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水墨常熟3

基本上是他一开哼,总是忙忙碌碌的母亲,就开唠。
“怪腔怪调的,你不嫌烦,我们母女俩还嫌累呢。”
父亲却不急,不恼。
笑眯眯的看看我们,又高亢的哼几句,然后总结般回答:“白听还嫌累?你娘俩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呀!我在外面唱,可要票友们再三邀请,摆上一壶好茶后才启齿的。”
前不久,老人家走完了他83年的人生。
对他的想念,就全变成了这“沙家滨•智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父亲,你在他乡可好?还常哼革命京剧吗?
因此,沙家滨风景区,就成了我到常熟的首选旅游目标,有点追根溯源味道。然而,我很快就发现,我来得不是时候。
主要是,季候风太大,太猛。
生在内地,和风细雨。
我何曾见过如此阵势的风啊?
厉风来自阴霾灰蒙的远方,一歇歇,一阵阵,火热剧烈,势不可挡。让自以为健康无妨,纵横驰骋的我,鬓发零乱,衣襟翻飞,冷得哆嗦。此外,还得一面在廊上费力逆行,一面佝偻腰身伸出右手,贼似的紧按着新买的新款淑女帽。
任帽上那二根本是十分漂亮悦目的粉色飘带,暴怒地抽打自己手背。
有几分无奈。
也有几分沮丧,却不后悔。
常熟,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秋两季为冬夏季风交替时期,常出现冷暖、干湿多变的天气。
听工作人员讲。
常熟前几天,花明柳媚,杏雨梨云,正是访友踏青的晴好天气。
可这二天,5—6级季候风袭来,而市气象台提前广播通知了的。
我只好耸耸肩,和众多的游客一起无言苦笑,然后,悲壮勇敢地继续投入步履蹒跚的赏游。对看惯河水碧沙翠绿山川的我,最引人注目的,显然就是只在影视里见过的芦苇荡。
那一丛丛可以称作高大茂密的的芦苇。
被碧色的湖水分割成一个个孤立小岛。
芦苇们上下褚色,中间泛绿,整齐簇拥,随风摇曳,发出钝闷的哗哗声。
驻足深望,匝匝密密,根本就无法望进;我估计一堆芦苇荡里,要藏下十几人不被外面发现,轻易而举。难怪当年的阿庆嫂要把新四军伤病员,藏在这儿。
芦苇们在或宽或窄的水面,傲然屹立。
在厉风的驱动下,绿水打着漩涡流过。
漩涡,则不客气的冲刷挤压勒索它们。
在芦苇倒下的岸畔,新的芦苇正显示出倔强的泛绿,与旧的腐枯的芦苇形成鲜明对比。而在一大片波光蠕动的水面下,我看见了弯成弓形的芦苇。
以不屈的姿势无声倒扑在水底。
每根经络都显得那么纤细清晰。
仿佛期盼着上苍给予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