

开设一个钓鱼塘成本只需三四万元。在北方,从春末到秋末基本上都能垂钓。更有甚者,在数九寒天里等到冰面结冻到15公分以上,凿开冰窟窿还能在冰面上冬钓哩。经营好了,一年下来老板们稳赚十几、二十万,一点儿也不成问题。

也有个别黑坑的老板只往鱼塘里放几百斤鱼,就在微信群里说自己又放进去了几千斤大鱼,还把鱼筐放置在不同的入水点拍几张现场照片,专门糊弄人哩。干这种蒙哄垂钓者的事,一两次便罢了,次数多了,垂钓高手们都可不是吃生米的,在圈子里一传十、十传百,就再也没有人到他的鱼塘里垂钓去了。为了点蝇头小利而干出投机取巧的勾当,其直接后果就是因小失大、赔了夫人又折兵!

大部分的鱼老板都肯为钓鱼人着想,进鱼时亲自到养殖场去考察,从喂饵料、防疾病等方面去学习取经。他们在垂钓场设立了简易小卖部、简易灶房、避雨棚等相关服务设施。遇上夜钓者多时,老板会隔三差五地到各个垂钓点去巡视,跟着钓鱼人辛苦一夜,为的是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遇上雷雨天气,老板们绝对不会开放垂钓场。

南方人喜欢用活的昆虫做鱼饵,诱鱼快、上鱼率也高。还有用南瓜叶、红薯叶、大米团等做垂钓饵的。北方人多使用玉米粒、谷物类面粉加工成钓饵,大都就地取材。比如把小米泡酒里加麝香打窝子用;玉米粒加入八角、红糖,煮熟;小麦面粉、玉米面粉加上香精做钓饵等。每一个水域的鱼儿进食嗜味都是各不相同的。只有多调试才能真正掌握到极佳的钓饵配方。

我认识许多养殖塘的鱼老板。城郊镇北台下面的红石峡村,老李养鱼已经有些年头了。他在红石峡水库上游经营着两个较大的鱼苗养殖场,专为榆林周边的养鱼专业户提供鱼苗。

榆阳区的地下水位比较浅,挖一米多土就能冒出水来,挖池建塘得天独厚。一般的鱼塘建成五十亩大小刚刚好。老李有五个五十多亩大小的鱼塘。在榆林煤炭市场价格顶峰时期,我的同学和村里把这块地方租了下来,准备修建成政府接待中心和休闲度假山庄。山庄的几排房子修建起来了,政府接待中心却因手续等问题迟迟没有动工。于是,这几个大大小小的养鱼池就承包给了当地村民老李——让他养鱼去了。

老李说一个塘子养2000斤鱼苗刚刚好,等鱼苗长到1斤大小才能出售。从2至3两养到1斤大小,鱼的数量没变,斤称却长了4到5倍。每年初春和秋末两季,拉鱼苗的铁罐车在这里来来往往,好不热闹。身高不足一米六的老李含着胸、背操着手,嘴里叼着一支过滤嘴香烟,在塘堤上一会儿跑前、一会儿跑后,忙着张罗生意,那神气可牛哩!

我更喜欢下水塘围网捕鱼时的场景,那鱼苗不大不小,蹦跳起来十分欢实,水面上溅起的片片水花煞是好看。穿着水裤下塘捕鱼的人很会分工协作,他们拉网的拉网、捞鱼的捞鱼、分拣的分拣、装箱的装箱,一条流水线井然有序。只是地下水实在是太冰凉了,难免会给养鱼人落下风湿性关节炎等毛病。我想,老李五十岁刚出头的年纪就变得弓背驼腰了,这大概与他常年在水塘上辛辛苦苦地养鱼有着直接的关系吧?

当最后一筐鱼苗倒进铁罐车里时,辛苦了一天的养鱼人终于可以慢慢腾腾地爬上岸,脱下黑色吊带水库,被老李请进他暂住的简易砖房里简单地洗一把沾满了池塘污泥的手和脸,而后坐下来息缓上一阵子。

年轻人高高兴兴地抬着塑料筐里的大鱼就地操刀刮鳞、解剖清洗。这些历年来捕捞鱼苗时漏网后长成的大鱼,在每一次拉网打鱼时总能被网住好几条。有脸盆大小的武昌鱼,而更多的是八九斤重的大草鱼和大鲤鱼。夏季搭建好的简易屋棚下,大铁锅早就洗涮好了。猪油、生姜、大葱、大蒜、八角、花椒、朝天椒、醋、盐等调味品一应俱全,都下进了炖鱼的大铁锅里。炉膛里的木炭火苗舔着黑黢黢的铁锅外沿冒得老高,老李搬出一整箱“老榆林”烧酒,只等开瓶倒进钢化杯里畅饮了!

石头支起的一块木头门板上摆放着荤素搭配的七八个凉拌菜,也算是满满当当的一桌子了。素菜都是从自家的温室大棚里新摘来的不同蔬菜;卤猪蹄、卤猪耳、卤猪头肉也是在当地的农贸市场里新买回来的。一切都知根打底,放心享用吧。

我有幸领略了老李犒劳帮他捕鱼的人们的酒摊场。那天下午,在场的每一个人至少都喝了七八两白酒。木火铁锅炖鱼,味儿地道、汤新鲜、肉滑嫩,管够吃,下酒极好!

