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零开始学中医:5.6问睡眠

2023-02-24 05:03 作者:从零开始学中医  | 我要投稿


5.6 问睡眠 

同学们好,下面我们学习中医问诊之问睡眠。

睡眠是人体适应自然界昼夜节律性变化,维持机体阴阳平衡协调的重要生理活动。

首先来学习一下睡眠的机理。

中医认为,睡眠与卫气的循行和阴阳的盛衰有关系。

白天,卫气行于阳经,阳气盛则苏醒;夜晚,卫气行于阴经,阴气盛则睡眠。卫气在阳经和阴经正常的运行,以保持睡眠的正常。

我们用一个图来表示,当我们睡觉的时候,体表卫阳入里。体表则出现正常的空虚状态。因为睡觉的时候,体表阳气不足,所以当我们睡觉的时候,一定要盖好被子睡觉,以保护空虚的体表。

睡眠时,阳气入里,体内的富有营养的阴液,可以提供给阳气的营养,让阳气在人体睡眠的时候,养精蓄锐。当第二天苏醒时,卫阳出表,再保护人体。阳气入里则睡觉,阳气出表则苏醒。阳气在体表和体内运行,完成人体睡眠和苏醒的正常的交替。

睡眠不仅与卫气的循行和人体内阴阳盛衰有关,还与气血盈亏,以及心肾功能有关。当气血充盛,心神得养,以及心肾相交,肾阴充足,心火不至于亢盛,则神有所舍,这样睡眠才能够保持正常。

所以我们问睡眠,不仅可以了解人体阴阳气血的盛衰,还可以了解心,肾等脏腑功能的强弱。

问睡眠时,需要问睡眠的长短,入睡的难易程度,以及有没有做梦。

失眠

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个内容,就是失眠,这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

失眠又称不寐,或不得眠,是指经常不能入睡,或者是非常容易苏醒,醒后不能再睡,或是眠而不酣,睡得不踏实,容易惊醒,甚至彻夜不眠,兼有多梦的表现。

失眠总病机,可以概括为阳盛和阴虚。

我们图表来说明。


我们已经学过阴阳的关系,是互根互用、相互制约的。当人体阴阳平衡,阳气入里则睡觉,阳气出表则苏醒。阳气正常的入里和出表,维持人体睡眠和苏醒的正常。

但如果阳盛,或者阴虚阳盛,就会表现为失眠的状态。

比如,睡觉时,阳气入里。当阳气亢盛,体内阴阳不平衡,多余的阳气不能被阴液所制约,而阳气的运动趋势总是向上向外的,因此亢阳出表,就会表现出失眠的症状。另外,阴虚,阳偏盛,同样也是阴液不能够制约亢阳,导致了多余的亢阳出表,而表现出失眠的症状。

阳盛,以阳气的绝对亢盛为主,阴虚,是以阳气的相对亢盛为主,都会导致阳不入阴,而引起失眠的表现。

所以临床上的失眠,主要有阳盛为主或阴虚为主的两种病理变化。

阳盛为主,通常见于心火旺,肝火旺,痰热扰心,或者饮食积滞等等。这些阳盛的因素,会上扰心神,导致心神不安而失眠。

如果心烦不眠,躁扰不宁,怔忡,口干舌燥,小便短黄,口舌生疮,这是心火亢盛的表现;

如果失眠,伴随有情绪急躁、多梦,而且这个梦,是以噩梦为主,通常会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大便干结,小便黄,这是肝火旺盛的表现;

如果失眠,同时伴随胸闷心烦、恶心呕吐、嗳气,伴有头晕目眩,口苦,舌红,苔黄腻,这是痰热扰心的症状;

如果失眠,同时伴有脘腹胀满,胸闷嗳气, 嗳腐吞酸,或者是恶心呕吐,大便不爽等,这是饮食积滞引起的失眠。

以上这4种,均以阳气绝对旺盛为主的实证。其中心肝火旺是阳盛的最常见的病机。

阴虚最常见的病机是阴虚火旺。它是由肾阴虚,心火亢盛导致的失眠。这种失眠,以心烦,失眠,心悸不安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健忘、遗精,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等阴虚火旺的症状。

另外,心血亏虚,心神失养也会导致失眠。它会见到彻夜不眠或者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伴有四肢倦怠,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等症状。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虚证失眠病机,就是心胆气虚。这种失眠通常与胆子小有关系,常伴随着胆怯心悸,遇事易惊,容易因为一点点恐惧和害怕的事情,就睡不着觉,同时伴有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等气虚的症状。这是心胆气虚,心神不安,表现出来的失眠的症状。

以上是关于失眠的病机及临床意义的内容。

 

嗜睡

下面我们来学习嗜睡。

嗜睡,是指不论昼夜,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地入睡,呼之即醒,醒后又睡的症状。

根据阴阳互根互用及相互制约的原理,嗜睡总病机可概括为阳虚或者阴盛。

同样的道理,正常卫阳在人体体表和体内运行的时候出现苏醒和睡眠的状态。

但是如果阳虚,阳气入里睡眠,由于体内的阴液并没有亏虚,而能够制约阳气,所以入里的阳气,再也不能够出表。而表现出一直睡眠,或者嗜睡的状态。

而如果,阳气并没有不足,但阴却亢盛。这个亢盛的阴,通常是指的痰湿内盛明显。阴盛,则使进入体内的阳气被制约,同样也不能够出表,而表现出嗜睡的状态。

所以阳气虚弱的阳虚证,或者是痰湿内盛的阴盛证,都可以使阳入阴而不能出表,从而表现出嗜睡的状态。

所以我们概括嗜睡总的病机,就是阳虚和阴盛。

阴盛为主的嗜睡,主要见于痰湿困阻脾阳证。除了嗜睡表现之外,还会见有胸闷,身重,食欲不振,尤其是吃饭之后,会特别觉得困倦,很想睡觉。由于脾阳被困,不能运化,所以还会表现出,大便稀溏,以及痰多,舌苔白腻等等症状,这是由于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所导致的嗜睡;

阳虚为主的嗜睡,通常见于中气不足,脾失健运,或久病正虚,或心肾阳虚等证。阳虚嗜睡的人通常见于年老体弱的病人,除了嗜睡之外,还会表现出,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少气懒言,多汗,畏冷肢凉,舌苔白润等等症状。这是由于阳气亏虚,失于振奋而导致的嗜睡。

以上是嗜睡的病机和临床意义。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失眠和嗜睡的总病机和临床意义,本节课就讲到这里。


各位同道,本人自学中医并取得了行医资格,其中走了很多弯路,这是暨南大学孙立老师讲的课程,我认为这个课程非常优秀,我整理制作,同道共修。    

从零开始学中医:5.6问睡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