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云润生2025版第五十四回
乱云润生 2025版 第五十四回
第九章 女真探秘,迂回长白山脉
第五十四
新宾满族自治县文化馆,静静坐落在新宾镇胜利街,宛如一位饱经岁月洗礼的长者,默默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变迁。宽敞的后院里,赤怀忠稳稳停好车,脸上带着热忱的笑意,抬手示意我跟上,一同走进楼内。
赤怀忠,作为文化馆的中流砥柱,身兼数职,文史、考古、体育、文艺、民俗等领域,都有他忙碌且专注的身影。他就像一颗闪耀的多面星,在各个领域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由于社会头衔众多,各种活动邀约不断,皆是国家省市红头文件指定参与的重要事务,他常常奔波在外,实在难以分身坐镇馆内管理。因此,面对馆长之位,他婉言相拒,转而力荐书记兼任,自己则在幕后全力辅助,毫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赤怀忠那略显紧凑却满是温馨的办公室里,我们稍作歇息,短暂的宁静后,便马不停蹄地前往新宾剪纸艺术工作室。这里,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的诞生地,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剪纸艺术独有的灵动气息。2019年11月,新宾文化馆成功斩获“新宾满族剪纸”项目保护单位资格,这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赤怀忠一边引领着我,一边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剪纸艺术背后的故事,眼中满是自豪与热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紧接着,我们踏入了抚顺满族秧歌文化室和抚顺煤精雕刻工作室。这两项,早在2008年1月便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新宾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赤怀忠兴致勃勃地介绍着,言语间难掩骄傲:“如今,新宾已有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可是我们新宾人的骄傲!”在一幅幅精美的旗袍图片前,他的讲述更加激情澎湃:“中国新宾旗袍博物馆,就坐落在文庙,展馆面积宏大,旗袍品种繁多。我们的目标,是要让中国旗袍走向世界,让世界领略东方服饰的独特魅力!”
文化馆前厅,一组新宾新旧面貌对比的大幅图片联展格外引人注目,仿佛是一部无声的纪录片,静静诉说着新宾的往昔与今朝。赤怀忠站在图片前,神色庄重,从新宾的由来开始,缓缓讲述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我下意识地打开智能云台,将这珍贵的一刻收录其中,每一个画面,都承载着新宾厚重的历史记忆。
新宾,曾名建州,建州女真的故事,在这里源远流长。如今,新宾镇内的建州路等街名,便是那段历史留下的鲜活印记。赤怀忠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我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努尔哈赤的祖上,从北疆边陲南迁至此,将‘建州’这个称谓带到了新宾。元朝时,牡丹江与松花江交汇处,有一座古老而坚固的城堡——斡朵里,那是努尔哈赤八世祖范察、七世祖挥厚、六世祖猛哥贴木儿的居所,他们世袭元代万户,肩负着统领女真部众、镇抚北疆的重任。”
“斡朵里城,不仅是元朝北方的军事重镇,更是万户府的所在地。与它相邻而居的,还有另外两个女真万户府,三者合称‘依兰豆漫’。女真语中,‘依兰’意为‘三’,‘豆漫’意为‘万’,合起来,便是三个‘万户’,也就是三个万户府。”赤怀忠的讲述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让我身临其境。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之初,燕王朱棣北征蒙古,来到斡朵里。在这里,朱棣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便是‘依兰豆漫’中胡里改部万户阿哈出的女儿。后来,朱棣在南京登基称帝,阿哈出之女被封为三皇后,阿哈出作为国丈,率部前往南京朝贡。朱棣为了安抚女真人,特设‘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任命阿哈出为建州卫指挥使。随后,又派钦差前往斡木河,招抚猛哥贴木儿。公元1405年,猛哥贴木儿携妻奔赴南京入朝,被授予‘建州卫都指挥使’,并获印信而归,从此成为大明朝的边官。次年,他又被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努尔哈赤家族世袭的‘建州左卫指挥使’世职,便由此而来。”这段历史,在赤怀忠的讲述中,充满了传奇色彩。
“阿哈出和猛哥帖木儿被封为明朝边官后,‘依兰豆漫’的称谓逐渐被‘建州女真’所取代。猛哥帖木儿更是跟随大明朝皇帝三次远征蒙古,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龙虎将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公元1433年,64岁的猛哥帖木儿遭遇了人生的重大危机。当年九月十九日,建州左卫的驻地被八百名‘七姓野人’重重包围,猛哥帖木儿仓促应战,却因寡不敌众,与长子权豆等首领惨遭杀害,三子董山也被掳走,房屋被付之一炬。”说到此处,赤怀忠的眼中流露出一丝惋惜与感慨。
“公元1440年,被赎回的董山向大明朝奏请南迁,获得恩准。他与叔父凡察率领‘建州左卫’遗部三百余户,踏上了南迁之路。他们历经辗转,最终来到烟囱山下,与先期迁到这里的阿哈出之孙李满柱重新聚合。从此,烟囱山下,苏子河畔,成为了‘建州女真’的新家园,‘建州’这个称谓,也在新宾落地生根。”赤怀忠的讲述告一段落,我却还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久久无法回过神来。
现今的新宾满族自治县,作为全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隶属抚顺市辖县,位于抚顺东南部,地处中低山区。这里,山川秀丽,土地广袤,面积达4432平方公里,人口约32万。这片古老的土地,历史悠久,战国时属燕国,秦汉时隶属辽东郡,唐初属南苏州,后又隶属渤海国地,辽金时属沈州地,元时属沈州。正统七年(1442年)二月,归属建州右卫。公元一五八七年,努尔哈赤在新宾永陵赫图阿拉城建立女真国,自此,新宾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新宾的名胜古迹众多,赫图阿拉城、中华满族风情园、清永陵、古勒山战场等,皆是历史的见证者。这些地方,我已一一瞻仰领略,当地的土特产也让我大饱口福,唯有猴石森林公园尚未涉足,据说那里是天然大氧吧,充满了大自然的魅力。