红石峡是榆林市著名的AAA级旅游景区。清凌凌的榆溪河穿峡谷而过,每当盛夏时节,游客们纷至沓来,到这里或戏水拍照,或避暑消夏,总是意犹未尽,流连忘返。

红石峡谷长约300多米,东西两座石崖隔河相对。西边是红石峡湿地森林公园,东边是红石峡摩崖石刻景区。红石峡摩崖石刻是我国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岩石上留下了历代驻守边塞榆林的文官、武将们的墨宝。一句句激扬文字,一段段历史典故,呈现出边塞文化的独特意蕴。

一般情况下,塞上榆林的天气大都是晴朗的。人们可以一睹“红山夕照”的旖旎风光。夕阳下的红石峡水库犹如一面硕大的明镜,把西天上绯红的太阳和红山北端高高的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以及大漠古道上的排排抱头柳统统印照在水面上,一幅亦真亦幻的水墨画就呈现在每一个人的眼前!只要你肯支起画架,或者举起你手中的相机、手机,就能留住眼前这人类的远古文明与大自然交相辉映的壮美景观!

红石峡水库西北角的湿地边上长着许多蒲草,那是我常常去光顾的宝地。水库里生长着许多多年未捕的大鱼,虽说承包给了个人,但也时不时地对外开放几次——供人垂钓。只要能说通老板,给他掏出一张红丹丹的百元大钞,他也会允许你垂钓上四五个小时。一则因为老板也是资深的垂钓达人,二则人家承包水库也是投入了一定的资本的。允许垂钓的前提条件是垂钓者必须防护好自身安全,不能掉进水库里。

老板家就住在我们单位的大门外,邻里邻居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且年龄相仿,又都酷爱垂钓。我在红石峡水库上垂钓的次数自然是近水楼台,比别人要多了好几倍。

水库里的鱼从入水那天起,就再不会进行人工喂养了。倒不是老板投资不起喂鱼的饲料和投饵设备,为的是追求纯天然、野生的那个口感。老板往水库里放鱼时大多已经是三四斤左右的大鱼了。北方的水库里多放养草鱼、鲤鱼、鲢鱼、鲫鱼和武昌鱼之类的淡水鱼,一般对水质和水温的要求不是那么挑剔,比较好养。池塘里养的鱼,绝大多数是投放饲料喂养的,从鱼苗场买进来不到斤把半,养上两年时间就能长到四五斤左右,完全是被饲料催起来的,肯定没有经过自然水域放养的鱼肉好吃。

我坐在蒲草丛里,架起钓台,装上太阳伞,固定好座椅、鱼竿支架,挂起鱼护,钩上饵料,抛钩、静待。我的双眼透过墨镜片注视着水面上的鱼漂,只希望它能突然没入水里,甚至是把我的鱼竿一下子就能拖入水中——那时候,失手绳自然就派上了用场。三四斤以下的鱼是没有那么大力气把失手绳从支架上拖到水里去的。

时间瞅对了、饵料调对了味儿、运气又不错,几个小时下来钓一二十条大鱼不成问题。只是不能让老板知道鱼获的多少,要尽量往少里说,否则会心疼死老板的。你所钓走的每一条鱼,到了秋冬两季那可是能换来实实在在的人民币的啊——尽管你才掏了一张红色的百元大钞。

榆林南郊挖出来好几个竞技鱼塘。小高属于后来经营者。有一天,我的微信群里被好友小宁拉进来一个陌生人。那人一进群就开始在群里发鱼讯,无非是他的鱼塘里放进了多少多少斤草鱼、多少多少斤鲤鱼,欢迎群友们到他那里去垂钓。能够引起垂钓达人注意的是竿费要比别的鱼塘优惠20元。

我打电话问小宁,这个小高说的话靠不靠谱?小宁说绝对可靠。我便一个人开上车从职业技术学院的南大门向下500米处拐弯再向西行400米——来到了小高的鱼塘边。

榆溪河西岸的空地四周彩旗飘扬,当中新产开的空地上停放着不少车辆。一个10来亩大小的池塘就像一块放大了的玻璃镜,四四方方地镶嵌在榆溪河西岸的荒田里,四周坐满了二十几位垂钓者。见我把车停在了停车场里,一位憨乎乎的年轻人笑容满面地朝我跑了过来:“大哥,钓鱼吗?”我说:“看一看。”“想钓鱼言传一声,随便找钓位。”他跟在我的身边,“新开的鱼塘,正在搞活动,优惠20元,请多关照。”

小伙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热情好客。他给我递了一支香烟并帮我点上,陪着我绕鱼塘转了一圈。有几位认识的钓友向我展示了他们的鱼获,收获还挺不错的,最少的也有四五条。小高又把我领到了他的简易铁皮房旁边的简易灶房跟前,说他每天给垂钓者现做两顿饭,中午一顿、下午一顿。饭菜按份儿论,每份15元。米汤和开水尽管喝。方便面、火腿肠、面包、榨菜、矿泉水、香烟一律按平价销售。他很会做生意

我们坐在简易铁皮房里的空木头床上,我把“小高鱼塘”的基本情况编成了“鱼讯”,配上刚刚拍下的照片发在群里,算是对他的一种认可吧。

榆林北郊有凌凡号、牛家梁阿海、谢军、转龙湾、若水山庄、柳巷和天佑山庄等十几个垂钓鱼塘,东郊有六七个大坝也对外开放了垂钓。稍远一点儿的,距离城区四十公里左右也有四五个大型的水库。这些地方都是垂钓高手们经常光顾的极佳所在。周边城市的垂钓达人们开着车拉上帐篷一头扎进沙窝子里,带着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酱醋水、行军床、防蚊罩、饵料和电源等垂钓用品、生活用品,几天下来,往往是满载而归。

练武之人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我们垂钓达人更是不分东西南北,四季垂钓。功夫下得可深哩!

