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零开始学中医:5.8问二便

2023-02-24 05:04 作者:从零开始学中医  | 我要投稿


5.8 问二便

同学们好,下面我们学习中医问诊之问二便

二便就是大小便,大小便是我们人体的排泄物。

二便包括我们人体很多的健康的信息,所以应该要仔细的去观察。而且大小便属于人体的私密的事情,所以,病人自己的观察尤为重要。

问二便,包括问二便的性状、颜色、气味、时间、便量、排便次数、排便感觉以及兼症等等。其中颜色、气味的内容,将在望诊和闻诊中讨论。这里重点介绍二便的次数、便量、性状以及排便的感觉等。

(一)问大便

首先我们来学习问二便的,第一个部分就是问大便。

【大便形成】

首先我们来看看大便的形成过程。

当饮食入胃,通过胃的受纳腐熟,传向小肠,由小肠分清别浊,再传向大肠,由大肠的传导和燥化变成粪便。

这里胃的受纳腐熟、小肠的分清和大肠的燥化功能,把营养物质提取出来,都是隶属于脾的运化和升清的功能。

脾的运化和升清,将饮食中的水谷精微提取出来,上输到肺,由肺的宣发和肃降,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整个过程受到肝的疏泄调节、以及肾阳的温煦和推动作用的影响,共同完成大便的形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便的形成,与脾胃、大小肠以及肝肺和肾阳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大便出现异常也都与这些脏器密切相关。

【问大便的内容】

问大便的内容,主要包括大便的次数、大便的质地和排便的感觉。

【正常的大便】

正常的大便,为:成年人每日或者是隔日排便一次,排便通畅、成形而干燥、色黄、干湿适中、无脓血黏液及未消化的食物等等。我们可以把种正常的大便描述为“一天一次顺畅成形的香蕉便”,这句话就包括了便次、便质和排便的感觉内容。

【大便的异常】

大便的异常,我们将从3个方面来学习,就是便次的异常、便质的异常和排便感觉的异常。

1 便次的异常

大便次数的异常,有两种表现:便秘和泄泻。

【便秘】

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种便次异常:就是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次数减少,质地坚硬,排便时间延长,或欲排便而艰涩不畅。

需要解释的是:

第一,就是次数减少。正常便次是一天一次,便秘通常是两天或者两天以上,最长我们见过半个月一次大便,这都叫便秘。

第二,就是质地坚硬。虽然有的人大便每天有一次,但是,质地很坚硬,排便时间很长,每次排便,非常艰难,这都是属于便秘。

我们用一个图来表示:大便就好像一条船,船在河中正常运行,一定要靠两个要素:第一个是要有阴液的滋润。这个阴液,包括津液,血液和阴液等,滋润肠道。第二个就是要有动力,对人体来说,这个动力就是阳气。只有阴液和阳气共同作用才能够使大便正常运行。

便秘形成的原因,既有实证的原因,也有虚证的原因。

实证便秘,有实热和实寒两种证型。实热是感受了热邪,热邪损伤的津液,导致了腑气不通,出现的便秘。通常会伴有腹满、硬痛、拒按,同时有发热的症状;而实寒是感受了寒邪,阴寒内结,导致气机不通,而出现便秘。通常伴有腹痛,手脚冰凉,形寒肢冷的症状。

而虚证导致的便秘,是临床或者生活中间最常见的。这里虚,既有津血、阴液不足,而使肠道失润导致的便秘;也有气虚、阳气亏虚,推动无力导致的便秘。阳气和阴津的不足,都可能会导致大便燥结如羊粪状。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生活中,一个长期便秘的人,最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长期便秘的人,他不可能是发高烧,出现腹满硬痛拒按,突然发作的实热证,也不可能出现全身怕冷,腹满硬痛拒按的实寒证。因为无论实热还是实寒导致的便秘,症状都是非常剧烈的,且必须马上要去医院看病的。所以长期便秘的人,通常是虚证为多。而津血阴液亏损是最为常见的原因。因为阳虚的病人,尤其是脾胃阳虚的人,脾虚失运的拉肚子比阳虚推动无力的便秘更多见。

 

【泄泻】

下面我们学习第二种便次异常:就是泄泻。

泄泻,是指,便次增多,便质稀薄,甚至如水一样。所以我们把泄泻,又称为腹泻,俗称为拉肚子。

正常的大便,是一天一次,干湿适中的香蕉便。那么泄泻我们怎么理解呢?

