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二十个六月

2011-07-19 14:26 作者:竹书飘香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六月的天使那么的蓝,那么的热,人们都在家里吹空调,而我打开窗户看那些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人们,我们擦肩而过,结果发现,他们总是先把坐着的人姿态调好,口中不停告诫:不动,不动,马上就好,捏一捏手中的空气囊,有着灯光衬映的人像就会出现在镜头里,然后师傅微调成像到满意,再从旁边的黑屋里,拿一个木匣子出来,按尺寸大小套住,拉开感光防泄漏纸,嘴上说,看着我,看着我,轻轻的笑一点,收一点,头再向里面靠一点,同时脸上做着各种友搞笑的表情,说时迟那时快,咔嚓一声,一张照片就算照完了。我这么叙述,主要是我们90后的年轻人对此绝不知道。以为社会天然就是那反应极快,极大方便的苹果手机相机浏览器等等。当然,现在年青人熟练地使用手机自我照相或给人照相,和各种傻瓜相机日益普及,几乎家家都有,已经是好些城市的常态。包括照相不用底片胶卷,储荐量这个G,那个G,居然可以超过旧时一个照相馆的总和,这些特点说明历史正在沧海巨变,科枝进步带给人们生活之便利,是多么多么的巨大,说翻天覆地也不过分。

然而,我的记忆中,总有那么一块怀旧燃烧我的心灵。因为它与我的成长熔为一体。我至今记得瑞金像馆门口橱窗前,有我一个儿时的玩伴,外号小胖大名安冉小朋友的大头照,被店里放大成32寸照,与一个白胡须老人,也是我景仰的邻居,一位叫李树森的老师,展示在橱窗里。艺术照带给人们的那种美感,质地细腻,色彩饱满,精美绝伦地展示了店内师傅们匠心,或独到的艺术摄影后面商业招牌的一面,激励驻足观看这一老一少人物肖像的人群:“走,进去了拍它一张,希望也象他们那样照得好看。”

促使我记忆的还有服务商店。因为无论中午放学还是下午回家,都是肚子饿了的时刻,途径那家糖果店的,闻到那里的糕点发出的那个香啊,真是难以名状。记得那时店内内外两隔,没有自由选购的超市,而是用玻璃食品柜圈成一溜。一些糕点用圆形玻璃瓶装着,贴上标价,让你看得到拿不着,馋眼贪婪地看着那一个个漂亮的食品,秀色可餐,在饥饿的搅拌下,撬动着心里的决定,希望有钱可以买来吃。

六十年代中期,中国人普遍远离富裕,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我们家孩子五个,父母工作,但工资得用来保证七口人的基本吃穿,当然也基本没问题。但要吃得饱,吃得好,穿得好,同时还可以抵御突如其来的风险,如自然灾害,疾病,红白喜事的应付等,并非易事。谁家父母要是挥霍成性,置家里的现在未来于不屑,那生活就会马鞍型摇摆,日子必定难以为继。加上我母亲一贯的敲打我们:国家都要勤俭建国,我们家勤俭持家更重要。所以我们基本上做到不添乱,不随意向父母开口要钱买糕点吃。

因而,在放学回家前,看看这家糖果店的糕点,想象我们以后有钱后,怎样无所顾忌地的买“洒其马,鸡蛋糕,上海小白兔奶糖”等,然后快快乐乐的跑回家,妈妈与每个成员各拿上一袋糕点,细细的吃,津津有味的品尝,就成为我当时经常的奢想。至今,我也忘不了那家店内刚运来的鸡蛋糕飘散出来的香味,多么好闻!又甜又松软的蛋糕烤香味!呵呵,现在想起来,如今城市人绝不会觉得吃个蛋糕有什么大不了的,但那时在一个没有什么供应的年代,饿是生活的大敌,吃得饱已是不错,还敢遑想吃好?!!

记得那时的泡饼是七分钱一个,也是我希冀占有它的目标之一。我的父亲是一个勤劳不多言的人,他每天早起,就为我们做早餐。但有时,烧煤块的火炉不争气,缓慢的燃,我父亲又喜欢在炉桥下面捅,结果往往上学的时间不够了,要迟到了,火也燃不起来。也就是这个时候,我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让我们心里受急,就会拿一毛钱,让我们顺路买个泡饼吃。终于有钱去买东西吃,心里别提有多么的高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个泡饼今天深圳这些地方已经没有了,它实际上就是面发酵了后加上一点糖或糖精,然后上笼蒸,冷却后洒上一些干粉,在圆中心盖上一个红点,成为块状的圆型糕点。但我们的心里,吃到那已经是很好了,并不敢,也不愿多花大人的钱去买这些吃。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我还想吃比泡饼好点的,比如上面有一层黄色糖颗粒奶油味的面包,比如桃酥这种糕点,因为它在正中间镶嵌有一个核桃仁,油亮油亮。在我放学回家经常看它的时候,它也在玻璃瓶里骄傲地看着我,仿佛说,想我了吧?我是最好吃的,我身上那么多油,炸得又脆又酥,你哪天可以把我送进口中呢?真他妈的!那时候想吃不可吃是常态,天天经过店内看着它们,真是太诱惑我们了,太想吃到它了。

我们小时候的年代,是一个以为温饱可以代替一切,温饱可以自生一切的年代,光搞经济不仅没有出息,还极有可能挨批受斗,所以钱少,没有多大发展,生活也只是低水平循环。今天,经济富裕了,城市里比这些好吃的太多了,给小孩买这些糕点也不是问题。顺便说一搞笑的话,前几天见北京卫视频道播出的于康说养生节目,居然把饼干与烧烤,腌制品,油炸品等归为同类,说这些是大家养生的大敌,经常吃它们,容易得癌症,叫大家远离这些食品。你说这新旧对比,前后需求的变化,够大不够大?玄乎不玄乎?!

历史就是这样,象小溪的流水一样,一刻不停的汩汩而过。今天是我20岁生日,社会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我的20年心里有一块良田一点儿没有变,那就是记忆支撑的那些人,那些事,以及组合起来的生活画景。它忠实地,客观地抒写20年充满坎坷历史的画卷,记录那些应该与不该发生的事情,承载那未必完全冰凉的感人情怀,启迪我去感受历史的伟力——那博大的沧桑感……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34804/

第二十个六月的评论 (共 2 条)

  • 张涵
  • 羽痕丢丢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