冬钓可是个苦营生,冷、寂、饿、渴是这个时节最大的困难。要想相对地克服这些困难,办法也不是没有。一是要有极大的热诚去热爱冬钓,不管你年龄大小,不具备这样的热情,你最好不要贸然闯进寒风凌冽、冰天地的严冬里去。二是要购买必要的防寒设备,比如冬钓帐篷、皮帽、皮手套、皮靴、棉衣、棉裤等。三是要装备齐全,冰钻、冰钉、笊篱、刮冰板、冬钓饵料、冬钓竿,隔热垫、小煤气罐、煤气灶,或者是固体酒精和炉灶等也要样样齐全。如果你还想吃个火锅、水煮鲜鱼什么的,最好在出发前到超市里买全所需食材。

冬钓选位比起夏钓来说相对要容易些。冬天钓鱼不像夏天那样鱼追人,而是人找鱼。冬天的鱼群一般都集中在朝向阳光、相对水深,或者是生长水草的地方。怎么判断?在冰面上找气泡大而密集的地方就是了。那里一准是鱼群集中之所在,冰面上的白色气泡群就是鱼群呼吸过后凝结在冰面上的图案。加之冬天的鱼群很少活动,懒得游弋,气泡群下面肯定有鱼。少量的鲫鱼和鲤鱼偶尔也会在中午稍暖以后开始觅食,朝着生长水草、向阳温暖的地方而来。

选好钓位以后,用冰钻钻透冰层,相间40公分钻两个孔,一个做钓点,一个做换气孔,或者两个都做钓点也不是不可以,左右轮换着使用。用刮板铲掉冰渣,拿笊篱舀出冰窟窿里的冰渣,方圆三平方米范围内最好不要存放冰渣,而后用冰钉把冬钓帐篷牢牢地固定在冰面上,让两个钓孔处在离帐篷内口20公分的正中间。

搬进所需用具,开始打窝,准备垂钓前的工作。此时的钓竿虽然短小,但是调漂、选线、选钩(比夏天要小将近一半型号的鱼钩)等方法、步骤一样都不能少。鱼漂也比夏天要轻、要小,这样灵敏度才会更加明显。冬天打窝子一定要使用半糊状的饵食,用开水和稀,最好用一根一米左右的长塑料管直插入水中,用小杯舀起打窝饵料,准确地注入水管里,再把冷水灌进管内。这样,饵食进入水里后就不会大面积地飘散开来,从而形成窝点,吸引鱼群前来觅食。

冬天的鱼类一般比较喜欢进食浓腥型的饵料,比如浓腥“蓝鲫”等。用温开水和好饵料后,一定要放置在隔热效果较好的物体上。这样,冰层就不会融化,饵料也不会冻结,有利于搓捻换饵。

还等什么呢?赶紧开始挂饵垂钓吧!

冬钓的鱼获生命力极强,在一般的鱼箱、鱼桶里装鱼,不会像夏天那样很快就会因为缺氧而死鱼,这一点你尽可以放心。即使把二三十公里以外的鱼获拿回家,你也一准能够吃到新鲜的活鱼。

对了,冬天垂钓一定要记得:晚出早归,天气晴朗最佳。不能像夏天那样早出晚归,而是等太阳出来以后再出门,到达垂钓地后刚好是正午时分,大约钓到下午四点钟前必须收拾摊帐,早早回家。

当下,当下是一个多么精彩伟大和无比令人骄傲的时代!我们的城市乡村正以追赶超越的步伐坚定地迈向生活富裕、国力强盛的复兴之路!人们不仅仅追求衣着打扮的整洁漂亮,也在追求着生活环境的整洁漂亮。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的和谐自然景象!

这几年,垂钓达人的队伍正在不断地壮大。一到周末,仿佛人人垂钓者,个个能甩竿。男人在垂钓,女人也甩杆。上至六七十岁的长者,下至八九岁的孩童。水库大坝边,池塘山庄里,甚至是江河湖海上,到处都有垂钓者的身影。

我和朋友到内蒙古巴图湾去垂钓了一次。朋友说去到那里得用一天时间,往回走也是一天时间,坐下来垂钓上三天时间,总共得用五天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在我休假的那段时间里,朋友带齐了户外设备,拉上我向着垂钓者心向往之的巴图湾大水库一路奔去。