赤怀忠看了一眼大厅中的钟表,转过头来,目光中带着询问:“按照之前制定的方案,这会儿我们该从新宾前往本溪五女山古城,考察女真溯源了。时间紧迫,我们抓紧出发,你看如何?”我欣然点头,正中下怀。于是,赤怀忠迅速整理行装,九点刚过,我们便踏上了新的征程。
车子缓缓启动,驶出新宾镇。赤怀忠主动请缨,亲自驾车,穿行在新宾城区的大街小巷。每经过一处重点街区地标建筑,他都会简要介绍一番,我则坐在副驾驶座上,举起摄像机,即兴摄录,试图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都定格下来。
汽车一路疾驰,很快便朝着五女山山城奔去。赤怀忠一边专注地驾驶着车辆,一边向我讲述此行的考察意义:“五女山,位于辽宁东部山区浑江中下游右岸,明代女真各部在此以渔猎为生。永乐二年,也就是1404年,明成祖敕谕女真各部‘给予印信,自相统属,打围放牧,各安生业。’这里的‘打围’,便是狩猎的意思,由此可见,在那个时期,狩猎对于女真‘各安生业’的重要性。同时,农耕经济也以其先进的生产方式,逐渐影响着明代女真。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此发现了早期女真活动的遗迹,通过对遗迹结构形态特点的研究,以及田野考察与历史资料的相互印证,推测出早期建州女真在桓仁境内的聚落特点与社会形态关系,填补了前人考察的空白,这对于研究满族文化与满族民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赤怀忠的讲述,让我对此次考察充满了期待。
十点半,我们终于抵达了冬日风韵独特的五女山景区。五女山,宛如一位遗世独立的佳人,静静地屹立在本溪市桓仁县城东北8公里处,雄踞于浑江右岸。相传,古代有五女屯兵其上,故而得名,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仿佛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在停车场停好车后,我们来到景区门口售票处。门票80元,包含博物馆和景区游览车车费。赤怀忠持有本省文旅部门证件,可免费入园,我符合优惠条件,仅需支付10元。景区冬季晚6点闭园,时间紧迫,赤怀忠迅速规划行程:“我们抓紧时间,锁定女真溯源主题采风。上午先参观博物馆,下午游览五女山山城,重点瞻仰参观西门遗址、王宫遗址、三号大型建筑基址、居住址、瞭望台、古城墙,务必在闭园前出来,而后驱车直奔白山讷殷古城。”我点头表示赞同,一场紧张而充实的考察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通过电子验票大门,园内景区宣传栏上的介绍映入眼帘:五女山,素以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厚重而闻名于世。早在四千五百年前,山上便有人类居住、繁衍生息,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公元前37年,汉建昭二年,北夫余王子朱蒙在山上建立了高句丽政权,使这里成为高句丽政权的第一王城。相传有五女屯兵其上,故而得名。而且,传说古时有五位仙女下凡,为民除害,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在山上修建了五女庙,虽历经岁月沧桑,庙址至今尚存。五女山,既是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满族文明的发祥和起运之地。这里是国家4A级景区,2004年荣登“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了世界瞩目的文化瑰宝。
走进五女山景区,我们径直前往博物馆。博物馆的造型独具匠心,古朴典雅,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静静地坐落在五女山山城西南脚下,依山傍湖,环境清幽。它上下两层,风格独特,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馆内收藏着高句丽、辽金等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六千余件,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在导游的讲解下,我全程摄录,聚精会神地依次参观五个展厅。序厅,向我们介绍了五女山和高句丽民族的概况,让我们对这片土地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二厅,展示了五女山早期女真人的生活状况,那些古老的器具、质朴的服饰,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遥远的时代;第三厅,生动地描述了高句丽建国的历程,涵盖了五女山山城、高句丽平原城、拱卫王都的外围山城和早期积石墓,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进入四厅,呈现的是高句丽兴盛时期的五女山山城,着重展出了军事装备,让我们领略到了当时的军事风貌;第五厅,介绍了十世纪之后的五女山山城,包括辽金时期的遗迹、遗物和建州女真在桓仁的活动,让我们对五女山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展厅的布局巧妙独特,引人入胜。展出的出土文物数百件,其中尤以战国时期出土自桓仁镇刘家大院墓葬的青铜矛最为瞩目,它那锋利的矛头、精美的纹饰,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金戈铁马;还有一块出土于华来镇龙头山遗址的玉玦,白玉石磨制而成,平面呈圆形,外缘薄如刀刃,为青铜时代的珍贵文物,它那温润的质感、简洁的造型,展现了古人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情趣。博物馆采用多媒体幻影成像、场景复原、电子图书等多种表现形式,系统地展示了高句丽民族发展史、浑江流域多民族文化,对研究高句丽民族的兴衰历程和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的价值,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进行了一场亲密的对话。
导游讲解了45分钟,我们又自行欣赏了20分钟。十二点,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走出博物馆,准备进午餐,稍作休息后,继续下午的考察之旅。
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