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问答】答水友十三问(2021.1.21直播录像)

__________________
1...
2、儒学(利己利他):守势,极度溃败的,恰恰是被他自己所打败的,台湾、新加坡、日本、韩国这种东亚儒教化的资本主义(谨言慎行、枪打出头鸟,商人的生存哲学),在这种儒学小团体间是相互之间 舍生取义的。利己利他在一个圈子里是同一回事。解读儒家经典的人是可疑的,知识权威只是盯着你 口袋里的钱。东亚资本主义很明显的就是结成一个圈子,不停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在共同体内部利 他就是利己,你要跳出这个利益共同体,这时做的事周围人会告诉你既不利己又不利他,唯一的可能 性就是嫉妒作为中介,被系统解读。东亚资本主义起来时时刻刻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打压,面临很强的 外部压力,不去赚取超额理论,强大的剥削,根本搞不过西方(占用大量资源/优势地位)。
5、现代虚无主义:虚无主义真正成为一种问题意识是海德格尔提出的,海德格尔:现代性(现代资本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无主义,它是在场形而上学必然的结果,是个必然性(亚里士多德:遗忘的存 在,围绕僵死的存在者分类),自从人类把作为动词的存在遗忘,接受一种作为名词/当下的存在/现身 在场僵死的状态后,人类进入一种线性时间性,这种时间性运行到最后(经院哲学家、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尼采),现代精神走到死胡同了,经过尼采(意志,will)的临门一脚,把线性时间观/在场 形而上学揣进虚无主义(意志自己具有了自反性,欲望不再欲望其他东西,而是自己欲望它自己,意志 朝向它自己)里了。现代虚无主义里不是迷失,是深渊敞开,只给你一个方向,坠落,永远的坠落不是迷失,不能决定自己的方向。现代虚无主义很明显的特征就是技术的独断专制(技术异化)和资本主 义,所以要克服的恰恰不是精神迷失,而是他的(尼采式)精神特别有方向,虚无主义并不是欲望没有 对象,而是这种欲望只以维持它自身为对象。现代性本质上是一种关于知识、社会学前现代的一种等 级制,所以归根结底是一种知识性的等级制,这种等级制有个笛卡尔式的主体说能瞬间理解/把握这一 切,超知识谱系学的维度/标准拉出来做一个膜片(线性时间性里运动的薄片)作为当下,现代性的时间 所用的最小/最薄的单元=当下,是个知识垄断体系的等级制,现代人就是活在这个等级制下的人,现 代人就活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克服虚无的精神迷失:意识到这个精神并不迷失在等级制里,不存在 等级制,是一个自我悖谬的暴力,骗人的,不能设立为超语言、超知识的标准/权力,本质上就是强力 意志的等级制,尼采意义上知识谱系学的等级制。这套秩序/分类学现在被抽出来告诉你是个瞬间达 成/建构起来,以它作为模板运行一套线性时间观,所有社会关系、每个当下、每个社会环节都要由这 个秩序来决定/主导,就是现代人,最可悲、最可笑的奴隶
6、如何面对孤独:原初的意志必须分裂,要结构成主体性一定是分裂成好多个(数不清的,巴迪欧), 你在最低限度上和自己是分裂的,就有一个意识者和被意识者,有一个主动的与别人相处者和被相处 者,你受不了的不是孤独,而是这个二分。唯我论在一开始就是双倍的,对称的划分二分是很困难 的,因为要设立两个均等的主体性,对意识来说是很复杂的结构,我和非我一开始就是不对称的。孤 独是自恋,把过度的爱欲投射到镜像上,自恋这个壳是来防御知识性暴力的,所有现代人都要预设一 个全知的大他者,把知道自己将会如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统统打包甩到知道整个知识体系的大 他者身上去,留下某些东西(无法被符号系统把握,无法被知识结构,深渊=你的主体性)给自己,人面 对主体性不会有功利主义的姿态:想想如何与它相处。追求身体轮廓被打破的欲望,一般方式在现象 界是性活动(战争、暴力遇不到),还有部分被组织成很多消费欲(吃东西、喝饮料:进入身体,买衣 服,化妆:拓展轮廓),都是不停的想要动摇/颠覆自己的自恋性的图像,美是这些界限正好被触动了 (派生性的),要不停突破自己的镜像轮廓。克服:听音乐,听觉的暴力