在巴图湾大水库,一般人都不想使用手竿垂钓。那里的水域面积非常大,滩涂地带水位浅,即使打出再好的垂钓窝子,人也扯不上来几条大鱼。这对于一个资深的垂钓达人来说不是什么高明之举。大鱼本来就容易受到惊吓,一般是不会游到浅水区来觅食的,除非在春季产卵期间。即使在这几天,垂钓达人也不会轻易犯忌——三月不捕鱼,四月不打猎。水中的鱼儿和各种陆地动物都陆陆续续在春季开始产卵、生崽。我佛慈悲,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家都会自觉地去维护和遵守生命繁殖的自然法则。

朋友用GPS自动电子定位船设定好打窝、送钩的距离,我们便开始了新鲜又充满了未知的期待。科技的运用使得现代钓鱼人既能准确地把钓钩投送到理想的窝点上,又能迅捷地捕捉到鱼儿上钩的信号。鱼儿一旦上钩,电子报警器就会自动提醒你——鱼儿上钩了!这时候,你只管摇动海竿上的滑轮往回收线就行了,尽情地施展你的垂钓技术——边收边放,边放边收,享受着遛鱼时的快感。

在巴图湾这样开阔的水域里垂钓,头一天的工作基本上是以打窝子为主,每隔两小时就要向窝点运送一次饵料。饵料的味道、分量一定要重,说白了就是在喂鱼。形成了诱食圈,就能吸引更多的鱼儿到窝点上来进食,方便下来的垂钓。

在打窝子的时间里,三五个钓友聚集在帐篷里摆开了阵势,切菜烧饭、喝酒吃肉、猜拳行令,多么地逍遥自在!

住在不远处一个帐篷里的老住户过来借盐巴来了,他们在这里安营扎寨了好几个月。几杯烈酒下肚,大家竟然谝上了老乡关系。

巴图湾地域辽阔、水域面积较大,地处蒙、陕、宁三省的交界处,是通讯信号的盲点地段,也是一个所谓的“三不管”地段。

那个老乡告诉我们,他在巴图湾钓鱼其实只是一个借口而已,这里有许多像他一样为了躲避债务而遁世的人。鱼倒是钓起来不少,那些二三十斤重的大鱼经常能够扯上来,吃得人膘肥体壮、腻了胃口,只要闻见鱼腥味就会本能地呕吐起来。这些人不敢经常进入有手机信号源的地方,买点米面油盐和蔬菜之类的生活用品,也只能是偷偷地开着豪车赶在天黑时溜入城镇,满满当当地装一车食物,而后立马离开城镇再返回这里,过着贼一般东躲西藏、昼伏夜出的日子。

朋友说,开这么高档的豪车,拥有那么多的钱财,何不把债务还清,过两天正常人的生活?也没必要东躲西藏,还怕什么定位不定位的?光明正大地生活多好呀!

他叹了一口气,脖子向后一仰把一杯“老榆林”一饮而尽:“债多不逼人了,在这沙湾子里开着豪车来垂钓的人,哪一个身上不背着几千万、上亿的债务?多了去了。都是你欠我、我欠你,尽是些到了法庭上也说不清楚的糊涂债呀!”

在巴图湾之类的“世外桃源”里,为了躲避债务、身背要案、逃避纷扰的人们不胜枚举。本来这里是一个垂钓者的乐园,而今却变成了一个现实版的“避难所”!

我和朋友们回到市里后,常常会听到有人说某某大老板又跑路失踪了,某某吸纳公众存款的人也关闭“典当行”跑路了……

失踪、跑路,似乎成了“老赖”们不二的逃债选择!

那些曾经人模人样地开着豪车、住着豪宅、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大款”们,诚信都跑到哪儿去了?

这些为了一夜暴富而曾经挖空心思、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地吸纳公众存款的人们,造成了多么纷繁复杂的民间借贷纠纷!既扰乱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秩序,也破坏了人们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同时也破坏性地扰乱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

政府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成立了“处非办”,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技术力量等资源,广泛地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让大家积极检举、揭发扰乱社会主义金融秩序的“老赖”们,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猎狐”行动,形成了高压、严打的追逃态势,让“老赖”们时时处处地处在惶惶不可终日的氛围里。

这些网上逃犯一旦露头,公安、检察、法院等联合办案部门就会立即将其抓捕归案,从严从重从快惩处,简化了一些办案程序,尽快让老百姓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血汗钱最大可能地物归原主!

笔者有感于此,作诗一首:小小钓鱼竿,牵动不平凡。江湖事纷乱,民利企追还。

好在泡沫易化,江河向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滚滚大潮,必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荡涤尽改革开放道路上的一切残渣淤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一定是日出东方、光耀全球的新世界!

(2016.06.30初稿,2017.9.18再改。)

消逝的狼烟

作者:武俊祥

岁月的风雨剥蚀着绵延的山川,历史的浪花裁汰着人类的悲欢。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一切又将日新月异。

——题记

每一次回到故乡的地界,我总要把车停靠在故乡大山脚下的硬化路边,爬一段窄窄的羊肠小道,过一道荒芜的山梁,登上故乡最高的山顶——峰山,去看一看日渐剥蚀的烽火台、瞭一瞭远方的岚烟。

