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乱云润生2025版四十九回

2025-08-05 19:47 作者:小牮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乱云润生 2025版 四十九回

第八章 乱云润生 四十九

送走龙兴之旅后,傍晚五点一刻,距离下次活动还有半个多钟头。我和悦悦从早忙到晚,一刻未歇,此时都疲惫不堪。两人一致决定先稍作休息,养精蓄锐。随后,我们分别回到客栈和家中放松。我脚步匆匆,只用了六分钟就赶回客栈客房。进了房间,先去卫生间,接着喝了杯奶茶,然后宽衣解带、脱鞋上炕,拉过被子一躺,前后不过四分钟,整个人便舒舒服服地瘫在了热炕头上。

客栈的热炕采用集中供暖,温度适宜,房间也干净整洁。我独自待在屋里,自由伸展身体,惬意极了。原本只想小憩半小时,可能是太累了,不知不觉竟睡着了。好在提前和前台打过招呼,差五分六点时,电话铃声准时响起。铃声一响,我赶忙爬起来,擦了把脸,整理好衣服,等待悦悦前来。悦悦或许是想让我多休息会儿,直到六点零五分才到。

去赤馆长家拜访前,我叫悦悦陪我到停车场,从后备箱取出两盒沽海闻名的传统小吃——大麻花。满亲一路上对我格外厚待,带点特产略表心意正合适。

赤馆长家就在我住的客栈右侧。悦悦陪着我到了那儿,赤慎斌馆长已经在门口等候。走进院子,典型的满族四合院映入眼帘:门楼影壁、布局规整的院落、口袋房、万字炕,西炕还供奉着祖先神灵,东屋是赤馆长的书房。只是这院落和房间都偏小,显得十分袖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赤馆长介绍说,父母年迈离世后,兄弟姐妹各自住在老城村不同地方,如今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他和妻子退休后仍在赫图阿拉满族博物馆奉献力量,妻子是文物部主任,今天正巧歇班回了娘家。他的女儿、女婿在沈阳,都是辽宁大学的教师,还有个可的大外孙。赤馆长今年六十五岁,看着墙上挂着的大幅全家福,他家真是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

赤馆长家里窗明几净,整洁有序,炕桌上摆满了丰富的干鲜果品。我们盘腿坐在温暖的炕头上,无拘无束地唠起嗑来。悦悦深知我此行寻根问祖的初衷,找了个空当,再次向我介绍赤馆长那些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悦悦说,赤馆长是名副其实的努尔哈赤出生地的邻居后裔,如今已是第十九代旗人。他知识渊博,尤其在清初史研究方面颇有造诣。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家数十代祖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未离开过。

这些年,海内外史学界的大家名流频繁来此地考察,满旗子孙后辈也常来老城村寻根问祖,基本都是赤馆长负责接待,他总是热情周到、体贴入微。

悦悦还举了个生动的例子:我国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发表的《满族发祥的摇篮——新宾满族家族民俗背景探查》这篇著名论文,在撰写过程中,乌教授来老城村考察时就常住在赤馆长家。

赤馆长积极配合,他的女儿女婿也当起了助手。论文精辟地阐述了龙兴圣地的形成过程:自12世纪初金代开始,此地就世居女真人,并且通用女真文字。历经元帝国到明代,这里依旧是建州女真族的聚居地。

建州女真族分为8部,新宾女真人主要是现在县境内苏子河流域的苏克索护部,该部是东北女真各部中经济与文化最发达的部落。16世纪末,女真人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起兵,统一了建州各部,又招服东北各部女真人,建立女真国,自称“淑勒贝勒”,即“聪明王”之意。后来,他又征服蒙古、锡伯等各部以及海西女真与东海女真各部。

1616年农历正月初一,努尔哈赤称帝,建立后“金”国政权,建都于今新宾的老城,也就是赫图阿拉。1618年4月13日,努尔哈赤向明朝廷宣战;1619年迁都辽阳,修建东京城。1626年8月,努尔哈赤在沈阳南病逝。他的第8子皇太极继位后,1635年宣布取消女真称号,改称“满洲”,同时尊称赫图阿拉为兴京。1644年顺治帝福临入关,迁都北京,直至清朝灭亡,兴京一直被称为“龙兴重地”,派有重兵守护,并列为“封禁”区,居民以满族为主。

帝室祖先的陵寝也安置在兴京,清朝帝王多次东巡祭陵,对当地格外关照。多少世纪以来,新宾既是满洲族的祖居地,自16世纪末起,又是满族发祥兴起的地方,这便是龙兴之地的溯源依据。

乌教授为发表这篇论文,对新宾满族家族居住地进行了详实细致的探访。1906年(光绪三十年),兴京满族人口占当时总人口的62.2%。原住民后裔的分布情况、祖居村镇的位置,都是调查的重点。通过走访发现,22个村住地的满族家族,31个姓氏分属17个哈拉,这些都是新宾满族中的大姓望族。此外,还有不少姓氏家族分散居住在苏子河两岸上下游的满族村落中。