首先是次数。泄泻,一般是一天一次以上,可以是2次、3次、4次,甚至更多。

其次是质地。泄泻的质地是稀薄,甚至像水一样的。但并不是只有水一样的大便才是泄泻。大便质地有3种改变。正常的大便是香蕉样便,是有形状的。比正常的大便水分要稍微多一点的是“软大便”,但仍然有形状。水分继续增多,已经软得没有形状了,称为“烂大便”。而稀水状的大便,水分最多,通常称为“溏大便”。所以软大便、烂大便和溏大便都是属于泄泻的范畴。

泄泻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五种。

首先我们看它前面两种:湿热泄泻和寒湿泄泻。因为泄泻,大便中的水分增多,所以泄泻常与湿邪有关。湿邪可以夹热,也可以夹寒,从而导致脾不健运、大肠的气机不利,称为湿热泄泻和寒湿泄泻。湿热泄泻,会表现为泄泻突然发作,大便颜色黄,而且味道非常臭,肠鸣,肛门有灼热;而寒湿泄泻,通常是泻下的大便颜色是淡黄色的,没有太大的臭味,而会伴随着有肠鸣腹痛,舌是淡白的颜色。这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两种泄泻。

第三种,阳气亏虚,比如脾肾阳虚,失去了温煦,不能够运化水谷精微,从而导致清浊混杂而下引起的便溏、泄泻。这种阳虚泄泻的特点就是拉肚子,通常伴有完谷不化、五更泻的特点。完谷不化,是指吃什么拉什么;五更泄泻,是指拉肚子的时间通常在凌晨3点到5点钟,五更天的时候拉肚子。这种完谷不化和五更泻,通常是由于脾肾阳虚,失去温煦引起的一个表现。

第四种,食滞泄泻。通常是指暴饮暴食,或者是吃了不干净、不卫生的食物之后影响到脾的运化而导致的泄泻。这种食滞泄泻,有一个特点就是泄泻和呕吐并作,而且吐泄物的味道都表现为一种臭秽酸馊的味道。

第五种,为肝郁脾虚的泄泻。这种泄泻,有一个很典型的特征就是拉肚子与情绪的变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当不开心不高兴的时候,就开始肠鸣腹痛,就拉肚子。当情绪好的时候,这种肠鸣腹痛、泄泻的症状,就会缓解。这主要是由于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运化所表现出的泄泻。

以上是我们讲的大便次数异常。

2 便质异常

大便质地的异常,主要有4种:完谷不化、溏结不调、脓血便和便血。

完谷不化,是指大便中含有没有消化的食物。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吃什么拉什么。通常会见于两种情况。如果久病的完谷不化,通常是由于脾阳虚或者肾阳虚导致的脾不运化引起的病变。如果新病的完谷不化,则是饮食积滞导致的病变。

溏结不调,是指大便时干时稀。溏结不调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肝郁脾虚。肝气郁结,情绪郁闷的时候就会拉肚子;当情绪开朗的时候,大便就正常成形了。另外还有一种就是每次大便刚开始的时候很干,后面又是稀的大便,这种先干后溏的大便,与脾胃虚弱有关。

脓血便,是指大便中间夹有脓、夹有血和粘液的部分,这是因为湿热疫毒积聚肠道,使肠络受损。通常见于痢疾。

便血,是指大便便血鲜红,或是便黑如柏油状。

便血的出血点离肛门的远近,可分为远血和近血。距离肛门比较近的称为近血,通常表现出来的血色是鲜红色的,血是附着在大便表面或排便前后滴出来的。比如:痔疮、肛瘘等等。远血,表现血色暗红色,或色黑如柏油状,这是由于胃脘出血引起的。

便血可见于虚证和实证。虚证通常是由于脾胃虚弱,失去固摄有关;而实证呢,通常与胃肠积热、湿热郁结以及气滞血瘀有关。

3排便感异常

排便的感觉的异常,主要有5种: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排便不爽以及大便失禁、肛门气坠。

肛门灼热,见于大肠湿热下注,或者热结旁流。与热证有关。

里急后重,里,是指腹部疼痛,后是指的肛门。里急后重就是腹部疼痛,而肛门重坠的感觉,这是痢疾的特有的症状。

排便不爽,通常见于湿热郁结,肝气犯脾或者是饮食积滞、伤食引起的泄泻。

大便失禁,通常是因为先天肾和后天脾的虚衰,肛门失约所引起的病症。

肛门气坠,主要见于脾虚、中气下陷,通常见于久泻久痢或者是体弱多病的虚弱的病人。

以上是大便的异常三种表现、便次的异常、便质的异常和排便感觉的异常。

(二)问小便

同学们好,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问二便的问小便的内容。

【小便形成和排泄】

问小便,首先,我们要了解小便的形成和排泄的过程。

小便的形成和排泄,主要与人体的津液有关。

饮食入胃,这里主要是指饮食中的水分入胃,通过胃的受纳腐熟,传向小肠;通过小肠的分清别浊,再传向大肠;通过大肠的燥化和传导,一部分变成大便,还有一部分,会转变成为小便。其中胃的受纳腐熟、小肠的分清别浊和大肠的燥化,都与脾的运化升清功能有关。脾升清,不仅把饮食水谷精微中的津液部分提取出来,通过肺宣发和肃降到全身;同时,小肠的别浊和大肠的燥化,使水分气化到膀胱变成小便。另外,肾阳的温煦和推动功能,也可以气化全身大部分的水分,变成小便,贮存在膀胱,再由膀胱气化成为尿液,排出体外。