小时候听爷爷说峰山顶上的烽火台是古人在打仗的时候为了传递消息而专门修筑起来的。爷爷已经在烽火台边的祖坟上入土化泥,故事却已深深地植入了我的血脉。

在古代,中原王朝总会派重兵驻守在疆域辽阔的边塞。为了及时地传递外夷部族来犯的消息,就在边境最高的山顶上修筑起烽火台这样的军事设施。一旦有敌寇入侵的迹象,值守的士兵就会在烽火台上点燃“狼烟”,给相隔五里之远的其它烽火台传递消息。就这样狼烟四起,一个烽火台接着一个烽火台地把消息传递下去,戍边将士就会迅速做好战斗准备,迎击来犯之敌。

西汉时期,司马迁(公元前145年——90年)在《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中记录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是,周幽王笑纳了褒姒后,释放了褒响。周幽王一见褒姒就喜欢得不得了。可是褒姒整天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从没见笑过一回。周幽王用尽了各种法子想博得褒姒一笑,仍不能见到她的笑脸。

虢石父就对周幽王说,从前为了防备西夷犬戎侵犯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一旦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烟火来,让邻近的诸侯们瞧见了,好出兵来救。而今天下太平,烽火台早就没用了。不如把烽火点燃,叫诸侯们上个当。娘娘看见那么的兵马一会儿跑过来,又一会儿跑过去,肯定会开心大笑的。大王您说这个办法好不好啊?周幽王眯缝着眼睛,拍手称好。

烽火点燃了,半夜里满天全是火光。邻近的诸侯们看见了烽火,就赶紧带领兵马跑到京城边来。听说大王在细山,又急忙赶到细山。在细山,众诸侯一个敌人也没看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只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家面面相觑。周幽王就打发人去给诸侯们说:“各位侯爷辛苦了,没有敌人,你们都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自己上了大王的当啦,都十分愤怒,就带领各自的兵马回领地去了。

褒姒瞧见这么多兵马跑来跑去,心甚欢喜,就乐了。周幽王也是大喜,就赏赐了虢石父父子。事隔没多久,西夷犬戎真的带着兵马打到京城来了。周幽王赶紧下令把烽火点了起来。这些诸侯们上次上了当,以为这次又是开玩笑,全都不理他。烽火狼烟点着了,却没有一个救兵赶来。京城里的兵马本来就不多,只有郑伯友领兵出去抵挡了一阵子。可是他的兵马又实在是太少了,终因寡不敌众,最后被敌人的乱箭给射死了。周幽王和虢石父也都被西夷犬戎给俘杀了,褒姒被掳走。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一方面揭示了古代帝王生活的荒淫无度——为了博得美人一笑,不惜拿江山当儿戏玩;另一方面也充分暴露了古代封建制度的随意与落后。

每一次离开故乡,我都要站在高高的山头上回望一眼即将离开的村庄。那儿时的一幕幕就会像电影的蒙太奇一样不停地在我的脑海切换。

故乡即使在而今也是没有幼儿园的。在我未到上学的年龄前,父母亲都在自留地上卯足劲儿地忙碌着,根本顾不上管教我和弟弟、妹妹们。我便跟着爷爷上山下洼地放羊去了。

夏天晌午时分,我和爷爷在老岭沟的大岩石下把几十只白山羊吆喝着赶到一起。山羊们都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静静地伏卧在阴凉的岩石底下,悠闲地反刍。这时候,爷爷在岩石下面的空地上垒几块石头,支成简易的炉灶,往炉膛里放进老树皮和干树枝点燃,再从帆布褡裢里掏出来玉米面窝窝头、小米袋儿、搪瓷缸和小铝锅。先烧一锅白开水,我们爷孙俩每人一块窝窝头,就着白开水吃,算是吃中午饭了。

吃完窝窝头就白开水,我们爷孙俩还有一顿特殊的午茶要吃。爷爷从奶羊羔的母山羊那里挤来一搪瓷缸羊奶,倒进铝锅里烧沸,再抓两把小米煮进掺水的羊奶里。不多一会儿,羊奶小米粥的香味便在老岭沟的谷底四散飘溢开来。我蹲在火炉边看着爷爷用小调羹勺儿搅和着锅子里的羊奶粥,羡得我口水直流。

有时候风向不定,烟火会随着风儿一会儿飘东、一会儿飘西,飘到我这边来,躲都躲不及,呛得我满眼流泪。爷爷赶紧抱开我,问道:“香吧?”再把我放到溪水边上,叫我洗一洗手和脸。他再反身回去,捏一小撮食盐放进羊奶粥里搅和几下,给我盛出满满一钵子羊奶粥。看着我狼吞虎咽的吃像,爷爷总会说:“不急、不急,把饭吹晾点儿再吃,小心烫着。”

羊奶粥略显膻腥,但是对于一个饥饿中的孩子来说那可是香香的人间美味哩!无意中很好地滋养了我的身体,难怪我当了兵在新兵连的每次长跑中总能跑在队伍的最前面,这大概与我小时候常常跟着爷爷吃羊奶粥不无关系吧?

吃饱喝足了的半大孩子是一刻也闲不住的。我就一个人从老岭沟的沟底爬到山顶上去,在烽火台上玩耍。那些用手指一捻就会脆如纸灰的木棍儿疏密有致地排列在土墩里,令我百思不解的是它们夹进泥土里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而那生长在墩台周围的月牙树,听爷爷说还是很好的雕刻原料哩!