对准学术/理论概念有恋词癖,很多人身上有,对概念本身不是用的,视若珍宝藏在那边,这些东西 圈起来成为你的自我轮廓,很痛苦。不懂这个东西假装懂,堆个堡垒起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 网。是很严重的异化,把你主体性解放的通路堵塞掉,是理论权威和社会权力殖民、寄生在你身上 的,都是病。打游戏10J号,背包里都是别人给的70、80的装备,占着格子又没法用,自己做任务 就算赢了,战利品也没地方放了。所以要把这些东西筛一批扔掉,或者悬置起来不用它们,最后很 简单,中间要克服它很高级、很复杂、很牛逼的幻想,放在一个应有的、其实稀松平常的位置上。 而这个过程是很复杂、痛苦的,不能跳过中间学习的过程直接到最后的结果。其实根本没这个装 备,是先吃螃蟹的人规定了话语体系、即成的套路,整个游戏都是围绕这些规则建构出来的,包括 装备的优先性、什么是高等级什么是低等级,都是权威强加的,回溯性的,只有萌新/半吊子眼里才 有1~100J的划分
7、钟:阳明心学的根基还是禅宗那套,不认为有高明的见解。心学是残忍的学问,无所不用其极, 不设立规范性。只要设立了目的(圣人),伦理规范性、中间什么都可以做。心学带来的畅快感、舒 坦、自由自在的感觉,实际是对理学的伦理学压抑的反动 个人理解:阳明心学-》目的论?唯目的主义
8、佛不是万能的:1、佛无法逼不想觉醒的人觉醒,2、无法度一切众生,3、累世宿业不能违逆。除 了这3点理论上佛都能做,但他不会去做。佛只住世几十年,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他成为万能的。佛是 有神通力的,按照理论四禅定后有神通(现实世界物理学运行也有神通,比如电磁波能在空间里传递, 只要我们意识到具体事物本身有一个最低维度的自我意识的维度。现代物理学告诉你物质在最基本层 面被二分为物质和物质自身的规定性,规定性这个维度,对物质的自我规定就意味着一个主体性的维 度,一个最低限度的意识/觉知的维度) 色法力外部物质和我的意识如此轻易的交接上,触境生境,因 为已经包含最低限度的意识维度了。所以这些物质能够存在,以某种物理学的模式在循环运行,已经 是神通了
9、玄冥之境:郭象对庄周的误读。事物自己创造自己(佛教的无生法忍,就否认/排斥了这种错误)的 本体论的维度就叫玄冥之境。这个维度是可以和人的精神状态调频到同个频道,他要把齐物论的平等 主义做实,否则会和庄周的贤-愚二分冲突的。境界,就是第一人称所处的/意识感受的维度,这个理 论做的再好一点,就是说出自我意识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结构出来的,在庄周的文本里是包含这个 的。有点像黑格尔的世界之夜,但是世界之夜是围绕主体性的,是主体性本身,但是玄冥之境是前现 代做的,不敢说这是意识本身、前本体论的一种主体性在创生一切的力量,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说这是 道。《大宗师》已经很好的解决了庄周哲学的齐物论和道凡二元论之间的张力的
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哈贝马斯:科学和技术是两种东西,技术是某种比较中性的、干净的、 乖宝宝的东西,科学是比较野的东西。技术的科学化,社会的科学化,生活世界的科学化。在哈贝马 斯那边科学和技术是两个层面的东西,这句话意味着技术在被某种东西牵引着发生科学化(在其时代是 有明显的体系象征的,有明确的方法论、知识论、内在学术规范标准,共同体是哪些人,权威是哪 些,明确的对整个世界想象的图式,有它自己的世界观、价值体系、对世界操控的体系,还有科学自 己的心理学、人类学),这些东西足够后,技术是反过来被科学所控制了,一开始科学是跟着技术走 的。