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白登山”行走记

2025-10-16 09:27 作者:独自行走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来到大同的第二天上午,我便去爬了白登山。

白登山,一座海拔只有几十米,漫漶如一片丘陵,寂寂无闻的小山,却因为刘邦的一次“壮举”而青史留名。

这次壮举叫“白登山之围”。

刘邦平定天下后,分封了七个异姓王,其中一个叫韩王信,原是韩国贵族的后裔,封地在颍川,后来,刘邦觉得这地方靠近洛阳,四战之地,位置太重要,将其换到了晋北,让他去防守匈奴。

韩信在和匈奴人的战斗中,屡战屡败,窝在家里不敢出门,便想与匈奴人议和,不知怎么被刘邦知道了,大怒,写信斥责他不尽力。

韩信打又打不过,不打又怕被刘邦追责,干脆投降了匈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公元前201年,匈奴人与韩信联合进犯晋阳,刘邦集结三十万兵马,带着樊哙,周勃等“沛县老小子天团”前去讨伐。

在繁峙附近,匈奴人先是示之以弱,诱刘邦冒进,刘邦刚刚经历了四年炼狱般的“楚汉之争”,把天下第一高手项羽打败,哪里把匈奴人放在眼里,亲率数千精锐轻装疾进,结果在大同西北的白登山被四十万匈奴人围困。

此后是长达七天七的攻防战,双方僵持,刘邦眼看弹尽粮绝,最后采用陈平计,重金贿赂冒顿单于阏氏,在她的劝说下,冒顿单于给汉军网开一面,刘邦大军这才逃回生天。

白登山就这样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我住在大同市政府附近,御河正东一两公里的地方,距离白登山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

沿云州街东行,第一个红绿灯北拐,前行几百米,过两个路口,跨过北环路,进入一片低洼谷地,两边树林茂密,四周岑寂,行人车辆俱少,有种从城市一下进入荒郊野外的感觉。

公路拐了一个弯,来到一座山前,山便是白登山,山下有个院子,大门紧闭,旁边一立壁上写着“采凉山森林公园”。

采凉山和白登山是什么关系?查百度,采凉山是一片山的总和,方圆六百平方公里,而白登山只是其中的一个山头。

进门,门内四人正坐在长条凳上喝茶聊天,见我进来,一个胖乎乎的小伙子站起来,问我找谁,我问去白登山是不是从这里进入?他说是,让我登记一下。

登记完,我说能开车上去吗?他说不行,只能步行,我说爬到山顶有多远?他说有三四公里吧。

三四公里确实有些远,尤其是这大天,太阳明晃晃的,但既然来了,不爬也说不过去,这可是刘邦差点送命的地方啊。

走到哪算哪吧,不愿爬了就回去,抱着这种心理,我沿着大路开始往上爬。

说是爬,其实是走,白登山海拔只有几十米,几十米的落差分布在四公里长的路面,坡度似有若无,山上是清一色的柏树,碗口粗细,树龄也就两三年,因为没有其他树种和灌木,显得整齐而疏离。

走了一公里多,回身,能看到大同市内的高楼,再往前走,仍然是明晃晃的路面,前方只有一对小情侣,不知发了什么神经,也和我一样,非要在这晴天毒日下做徒步游。

偶尔会有车从身边经过,不是不让车上来吗?我心里大大的打了个问号。

面对这起伏的缓坡,一览无余的旷野,我颇有些怀疑,没有深沟大壑,没有坚固的堡垒,几千汉军真的能抵抗四十万匈奴人七天七夜的围攻吗?

翻看渤海小吏的《两汉风云》,确实如此。

书上描述匈奴人的战法是“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也就是说,匈奴人有利就进攻,无利就撤退,不在乎脸面和输赢。

而两者的武器装备,也差距明显,匈奴人主要靠箭,作战以远射为主,近距离用刀,但他们的箭镞原材料还是兽骨,射不透汉军的铠甲,而汉军的箭镞是金属的,可以轻易穿透对方身上的兽皮。近身肉搏时,汉军的长戟相比于刀剑,一寸长,一寸强,也对匈奴人有极大的杀伤力。

再加上汉军人数虽少,但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

还有地形上的优势,同样是骑兵,从高处俯冲和从底下仰攻,威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按渤海小吏书中所说,冒顿单于之所以对刘邦网开一面,也不完全是贪图钱财,耳根软,而是对汉军的战斗力产生了敬畏,再加上汉军的后续部队已到达十几里外的平城,段时间无法取胜,只好借坡下驴,见好就收。

而刘邦经此一役,也亲身体会到了匈奴人的强悍,知道凭目前的实力,是无法彻底消灭对方的,两人惺惺相惜,各自退后一步。

此后,汉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送钱送物送女人,北方边境线这才稳定下来。

这次战败带来的后果很严重,刘邦死后三年,吕后执政时期,遭受了匈奴人更大的羞辱。

羞辱来自冒顿单于给她的一封信,大意是“我是一个寂寞的北方一哥,你丈夫刚死,想必你也是空房难耐,既然我们都不快乐,不如你来和我过日子吧,咱俩凑合凑合”。

吕后听完,思索再三,咽下了这口气,并回信道“感谢你夸奖,我年老色衰,去了估计你也不会高兴的,不过既然你张嘴了,我们还是会选一名公主前往和亲的”。

冒顿单于之所以如此猖狂是有实力加持的,他实在是草原上不世出的雄才霸主,上位的经过便带着血腥和暴力,原本是长子,却不被父王待见,被送到大月氏做人质,想凭借对方之手杀掉他,但对方却不动手,冒顿单于又跑回了匈奴。

此后,他便训练了一支私人卫队,他举箭射谁,卫队必须跟着射谁,练习了一段时间后,为检验成果,他射向自己的小妾,有的卫士犹豫了,被他杀死,用这一招,他在一次公开场合射杀了父亲,坐上了匈奴头把交椅。

此后,他在很短的时间内整合匈奴部落,然后东击东胡,西讨大月氏,短短数年便建立起了东西跨度上万公里的草原帝国。

这样的猛人,足足一千多年后,草原上才会迎来下一个,那个人是忽必烈。

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几十年后,一个叫刘彻的皇帝横空出世,他有一个小舅子叫卫青,卫青有个外甥叫霍去病,还有一位能射虎的将领叫李广,这四个人仿佛一生下来就会打仗,联手给匈奴人制造了无尽的魇。

卫青六次出征漠北,封狼居胥,彻底收复河套地区,而霍去病三次西征河西走廊,将匈奴人赶到西域大漠,汉朝的疆域就此往西扩大到了新疆地区,往北到了阴山以北。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匈奴人的低吟哀嚎至今令人叹息。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武帝用五十四年的执政制造了一个大汉帝国,就此,“汉”成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图腾,汉民,汉族,汉服,汉语,汉文化等,由此而生。

在山上休憩了一会,看看前路漫漫,烈日炎炎,失去了继续走下去的兴趣,再说,走到山顶不过一个纪念碑而已,来体验一下就好。

返回路过门口时,我问那个小伙子,不是不让进车吗?怎么好几辆车都开上去了,小伙子说,那些人是来上坟的,他们的祖坟在山上。

哦,原来如此,早知这样,我在门口等着搭个便车多好。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pcrmkqf.html

“白登山”行走记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