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零开始学中医:5.5问耳目

2023-02-24 05:03 作者:从零开始学中医  | 我要投稿


5.5 问耳目

同学们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中医问诊之问耳目。

我们知道,耳目为人体的感觉器官,他们都与内脏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

问耳

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耳。

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

其中足少阳胆经支脉入耳;

手少阳三焦的支脉也入耳;

足阳明胃经,上耳前;

足太阳膀胱经,从顶巅至耳上;

而六阴经,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在耳上。

同时耳为肾之窍。

所以问耳不仅能够了解耳的局部病变,还可以了解肝胆、肾等有关脏腑的病变。

一般来讲,耳病的实证,多在肝胆,而耳病的虚证,通常是在肾。

现在我们来介绍一下常见耳病的症状,以及问诊的要点:

常见耳病的症状,有耳鸣、耳聋、重听、耳胀、耳闭等。

问耳时,要注意问耳病的特点、新久、程度以及耳病的兼症。

首先我们来学习临床上非常常见的耳鸣耳聋的症状:

耳鸣,是指的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鸣,或如潮声,妨碍听觉的症状;

而耳聋,是指的听力减退,甚至听觉完全丧失的症状;

耳鸣、耳聋既可以单发,也可以双侧发作,或同时出现,又或者是先后发生。

如果突发耳鸣,声大如蛙鸣,或如潮声,按之鸣声不减,或者突发暴聋。这属于实证,通常与肝胆火盛,上扰清窍;痰火郁结,气血瘀阻,风邪上扰,或药毒损伤等等有关系。

如果渐渐地出现耳鸣,声音细小,如闻蝉鸣,按之鸣声减轻或者是暂止,或耳渐聋,这是属于虚症的表现。通常与肾精亏损,耳失所养,脾气亏虚,清阳不升,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病变有关系。

重听,是指病人自觉听力减退、听音不清、声音重复的症状。

如果重听突然发作,这是痰浊上蒙,风邪上扰耳窍的实证的表现。

如果渐渐出现重听,这是肾精亏损,耳窍失荣的虚证的表现;

耳胀、耳闭的特点,分别为:

耳胀,是自觉耳内胀闷不适的症状;

耳闭,是耳内胀闭,且有堵塞感,听力减退的症状。

耳胀、耳闭都是由于风邪侵袭、经气痞塞;痰湿蕴结;邪毒滞留、气血瘀阻所导致的。

问目

好了,介绍完问耳这一内容,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问目部分:

目是肝的开窍;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所以问目,不仅可以了解目的局部病变,还可以了解肝及其他脏腑的病变情况。

常见目的症状有目痒、目痛、目眩、目昏、雀盲、歧视等。问目病时,应该注意问目病的特点、新久、程度以及兼症的变化。

首先我们谈一下目痒,

目痒,是指病人自觉眼睑、眦内或目珠有痒感,轻者揉拭则止,重者极痒难耐。

目痒严重,伴有畏光流泪、灼热感,通常是属于肝经风火上扰所致的实证表现;

而目微微地痒而势缓,通常是属于肝血虚、目失濡养的虚证的表现。

目痛,是的病人单眼或双眼疼痛的症状。可见于许多眼科的疾病,病因复杂。

一般来讲,目痛,剧烈者属于实证,通常与肝火上炎、肝经风火上扰有关;

目痛微者,通常是属于虚证,与阴虚火旺病相关;

目眩又称为眼花,是指病人自觉视物旋转动荡,如坐舟车,或眼前有蚊蝇飞动的症状。

如果目眩兼有面赤、头胀、头痛、头重的症状,通常是风火、痰浊上蒙清窍引起的实证病变;

而如果目眩兼有神疲、气短、头晕、耳鸣,通常是属于脾虚或是肝肾亏虚等虚证所引起的病变。

④最后我们讲讲目昏、雀盲、歧视。

目昏,是指视物昏暗不明,模糊不清;

雀盲,又称为夜盲、雀目和鸡盲,它是指白天视力正常,而黄昏和夜晚的时候则视力不清;

歧视,是指视物重影,视一物成二物而不清。

无论是目昏、雀盲,还是歧视,它们均为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失所养所导致的。常见于年老,体弱或久病之人。

以上是问诊之问耳目的内容。本节课就上到这。


各位同道,本人自学中医并取得了行医资格,其中走了很多弯路,这是暨南大学孙立老师讲的课程,我认为这个课程非常优秀,我整理制作,同道共修。     

从零开始学中医:5.5问耳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