科学是一种抽象的学术活动,是一些精英、贵族知识分子形成一个精神共同体,里面的内部规则 就是欧洲精神,欧洲精神原本是被技术牵着走的,到了电磁学、热力学、第一代先驱者开始发生变 化,他们的理论范式里的内部张力,必须通过抽象的、有点像哲学活动的科学思辨来完成,这时整个 话语权就扭转过来了,意味着贵族重新掌握了社会主导权(之前技术文明有草根造反的感觉,突然很多 亿万富翁,后来在传统学院里出来的大量知识分子又重新掌握了话语权,这个科学是很形而上、抽象 的、像宗教的、有一种热忱的)。特别在二战之后一下子爆发出来,本来这种意识形态不具有很强的社 会掌控能力,这种科学作为一种政治统治模式、社会管理模式、所有人对世界的想象模式爆发出这么 恐怖的力量,而且二战后另外两股力量,极端右翼民粹主义和极端左翼都以一种不受宰制的暴力涌现 出来后,整个欧洲的受教育阶层开始要走第三条路:科学!科学这个意识形态、共同体(达沃斯论坛: 大量科学家和高级知识分子参加)已经代表全人类了。唯有高级的科学意识形态是可以跨阵营的。这个 科学共同体、统治的扩展是塑造整个战后格局的,现代金融体系的控制非常依赖现代计算机技术,都 是冯诺依曼、图灵奠定了基础。在他面前,他(人文知识分子)希望的那条路(马克思)是走不了的,在他 面前很弱,技术在那时不再是重工业、电气化、核弹、卫星,更多的是精英分子掌握全世界的话语 权,同时是个普遍的意识形态,全球人类都处在一个科学网络的控制之下。他试图通过公共话语体 系,用生活事件来对抗这个技术的科学化,但是打不过。邓小平(列宁主义解读):这个第一不是最优 先的,科学技术只是首要发展的,并不是最重要的、最宝贵的、最具有阶级性的。科学技术是个基本 的生产力,高级的是人,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力(人的劳动、人的社会关系、政治权利本身的性质), 这个经济体/民族国家可以有一个先锋队涌出来,牵引着整个经济体往更高级别去发展。布置这种发展 生产力的运动,首先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时序上和操作程序上),最重要的生产力还是人民,以人为 本
11、民哲:要避免成为民哲,首先要抛弃有正统规范,其次要知道对一些问题有不同的立场存在(有些 人很挫的),学多了会发现他们很多都是非法操作,没规范性可言,你厉害就可以设定自己的规范。一 些杂志里面发的文章,就是学术生产体系里发文章=注册一下,我要混你这个圈子,利益共体在互相 进行利益分配,那些问题本身并没有太大价值(真的有价值的,决策层要么把它淹死了,要么拿过来用 了,不会让它空转在那边玩的)。所以正统规范的哲学训练包含:语言训练(世界通行学术语言:英 语),基本数理逻辑(一阶谓词逻辑)。现状是中国哲学太弱了,中国民间只有民哲的原因,不是因为民 哲本身不行,而是官哲太弱了(学院派哲学没文化影响力、没思想影响力),前现代的思维很弱小,只 能走上民哲的道路,但是不要以中国哲学作为天花板,要以世界哲学为天花板的民哲道路,端正好立 场,广泛的阅读,学最能说服你、最有道理的东西,不要给自己留余地,当发现这个东西看不懂、有问题的时候要怀疑(1、怀疑自己,2、怀疑让你看不懂的人是不是傻逼)。黑格尔:埃及人的谜语对埃 及人自己也是谜语。哲学最后都是要承认自己的有限性和无知性,哪些东西有个限度、尽头。这是康 德主义的起点,这种姿态、立场是很有历史、很有力量的,是现代整个学院派哲学体系和正儿八经思 考哲学的体系都是有这种精神的:学就是了。尽量读英文版,现有绝大多数中文版是学历比较薄弱, 或催产出来的年轻译者。哲学不是进步主义的,哲学始终是被占统治地位的聪明人压制的,哲学摆出 的姿态就是让所有人变得聪明,所以每当社会关系稳定下来,哲学都会从零开始,教育体系都会重新 教一些最蠢的东西,重新走一些最蠢的路。黑格尔主义,普鲁士民族精神爆发后被整个欧洲大陆误 解,美国比较聪明的分析哲学家基本是黑格尔主义的翻版,把黑格尔的某些论题一两个就能吃一辈子 了,在圈子里混混人际关系,就能成为有名的哲学家,只不过更系统、更细致,抛弃了黑格尔很多洞 见获得了逻辑上的某种完备性,看上去在那个时代那些智商不太高的知识分子看不出来的逻辑完备 性,嫣然变成一牌经典,其他发表都要引用他们,他只承认自己学术共同体里捧起来的新的权威。现 存的精神分析、解构主义、现象学、人类学、分析哲学,这个时代是哲学很弱小的时代,哲学很蠢的 时代,很多蠢人窃取了那个桂冠,当今分析哲学还没有达到黑格尔,很怂,在学术共同体内部搞了很 多规范性,假装是个日常语用学的没有规范性,非常严重的哲学异化的体系,非常严重的哲学奴才体 系