望着相隔五里远就会耸立在山峦上的一个个烽火台,我不知道那岚烟的尽头是不是也住着和我们村一样白了黑、黑了白的人们。只记得小时候曾经跟着妈妈到过距离我们村二十华里外的外婆家,路过的山头上有一座用泥土夯筑起来的墩台,那是我所见过的结构最完整、形状最漂亮的烽火台。

走近烽火台,底座周围早已经风化成一层层细碎的沙土,沙土上一个个酒盅状的小土窝常常要勾引我费掉好长的时间去一探究竟。酒盅状的土窝里住着些小虫子,母亲教给我一句儿歌:“蜑鼍(一种类似于臭虫状的微小软体动物,多生长在松软的细土层里)、蜑鼍搜窝,快点快点出窝。”我便不住气地对着那十分精巧的小土窝使劲地喊。第一遍喊,不见动静;第二遍、第三遍再喊,那细细的土层开始微微地动弹了;第四遍喊罢,土灰色的蜑鼍便钻出细土来,一下、一下地往上爬。我便一个接着一个地用妈妈教给我的“儿歌”对着小土窝喊。一个又一个的小蜑鼍被我收集起来,把它们聚集在一起,看是否也像我的小伙伴们那样聚在一起嬉戏打闹。

然而,它们令我失望了。它们一个个都像受到了惊吓,缓慢而吃力地钻进了细土里,消失的无影无踪。

也许,生长在细土层里的小虫子就是那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威武战士?抑或是骑在战士胯下的良驹宝马?被我儿时的特殊方言从时空的另一端给咒唤出来了?看到一个顽童如此不恭地嬉戏、捉弄了它们——害了羞而无地自容,便又钻入尘封了多少个世纪的泥土之中。

以我儿时的小小力气,肯定是无法攀上墩台的顶部的。母亲便一手托着我的屁股、一手扒住烽火台的断壁残垣,小心翼翼地托举着我,把我送到了台顶上。台顶上并不大,仅供四五个人紧挨着席地而坐,有一些风干的野粪便稀稀落落地点缀在上面,就像是铺了一块花里胡哨的野猪皮,台面上皱巴巴的。飘摇在“野猪皮”上的一支支狗尾巴草证明了这里已经长久地无人来问津了。

母亲蹲下身指着远方叫我记住——那里就是我们还要回去的家的方向!

每一次陪女儿在书房里学习,看着她安静地书写着老师布置下的家庭作业,我的目光倾注在女儿的身上,我的内心游离于书报之外,我的动作停止在不变的书页上,深怕窸窣的声响会影响到女做功课。这时候,我的思绪飞回到小时候在农村小学读书时的一幕幕。

那时候,母亲还很年轻,她总在黎明前的黑暗里摸索着起了床,她要早早地给我们一家六口人烧火做早饭。听见了动静,我也即刻钻出被窝,从炕脚底抓起衣衫三下五除二套在身上,下地等待母亲舀一瓢温水倒进进我端着的脸盆里,匆匆地洗一把脸,与母亲打一声招呼就往脑畔(窑洞的外顶)上走,去背诵老师布置下的课文。

那条一华里长的山脊上留下我无数个小小的脚印,以至于被我踩出一条醒目的小路来,远远望去就像一条弯弯扭扭地飘动着的白色绸带。在小路的北端有一座下宽上窄尖尖的烽火台。由于年代久远的缘故,烽火台变成了一个矮矮的小土堆,就像一座矮矮的坟墓。我要围着这坟墓般大小的烽火台一圈一圈地来回转悠——背诵课文。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至我到镇中心小学上五年级前,也为我打下了扎实的小学文化课基础。

冬天的陕北,一旦下雪,我们年龄相仿的小孩子们就会带上扫把、石牌,聚拢在旧农业社饲养院的空院里,扫开一大片雪地,按照个子高低的次序轮流着打石牌。本来就不太结实的实纳鞋头,几个回合下来鞋头上准能踢出一个指头大小破洞来,挨骂肯定是少不了的,而快乐却也是极其无穷的。

年龄大一点的小伙伴把平板车废旧的内胎剪成细细的长条,拴在粗铁条拧成的弹弓上,制作成一个个打鸟的小弹弓。听说对面山梁的烽火台上常有野鸽子、斑鸠、野鸡之类的小动物栖息在上面。大概是因为烽火台的位置很高,台顶上的积雪首先被阳光融化掉了,我们几个调皮的小孩子就从烽火台的背后悄悄地绕过去,用弹弓发石打鸟。

野鸟的警觉性非常高,我们常常是落空而归。每个人的鞋子上、裤腿上,都沾满了湿泥巴。有时候,小脚丫子冻在了布鞋上、小腿儿也会冻在棉裤上,往死里疼。母亲见状也是三分的责怪、七分的疼爱,赶紧帮我脱下湿鞋放到炉火上烘烤,自己则抱着被子包住我那冰凉的小脚丫往暖里焐。