另外,乌教授还调查了新宾满族家族的“八旗”归1属情况,发现20个满姓家族村至今聚居的满族人口在新宾占比很高。其中,榆树乡满族人占总人口的92.3%,是全县满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乡。同时,也捋清了新宾满族家族族谱的现存状况:1632年以前,处于“索绳”记族系阶段;天聪六年至康熙十一年的半个世纪,是用满文或汉字音译记录族系的阶段;1672年至1949年,则是用汉文或满汉文书写成卷谱书的阶段。

比如,新宾发现的典型族谱,《永陵喜塔腊氏谱书》的辈次名字是五言20字:宝、德、毓、英、魁、永、成、盛、世、书、隆、文、多、富、贵、福、寿、庆、双、馀;《福陵觉尔察氏谱书》的名字排辈也是20字:庆、文、连、德、广、国、恩、荣、世、绵、吉、祥、常、富、贵、福、寿、永、双、全,这本族谱书的保存人赵德斌现居沽海;《腰站爱新觉罗氏谱书》的辈分名字序列有32个字:觉、塔、努、皇、福、玄、胤(允)、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通过调查还得知,1906年新宾满族人口有14万余人,1985年达到19万余人,1994年增至23万余人,至此满族家族人口增长才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

这时,赤馆长和悦悦提醒我,希望我能详读这些参考文献,尤其是相关著作全文,这对我今后寻根问祖以及文学创作时收集整理素材、让作品更贴近实际大有裨益。

悦悦说完后,赤馆长非常谦虚地说道,自己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弘扬和传承满族溯源文化,是责无旁贷的事。他还特别提到了乌丙安教授,说乌教授是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辽宁大学教授,也是他女儿女婿在辽大学科项目的领军者。乌教授虽已年迈,但多次来老村考察,和他结下了深厚情谊。

乌教授字号乌克,是蒙古族,曾向他讲述过自己的生平:1946年在绥远读高中;解放初在沽海的河北师大、北京师大攻读文史研究生,毕业后在沈师大任教,1958年到辽宁大学中文系任教,本世纪初还担任过赤馆长女儿女婿的导师。1996年9月,乌教授应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及夫人邀请,出席“首届总统文化节”,受到了最高礼遇,还多次应邀到世界各地讲学、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可惜前年7月11日,乌教授病故,享年90岁,这无疑是中国研究清史领域的重大损失。

赤馆长介绍说,乌丙安教授精通蒙、日、英、俄四国语言,书法也很不错,才思敏捷,多才多艺,是誉满世界的著名民俗学家。他的《民间文学概论》《中国民俗学》《民俗文化新论》《神秘的萨满世界》等著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乌教授是我国第二代民俗学界最有声望的民俗学家,也是国际民俗学家协会最高资格会员,他的离世,不仅是中国民俗文化领域的重大损失,更是满族寻根溯源研究的一大损失。

赤馆长对当今年轻一代只追求眼前的时尚潮流,却漠视国家与民族历史的现象深感忧虑。他说,一些年轻人从来不关心家史,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故乡以及出生地一无所知。今天因我来,他才特意提出这个现象。

我接着说道,寻根问祖是人的一种本性,是内心深处的一个情结,更是一份真挚的情感。寻根问祖的过程,其实就是一场寻之旅。我们不仅要寻找族谱、族群、先祖和亲人,更是在追寻家族之梦、民族之梦,这其中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我们会为昔日家族的繁盛而骄傲,为先祖的叱咤风云而感动,为他们的百折不挠而震撼,为他们的惊天动地之举而崇仰。在寻根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能感悟到祖先奋斗的不易,从而明白只有勤勉努力,前途才会广阔;只有奋勇攀登,才能实现梦想。我们要珍惜并铭记祖训,让家族肩负起历史的重托,用悌仁爱擦亮家族的名片。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仪式,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文化。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有志之士共同努力去弘扬和培育,让先祖的美德代代相传,从而振兴民族精神的内生动力。

赤馆长感叹道,这几天结识我深感荣幸。通过深入交流,他亲眼目睹我在杖国之年还不辞辛劳地为传承文化采风。

我们都认识到,以爱新觉罗家族溯源为切入点,弘扬民族精神意义非凡。此刻,他更加怀念敬爱的乌老。

赤慎斌馆长话音刚落,悦悦提醒说她父亲可能已经到家了,热情邀请我们同去她家聚餐。我把带来的一盒大麻花留在赤馆长家,这种麻花吃起来酥脆可口,满嘴留香。之后,我们三人便一同前往满旗亲家客栈左侧的赤悦悦家做客。

(待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xdumkqf.html

乱云润生2025版四十九回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