【意义】

所以,小便的形成过程和排泄过程,与大小肠、膀胱、与肺、脾、肾及三焦都是有密切关系的。所以我们问小便,可以诊察体内津液的盈亏以及有关脏器的气化功能。

【问小便内容】

问小便的内容,主要问尿次、尿量和排尿的感觉。

【正常小便】

首先我们看看正常的小便:健康成年人,白天排尿三到五次,夜间排尿零到一次,一昼夜的总量是1000到2000毫升,颜色是淡黄色,排出通畅,有便即解。

这里需要说明几点:

第一就是,尿量和尿次受温度,比如气温、体温,以及饮水出汗和年龄因素的影响,比如:天气热的时候,出汗多,排尿次数就会减少;天气冷的时候,排尿次数就会增多;喝水多,排尿次数就会增多;出汗多,排尿次数就会减少。

第二就是,小便是判断肾精充足与否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尤其是夜尿的次数,在判断肾气是否充足最重要。通常来讲,成年人,肾精充足,夜尿次数应该为零次,就是不会有夜尿。而老年人(比如49岁以上的女性和56岁以上的男性),由于肾精的生理性衰退,所以有1次的夜尿也是属于正常的。如果成年人经常有1次夜尿,或者老年人经常有1次以上的夜尿,都是肾精不足的标志。

那里还要强调一下夜尿。夜尿,是指的晚上睡着了之后到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这个中间的夜尿次数,才称为夜尿。但是如果一个人晚上没有睡觉,或者在熬夜,可能上很多次厕所,都不能够称为夜尿。

【小便异常】

小便异常,主要是从3个方面来看:尿量异常、尿次异常和排尿感觉异常。

1尿量异常

我们先来看看尿量的异常。

尿量异常有两种:量多和量少。

尿量和尿次都明显超过正常,称为量多。

通常白天清长量多,晚上夜尿也比较多,这是由于肾阳虚,不能气化津液,水液直趋膀胱所导致的。

另外,有一种多饮多尿伴消瘦,这是消渴病的典型的特征。

量少,是指的尿量和尿次都明显于小于正常。

可以见于以下两种:尿量少,伴有口渴咽干,通常见于热病损伤了津液,或腹泻以及汗、吐、下损伤的津液,引起了小便化源不足,会引起尿少。

另外,尿少伴有浮肿的病人,多见于水肿病。比如:心阳衰竭的水肿,以及脾肺肾功能失常,气化不利,引起的水液内停,导致的水肿病,都可以表现出尿少,伴有浮肿。

2尿次异常

尿次异常,可以见于以下3种:频数、次数减少以及癃闭

频数,就是尿量次数增多。根据的感觉,分成两类:第一类就是短赤而急迫。是指,不仅尿的次数多,还伴尿急尿痛的感觉,通常可用尿频、尿急和尿痛来概括。中医称为淋证,这是由于下焦湿热,膀胱气化不利所导致的。

另一类是没有尿痛的感觉。主要表现为白天尿量次数很多,色清,夜尿尤其明显增多。这是属于下焦肾阳虚寒,膀胱失约所导致的病变。

尿次减少的原因,与尿量减少是一样的。就是尿次减少,尿量也同时减少,伴有口渴咽干,与热病伤津、腹泻或汗、吐、下伤津有关。另外,尿量以及尿次减少,伴有浮肿,这与心阳衰竭的水肿,或者脾肺肾功能失常,气化不利,引起的水肿病有关。

癃闭有两种表现: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隆;而小便不畅,点滴不出为闭。这个病情比较复杂,有实有虚。实证通常与湿热下注,瘀血、结石阻塞有关。虚证与肾阳虚、肾阴不足有关系。癃闭,一部分相当于西医里面的尿毒症。

3排尿感觉异常

正常的排尿感觉是有便即解,没有疼痛的感觉。

排尿感觉异常,有四种表现:即尿道涩痛,余溺不尽,小便失禁和遗尿。

尿道涩痛,多见于淋证,与湿热下注,热灼津液,结石或者瘀血阻塞,肝郁气滞,阴虚火旺,中气下陷等等虚实病变有关系。

余沥不尽,就是小便排出之后,还剩下一些余尿不能够完全排出。余溺不尽,见于虚证。与久病体虚,肾阳亏虚,或肾气不固,湿热流注有关。

小便失禁,通常与先天的肾虚,后天的脾虚、膀胱虚寒有关。肾气不足,下元不固,膀胱失约;以及脾虚气陷及膀胱虚寒,不能够固摄尿液;或是尿路损伤,湿热、瘀血阻滞,尿路失约;以及热病神昏、心失主宰,都会引起小便失禁。

遗尿,通常是虚弱的表现,与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以及后天脾虚气陷、膀胱虚寒有密切的关系。

以上是我们学习的问小便的尿次、尿量和排尿感觉异常。本节课就上到这里。

 

各位同道,本人自学中医并取得了行医资格,其中走了很多弯路,这是暨南大学孙立老师讲的课程,我认为这个课程非常优秀,我整理制作,同道共修。   

从零开始学中医:5.8问二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