童年的冬天尽管冷寒受冻,可顽劣的天性没有一刻能够消停得下来。在饲养院的草房子前套麻雀、领着大黄狗上山去追野兔,五花八门,洋相百出。却也训练了我们这帮山村孩子的组织纪律性、协作创造性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现在想一想毛主席发出的伟大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真乃至理名言!不过,我们那些“过家家”式的小把戏哪能与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相比,简直是相去甚远了。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所有的实践活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都给自然界与人类本身打上了深深的社会烙印。秦始皇“跑马修边墙”,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至嘉峪关;五里一墩,十里一堡,成千上万个遍布在大小关隘上的烽火台,无不构成了中国古代战争的信息系统。在这些大大小小的烽火台上,每一次狼烟的升起无不传递着战争来临的威胁!古人策马扬鞭、纵横捭阖、攻城略地、改朝换代,承载了多少兴盛灭亡和由此而引起的血腥杀戮。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又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而分布在千万个山头上的一座座烽火台不就是见证战争史的有力证据吗?只是现代战争的信息传递,早已被人类智慧的突破升级成光子、电子和光电感应等智能制导。

我们追寻长城古迹,抚摸着历史的厚砖青瓦,神思穿越了孟姜女悲怆恸哭的苍穹浩宇;我们慨叹墩台高耸,目光凝视着风化的柴草泥土,把一个大国子民的焦点聚集在中东地区大国博弈的战火纷飞中!

狼烟消逝了吗?古代没有,近代没有,现代更没有;中东没有,亚洲没有,地球村更没有。当今世界仍然不太平!

狼烟只是存在形式的变换而已!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难道说人类非要在自己挖掘的战争坟墓中埋葬掉自身吗?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再饱经战乱的创伤与饥寒交迫!更不允许因为恃强凌弱而发生地球村惨遭毁灭的厄运!

人类之所以能够掌控自身的命运,在生命的长河里玉树临风、登顶生物链的最高端,凭借的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独特智慧。一切领土与领海争议,一切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丰富资源,无需争到面红耳赤、大动干戈,甚至是流血牺牲的地步而据为己有。都可以心平气和地坐到和平谈判的外交桌面上来,用我们现代人的非凡智慧,本着求大同而存小异、搁置争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见卓识来协商解决,让地球村民世代友好地和谐共存!

也要奉劝那些“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极少数“剑走偏锋”的激进国家,要吸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血泪教训,不要一味地觊觎别国的发展进步!当今世界性格独立而多元,只有尊重和借鉴先进国家成功的治国理政经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身存在的先天缺陷,从而谋求合作共赢的“柳暗花明”。

站在万里长城第一台——中国陕北榆林镇北台的台顶上举目四望:

往北——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犹如一块硕大的云锦覆盖着茫茫的毛乌素大漠,万里长空穿梭飞行的民航客机运载着天南海北的乘客在榆阳国际机场频繁起降。

往南——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密布在榆溪长河的两岸,那南塔(凌霄他)、北台(镇北台)、“六楼骑街”的“小北京”步行大街上灯火彻夜通明。

往西——西沙尤家峁水库的一湾清水把新兴的榆林国家级高新产业园区与西沙旧城一衣带水而连。

往东——笔直宽阔的210国道过境线与包茂、榆绥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

举目西天,夕阳渐沉,红霞渲染。但愿未来世界狼烟消逝、百姓生活平安幸福!

(2016.10.10初稿,2017.3.2再改。)

我在神湖等着你

作者:武俊祥

神湖,今称红碱淖,位于我的家乡陕西省神木县尔林兔镇境内。地处鄂尔多斯大草原与毛乌素大沙漠的交汇处,水域面积约54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素有“塞上明珠”、“大漠明珠”的美誉,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多民族聚居的遗风、老天爷赐予的恩惠,使得红碱淖光照充沛、天空湛蓝、湖水澄碧、沙鸥云集、草场大片、牛羊肥壮、美食独特。

红碱淖的“淖”字,蒙语解释是水泊、湖泊的意思。每当傍晚来临,天边绚烂的彩霞把红碱淖湖水映照成红彤彤的一大片,分不清湖在天上还是天在湖里。一派天上人间的盛景,红碱淖也因此而得名。

红碱淖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昭君泪”。相传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当年远嫁匈奴时,行至茫茫的尔林兔草原,抬头看见长空里秋雁啾鸣;低头望不尽草原上枯黄无垠。加之经历了迢迢的长途跋涉,有侍从建议王昭君下马在草原上休憩调整。这一坐,难免勾起一代美人的重重心事。犹记那可恶的画师点像,致使她三年冷宫孤寂;不日前挺身和亲,长安街离别忧伤情景。往事历历在目如同昨天。而今,面对无尽的长路心中未知一片茫然……

王昭君不禁悲从中来,泪珠夺眶而出。陪侍见状,忙从陪嫁箱里取出来琵琶,递到王昭君的手上。性格刚烈的美女王昭君席地而坐抱琴抚弦。琴音悠悠飘荡在草原上,直窜上云端,竟使那南飞的大雁忘了振翅飞翔而掉落下来。

这一弹不打紧,越弹越哭,越哭越弹。王昭君竟哭了整整七天七夜(王昭君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关,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才到达漠北),直哭得泪流成河,汇聚一淖。

天上的王母娘娘也是女人哪,她的心也为王昭君的和亲大义所深深感动,于是派七仙女下凡,前往神木红碱淖草原去抚慰王昭君。天上的七位仙子手持彩练,从七个不同的方位飞向红碱淖。后来,七条彩练遗落在人间,就变成了七条季节性河流——这就是著名的“七河注一淖”。