12、生活世界这个概念的演变:《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欧洲精神中很重要的精神:先验 精神/超验精神,这种超越性的精神是康德以来就存在的精神,一开始是从笛卡尔那边来的,那种悬置 的能力,那种stop/一下子静止下来的能力,这种能力尤其被欧洲科学在生活世界里的布置给遮蔽、遗 忘掉了。信息资本金融主义体系里的做题家(程序员),就是欧洲科学散播到生活世界里形成的结果, 这种结果是窒息性的,因为在原初生活世界中还有可能性,进入现象学直观的、理论的状态,但是如 果生活世界直接和科学体系合谋了,失去了任何超越性,完全受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摆布了(邻家女孩 +写字楼高级上班族 -》令人窒息的中产阶级生活)。胡塞尔本来想用生活世界抵御庸俗的科学主义入 侵的,但是后来的一些人(席勒、舍勒、海德格尔、哈贝马斯)都背叛了胡塞尔。生活世界是个背景性 的框架,就不能直接指设它,所有观念论者、存在主义者、结构主义者都知道有这个存在,但是立论 基础恰恰告诉你生活世界的最低限度里面,也具有反思性,生活世界本身是回溯性改造的东西,符号 系统不是从一个整全的、母体般的东西里涌现出来的,恰恰相反,这个整全般母体世界是符号系统非 常单薄的、自说自话的回溯性建构出来的。现代人很容易陷入,安稳的、安居在一个母体中,是个现 代的田园风光的(现代环保主义很喜欢用生活世界,甚至地球母亲)。生活世界是个多余的东西,最低 限度具有反思性,不存在一个原初的生活世界,因为要把握这个生活世界本身,必须有符号作为中 介,符号系统来敞开这个生活世界,一开始就已经被自我反思性的主体,生活世界涌进来的瞬间对它 进行了筛减、筛汰、阉割,各式各样的非法操作,很多后现代哲学家(第一位是黑格尔,包括海德格 尔)研究的恰恰是非法操作本身,和结构。人类要信某个东西,同时必然会不信它,必然会拉开距离。 生活世界就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互掐,最低限度就是反思的,不可能完全沉浸在一个生活世界里,人不可能做到这点,这恰恰是人最核心的特征,反过来反思性本身也不可能是完全纯粹的、自我重复 的,自我把握的重复的反思性必然有一种东西是剩余的,这个剩余会重新回到生活世界里去,被生活世界所误解(黑格尔辩证法最关键的一点,自我反思永远不会是纯的自我反思,空转的自我反思,自我 反思一定要通过语言,变成话语说出来,这个第一人称的私人语言游戏,游戏者一定会被他的游戏本 身所把玩,一定得说出来,说出来之后就一定在生活世界语境里被误解,误解出来的这个东西的意义 才是它这种自我循环的、自我反思的意义的真正存在模式,你心里怎么想一点也不重要,第一人称怎 么去体验一点也不重要,第一人称纯粹自我反思放出来后别人怎么理解你,和你交互这个过程才是最 重要的。光自己想是不行的,一定要用文字,让别人误解你,你自己写的你自己会误解你自己,否则 你的主体不需要体验时间性,这些东西有意义不是在第一人称里纯粹的、内在澄明的、透明的、玄奥 的把握。懂了就是不需要再想这个,不过是这个东西,推出去变为外部的很愚蠢的机制,下次遇到这 种愚蠢的机制立刻让它到我第一人称思维体系里循环下,又出去,我就懂了。就这?)
前反思:幻想有一个额外的反思性的维度,这个反思性的维度是被某个更超越、高级的实体把握 的,被一个未来的更聪明的我可以反思现在的自己。”噢!我明白了”,”噢!我本来不懂”这种思维就 是前反思,这里的明白恰恰就是不明白,自己骗自己,自己造作一个差别出来,让自己感到安全: 我进步了,我变聪明了
13、主客二分:教科书错误的理解=形而上学。康德:形而上学就是知性的错误的使用(超出他的限度去 运用了,而且是独断的,教条式的去运用了)。所以教科书搭建了,创造、布置了一个形而上学,自命 为形而上学。没有二元论,就没有中庸,必须有二元对立的体系。中庸就是可以任意的选择两边,是 个自由的姿态,恰好是个主体的姿态,只不过没有被理论化。对立统一翻译错误,其实是对立面之间 的统一,并不存在对立和统一之外有另一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