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零开始学中医:5.9问妇女小儿

2023-02-24 05:04 作者:从零开始学中医  | 我要投稿


5.9问妇女小儿

同学们好,下面我们学习中医问诊之问经带和问小儿。由于这两部分涉及到妇科和儿科的问诊,我们仅作简单的介绍。

首先是问经带。即问妇女的月经和带下。

(一)月经

【正常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的表现】

月经,是发育成熟的女子,有规律的周期性胞宫出血。月经通常从期、量、色、质这4个方面来描述。

期,是指月经周期。女子月经初潮的时间是13到15岁,绝经期是49岁左右。对于成熟的女子来讲,月经周期从两个方面来描述:一个是月经周期,一个是行经期。

正常月经周期,是28加减7天为一个月经周期。28加7是35天,减7是21天。也就是说,当月经周期在21到35天之间,都属于正常的月经周期。

正常行经期,通常是3到5天,最长不超过7天。

量,是指月经的量。正常月经量适中,通常在50到100毫升左右。

色,是指月经的颜色。正常月经血是稍微暗红色,又称为正红色;

质,即月经的质地。由于正常月经血是不凝固的。所以正常月经血的质地是不稀不稠不夹杂血块的。

如果月经在期、量、色、质上面表现出了异常,称为月经不调。

【问月经的内容】

在问妇女月经时,通常要问月经的周期、行经的天数、经量、经色、经质,有无闭经、痛经等等表现。必要时要询问末次月经的日期,初潮或绝经的年龄。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主要介绍一下4种。即经期异常,经量异常,经色经质异常以及痛经等。

1经期异常

经期的异常,主要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和经期错乱三种。

月经先期,是指经期常常提前7天以上,通常提前8-9天。月经先期与气虚,血热,肝郁,阴虚火旺有关;

月经后期,是指经期经常推迟7天以上,通常推迟8-9天。月经后期与血虚,阳虚,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有关;

经期错乱,是指月经或提前或推后,经期不定。经期错乱通常与肝气郁结,脾肾虚损和瘀血阻滞有关。

2经量异常

经量的异常,主要有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崩漏和闭经四种。

月经过多,是指月经量比以前明显增多,周期基本正常。月经过多通常是血热,气虚和血瘀的表现;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量明显的减少,经期基本正常。月经过少通常是与血虚,肾气虚,寒凝,瘀血,痰湿阻滞有关;

崩漏,是指是非行经期阴道内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崩漏与血热,脾肾气虚,瘀血阻滞有关。

闭经,是指女子年满18岁,尚未初潮,或者已经行经,又停经3个月以上,没有受孕者,就称为闭经。闭经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气滞血瘀,寒凝,痰湿阻滞有关。

3经色、经质异常

经色、经质的异常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如果月经颜色淡红,质地比较稀薄,与血虚有关;

如果月经颜色深红,质地比较稠厚,与血热有关;

如果月经颜色紫暗,夹有血块,常常兼有小腹疼痛,这是与寒凝血瘀有关。

4痛经

最后我们来讲痛经。

痛经,是指在经期,或月经前,或月经后,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难忍的症状。

经前或者经期小腹的胀痛或刺痛,拒按,这与气滞血瘀有关;

小腹灼热疼痛、拒按,平时带下黄稠臭秽,这与湿热郁结有关;

小腹冷痛,遇暖则减,这与阳虚寒凝有关;

经行后期,或者经后小腹隐痛,空痛,这与气血不足,气血亏虚有关。

(二)带下

下面我们还介绍一下带下。

带下,是指正常情况下面妇女阴道内有少量、无色、无臭的分泌物。

问带下,主要是要问带下的量、色、质和气味。

带下异常主要有3种:白带,黄带和赤白带。

白带,是指带下色白而量多,质稀如涕,淋漓不绝。它通常是脾肾阳虚、寒湿下注所引起的病变。

黄带,是指带下色黄,质黏,而且很臭秽。通常是湿热下注所导致的。

赤白带,是指白带中间会有少量的血液,赤白杂见。这是肝经郁热,或湿热下注所导致的。

以上是问经带的部分。本节课就上到这里。

问小儿

最后一个问小儿的部分,我们简单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小儿的生理特点,主要是脏腑娇嫩,生机蓬勃,发育很迅速。

所以相应的小儿的病理特点是发病较快,变化较多,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问小儿的时候,主要内容包括:小儿出生前后的情况,预防接种及传染病史,以及容易导致小儿致病的原因等等。

问新生儿的疾病时,我们应该询问母亲妊娠期与产育期营养健康的状况,有何疾病,曾服用何种药物,分娩时是否足月,难产,以及早产。

婴幼儿问诊,我们应该注意询问的重点是:询问喂养的方法,以及婴儿的坐、爬、立、走、出牙、学语的迟早的情况。

6个月到5周岁,应该注意询问预防接种、是否曾经患过传染病或者是某些接触史。

容易导致小儿致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小孩脏腑娇嫩,抵抗力比较弱,所以小孩子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易患外感病;

小儿脾胃嫩弱,消化力比较差,所以比较容易出现呕吐,腹泻的病变;

小儿神志发育还不完善,所以也比较容易受到惊吓。

至此,问诊的内容全部讲解完毕。本章主要讲述了问诊的意义和方法,问诊的内容,以及问现在症的内容。

问诊是了解病情,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在四诊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但是中医诊断的原则是四诊合参,所以问诊还需要结合其他三种诊断方法,才能准确诊断疾病。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学习四诊之望诊的方法。

同学们,下次课再见。

各位同道,本人自学中医并取得了行医资格,其中走了很多弯路,这是暨南大学孙立老师讲的课程,我认为这个课程非常优秀,我整理制作,同道共修。     

从零开始学中医:5.9问妇女小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