而今每逢下雨,七条河流全部注入红碱淖淡水湖里,使得红碱淖常年积水不干。红碱淖平均水深在8.2米左右,最深处能达12米之多,形成中国陕西最大的沙漠淡水湖。

从榆林北进入包(头)茂(名)高速公路,往北行驶大约90公里处就是红碱淖高速出口;从内蒙古鄂尔多斯机场出发,距离红碱淖景区也只有60公里之远。下了高速再沿着新修的环湖一级公路行驶九公里左右,就到了红碱淖旅游景区的大门口——亦即神湖的入口处。

湖东区为综合游览服务区,那里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拥有大型的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三星级宾馆和3D影院。集餐饮、娱乐和购物为一体的神湖大街上,每当暮色笼盖四野的时候,晚间的“大漠之夜篝火晚会”和特色的“湖滨舞会”等大型娱乐活动,会使每一位游客领略到草原古老的游牧民族风情。

湖西区为自然湿地保护区,游客可以在那里观赏到美丽的草原湿地风光。红碱淖的西南岸还有一个半岛叫红石岛,岛上有许多野生的沙生植物,那是江南水乡、西北边陲和东北平原所罕见的稀有物种。仰仗红碱淖丰富辽阔的水域资源,环湖四周自然生态保护的十分良好,真乃环境幽雅的天然大氧吧。

红碱淖南部区域的大片湿地,是全球最大的珍禽濒危鸟类——遗鸥的繁殖与栖息地。每年3——4月,大批的遗鸥从南方飞来,到8——9月初又陆续迁离红碱淖,在这里滞留的时间大约为5个月。

遗鸥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这种鸟类曾一度在全球消失,直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又被人们发现和认知。刚发现遗鸥时全球还不到4000只。

游客在景区还能看到白天鹅、鸬鹚、白鹭、金雕、鱼鹰、鸳鸯等各类珍贵禽鸟。

每年五六月份,红碱淖湖边的湿地上遗鸥或健步沙滩,或浅翔湖面,都在忙着筑巢、觅食。那沙柳丛中的鸟窝一个紧挨着一个,都是孕育新生命的安全所在。当载着游客的小汽艇从湖面上疾驰而过,一大群遗鸥会跟在汽艇后面尖叫着俯冲到波浪上去啄食小鱼。而当夕阳西沉以后,湖面又恢复了宁静,遗鸥也都回到了温馨的巢穴。

湖南区为红碱淖水产品繁殖与养殖基地。因为沙漠湖水里富含有各种矿物质,再经过沙子的过滤,红碱淖湖水显得更加清澈洁净。这里出产的鲤鱼、草鱼、鲢鱼和鲫鱼等各种淡水鱼肉质鲜美,吃起来口感嫩滑。有兴趣的游客不妨在这里尝一尝陕北著名的特色美食——红碱淖水煮鱼。

湖北区是大漠娱乐中心,有滑沙、沙地摩托、沙地越野车、水陆两用娱乐车、太空球、弹跳飞人、骑行沙漠骆驼、风味野餐和水上乐园等游乐项目。在湛蓝色的天空下享受着阳光、沙滩和柔曼的湖水,观赏着沙鸥、天鹅和湖中的游鱼,人的心情会十分地惬意。

红碱淖湖边还有一个叫“叨唠窑则”的半岛,这里是整个景区的娱乐中心。各种各样的娱乐项目,让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个个乐此不疲地参与进来,体验着生命的激情与快乐。

尔林兔大草上有着原丰茂的湿地草场。在政府推行圈舍饲养、保护湿地生态的政策规定后,这里的草原虽然不见了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画面,却又呈现出“草长莺飞”的绝美景象。

那成片成行的塞上柳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是当地人民一笔收入不菲的经济来源,还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奇观。塞上秋来,冷风刮过,阳光下一片片状如眉毛的黄叶闪着金黄纷纷落到大地上,起先漂浮在浅浅的浮水上,最终化作极好的有机肥料,滋养着湿地上的花花草草、反哺着高大茂密的蓬头柳树。

远方的客人啊,请你快快来,请你乘坐着飞机来到榆阳国际机场,或是内蒙古鄂尔多斯机场,再乘坐舒适的旅游大巴,奔驰在笔直宽阔的包茂高速公路上,来到塞上神湖。看一看这里的“湖光夕照”,走一走这里的“沙滩浅水”,吃一吃人间美味“红碱淖水煮鱼”,领略这大自然恩赐给神木的迤逦风光,感受神木人民热情好客的豪爽与质朴。

远方的朋友啊,请你快快来,我在神湖等着你,邀你欣赏神湖美!

(2016.7.7初稿,2017.8.23再改。)

作者简介:武俊祥,笔名胡杨枫渊,男,汉族,1970年12月生,陕西神木县人,军校大学文化,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2017西北大学作家班高级研修班学员。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43295/

武俊祥散文三篇的评论 (共 11 条)

  • 东湖聚李胤德
  • 心静如水
  • 淡了红颜
  • 江南风
  • 雨袂独舞
  • 襄阳游子
  • 雪儿
  • 鲁振中
  • 紫色的云
  • 浪子狐
    浪子狐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问好!推荐分享!
  • 彩蝶

    彩蝶迟读佳作,点赞推荐!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