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9.1.4 从经济上分割世界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4、从经济上分割世界
列宁说过,从假借的意义来说,输出资本的国家已经把世界分完了。但是,财政资本又引起了各个资本家同盟之间直接的分割世界。[1]
资本输出和与此相关联的世界市场上竞争的尖锐化,促使垄断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划分势力范围。自然,这会造成国际垄断组织的形成。国际垄断组织,是各国最大垄断组织之间关于瓜分市场,关于价格和生产规模的协定。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世界市场同国内市场一样,也是“按照资本”,“按照实力”来瓜分的。但是各垄断组织之间的力量对比是经常变化的。每个垄断组织为扩大自己在世界财富中所占的份额而不断斗争。国际垄断组织是不稳固的组织。它们没有消除也不能消除残酷的竞争。英国帝国化学托拉斯的主人阿尔福雷德·蒙德早在1927年时就公开说过:“卡特尔或者联合公司······实际上就是产业战争中的停火。”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最终必然会引起帝国主义国家保卫“本国”垄断组织利益的武装斗争。
国际垄断组织的形成,是世界的各个地区在国际分工的推动下,在经济上彼此接近的形式之一。但是,这是一种畸形的,矛盾的形式。这种接近是通过高度发达的帝国主义列强对落后国家和整个洲进行剥削来实现的。这种接近不可能把所有国家和平地联合在全世界统一的托拉斯的管辖之下。追逐利润的矛盾是极端尖锐的,垄断组织的胃口是太大了。
列宁说:“毫无疑问,现时正在朝着一个唯一的、世界性的、囊括一切企业、一切国家的托拉斯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在这样的条件,这样的速度,这样的矛盾、冲突和动荡 决不只是经济的,还有政治的、民族的等等 之下进行的,在还没有出现一个世界托拉斯,即各民族财政资本的‘超帝国主义的’,世界联盟以前,帝国主义必然要崩溃,资本主义一定会变成自己的对立物。”[2]
注:
[1] 《列宁全集》1958年人民出版社版,第22卷第238页。
[2] 《列宁全集》1958年人民出版社版,第22卷第97-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