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奴Al版二零零回
股奴 Al版 二零零回
二零零
日光斜斜切进病房,将洁白的床单染成暖黄。此刻单间病房里只剩韩旺财和二女儿兆霞,临近饭点,兆霞匆匆下楼买饭,高跟鞋叩击地砖的声响渐渐消失在长廊尽头。
这间豪华病房是韩兆金执意定下的。虽说要自掏腰包添些费用,好在配备独立卫生间,陪护用的沙发既能坐又能展开成床,对病人和家属来说,确实便利不少。可肿瘤医院的豪华病房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若不是兆金托关系,求到在各大医院都有人脉的二姐夫,恐怕根本订不上。
肿瘤医院离韩家实在太远,公交车晃晃悠悠得走上一个半小时。韩旺财的几个儿女只得轮流排班看护,韩兆金更是主动揽下大半白天的活儿。姐姐、姐夫们要上班,家里小孩也得照料,老母亲欣兰还得帮着兆芽带三个孩子,即便儿女成群,照料病人依然忙得脚不沾地。可想而知,那些独生子女家庭,一旦父母生病,既要面对高额的雇工陪护费,又难有亲人般细致的照拂,其中艰辛更是难以言说。
医院周边,已然形成一条畸形的利益链。租房、护工、餐饮,还有售卖租赁各种住院用品的店铺,密密麻麻挤在方圆半里内,一路延伸到医院门口,嘈杂喧闹得水泄不通。一场大病足以拖垮一个家庭,眼前这番景象,成了当下社会的真实写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正想着,病房门“吱呀”一声开了。原本给韩旺财输液的小护士被轰走后,护士长快步赶来,手法娴熟地调整好输液管,药水顺着透明软管缓缓滴落。可韩旺财仍不罢休,攥着皱巴巴的医疗清单,嗓门越来越高:“你们看看这些收费!同样的检查,比别家医院贵出一大截,还有这些虚增的项目,当我们老百姓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护士长面色一沉,语气却还算冷静:“大爷,每项检查都需要和患者确认。您要是有疑问,可以去意见簿留言,或者找院方反映。重症病人病情瞬息万变,重复检查是为了精准治疗,这是医院的规定。您要是不配合,我们也没办法开展诊疗,您看……”
“规定?什么破规定!”韩旺财气得直拍床头柜,“住院先交五万,检查费一天就上万!转院时病历都带来了,你们连看都不看就重复检查,还拿进口设备当借口多收钱,这不是抢钱是什么?”
护士长终于按捺不住,声音冷了下来:“您到底是来治病,还是来挑刺儿的?不认可医院流程,您随时可以离开。”外头传来同事的呼喊,她不耐烦地冲韩旺财摆摆手,转身大步离开,高跟鞋声在走廊里敲出一串急促的节奏。
“什么态度!”韩旺财气得浑身发抖,冲着门外喊,“医者仁心都喂狗了!老天爷可得睁眼看看!”
这时,兆霞拎着饭盒推门进来,见父亲涨红着脸喘粗气,赶忙放下饭菜询问。听完前因后果,她叹了口气,先安抚父亲几句,又小跑着去护士站了解情况。两头都是难啃的骨头——大医院向来傲气,父亲被病痛折磨得脾气暴躁,为了订这间病房,丈夫四处托关系,如今又查出不好的病,当务之急,只能尽力调和。
好在兆霞通情达理,一番沟通后,护士长的态度缓和不少。她回到病房,挨着父亲坐下:“爸,您别气坏了身子。咱是来治病的,气出个好歹,遭罪的还是自己。”韩旺财看着女儿顾不上吃饭,忙前忙后调解,心里又酸又疼,催着她赶紧趁热吃。
午饭后,兆金来接班。姐弟俩商量后决定,以后每天的费用清单由陪护的人去护士站核对,尽量不让父亲操心。或许是被儿女们的孝心打动,护士长带着小护士主动来道歉,韩旺财也红着脸承认自己一时冲动,这场风波总算平息。
可命运的齿轮早已转动。一周后,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韩旺财体内的肿物是恶性肿瘤,且已经开始扩散。专家会诊后,把全家人叫到办公室,郑重其事地递上病危通知书,详细讲解手术方案。
儿女们围坐在会议室,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为了救父亲,他们咬着牙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韩兆金叮嘱众人:“先瞒着爸,就说是良性的,别让他有心理负担。”韩旺财看着儿女们强装镇定的模样,心里已然明白几分,却只是默默点头。有些事,看破不说破,或许才是对彼此最好的保护。
另一边,韩旺财的大女儿兆芽刚从老家赶来。丈夫离世,老宅变卖,曾经熟悉的一切都成了泡影。三个孩子在沽海读书,年迈的母亲难以照料周全,思前想后,她决定辞去汝阳的教师工作,留在沽海一边照顾父亲,一边重新开始。窗外的阳光依旧明亮,可病房里的每个人都知道,一场硬仗才刚刚开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