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社会观察】短视频是如何让你陷入无脑循环的

2022-12-23 13:40 作者:自言自语的小谱  | 我要投稿

__________________

拓扑学模型:莫比乌斯环

存在之逻辑Logic of Being。纯有(纯粹自我肯定,没有差异)=纯无。一个规定性纯粹的存在,推到极致会走向它的反面,它就是一个规定性,但它不规定任何东西,那就是没有规定性。我们对这种辩证 法的把握是通过观念辩证法去把握的,我们人类的层阶比这种存在之逻辑要高级,所以可以理解它, 这种存在之逻辑是最低级的辩证逻辑。一个最单纯的、最抽象的规定性把它坚持到极点会走向它的反 面,而这个运动是会无限循环的,莫比乌斯环只有一个面,它无限循环,而且单纯只有一个边界,也 就是它只是一种单纯的规定性,是差异本身,不是两个东西的差异,是自己和它自己的差异。

当看短视频时,基本就是被这种存在之逻辑所俘获的,通过莫比乌斯环的辩证法,俘获你的爱欲。在 里面你会觉得你是超出这个视频的,不是我被这个视频俘获,而是我控制了这个视频、在榨取里面的 快感、有趣的梗,在短视频里好像把握到了某个对立,实际是虚假的对立 。

《蜜雪冰城》把很可爱、低幼的角色推到极致。看成自由选择的,实际是快消品消费、商业属性很重 的东西,但是通过机械化的”甜蜜蜜”,也不告诉你买什么。这实际是个快消品宣传,但是这里面刻意 去商品化,把无商品化推到极致,仅仅唱歌,无脑”甜蜜蜜”,在内容上充满孩童的友爱(最不涉及钱的),但是推到极致,会让主体反而觉得是成熟的产品,让你觉得在消费时不需要考虑食品卫生、冷链、员工服务、品控..,都可以让你在我童话般的世界里保持孩童的梦想,恰恰是低幼与成熟之间的 辩证法运行起来了,可以放心大胆的、彻头彻尾的、无脑循环的去幼稚,就是因为我成熟,我能鉴别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把它的品牌形象塑造成一种”你可以在我这里做孩童,因为我会给你最成熟的商 业承诺,你吃我的东西不会有任何问题,我的价格也不会昂贵(就算昂贵,成年人买一个童年的梦想 啊)”。特意用圆圆的头、公主棒、小王冠,3个去性化的小伙伴(偏男、偏女、偏中,性别化被抹平 了),你在体验这种孩童的幼稚的内容时,你会看到成年人的差异在里面,会看到成年世界的性差异、 王权象征、品牌宣传..,都是有成年世界的创伤在里面的,但是把幼稚、可爱推到极致,那么就好像你超越了这些低幼,我能感受到它产品的成熟,然后再用成熟的考虑回过头看整个视频中成熟的要素 (暗含等级制、性差异、品牌形象的透露、心理/精神/品味消费的承诺、成人世界身份差异),这个视频这样转起来,就是因为它在给你极端低幼的东西的时候,你体验到里面成熟的考虑,然后再把成熟的考虑推到极致的时候,又能感受到天真(一厢情愿去相信一个商业品类去商品化、宣称整个消费体系不以商业/成人世界游戏规则来对待消费者)。出售一个幼化的心理状态给他的消费群体,成熟到极致就 只能去一厢情愿的相信了、对陌生品牌产生认同 。

短视频会一遍又一遍看,就是你的意识会下意识的玩这个辩证法,”这个好幼稚哦”,但是一厢情愿, 我就愿意去幼稚,这代表我的成熟,我可以收放自如的幼稚,这种收放自如本身会变成一种成熟状 态,但这种成熟不停收放循环后又变成一种幼稚,”我愿意玩这个呆板、无意义的、成全一个品牌它愿 意讨我乐呵”,这就变为任意/任性/孩子气,成熟到极致、收放自如到极致就变成一种游戏的姿态,然后可以不停循环,不停切换2种意识状态,就会不停看。所有短视频都有这个机制,为你允诺了主观的自由,你不停处在两极”震荡”,实际是莫比乌斯环,错误的以为你作为观看者具有一个在两极之间 做自由选择的权利,观看者有某种自由,看同一组画面/情节,既可以把它看的很蠢、也可以把它看的 聪明,就是这种不确定、暧昧不清制造了某种深度、它好像有它特殊的意义。一方面让你觉得主体有 一种自由去抉择是蠢还是聪明,另一方面你会觉得不是纯粹的蠢也不是纯粹聪明,因为这时候蠢和聪 明是一回事,辩证法上推到极端就是同一个东西,脱离了本质的维度。

黑格尔的存在之逻辑,再进一步进入本质(符号学的维度)的逻辑,但是这个本质的维度在这里被阻滞了,本质的逻辑在拓扑学上的对应物是交叉帽,其实就是把存在之逻辑/莫比乌斯加倍(四维空间把2个 莫比乌斯环用同一条边拼起来),这个交叉帽在空间上是闭合的,不是一条线在连续它自己,而是一个面在连续它自己,交叉帽的逻辑就是本质的逻辑。意味着前面说的两极震荡中间形成一个缝隙、深度,这个缝隙就是本质化,这个维度是需要打断的,不能循环,要断裂,这里需要一种失败,比如这 个情境就是蠢,交叉帽中间的中断只能通过主体性来给予,主体性按照自己的符号学姿态,比如说”本质上这就是蠢”,要做一个判断,不能处于两极震荡中,如果陷入莫比乌斯环的无限循环,是无法进入 交叉帽/本质的逻辑,中间的阻断就是 A=A 的、通过某种最低限度的主人话语,要通过自己的情景。短 视频中我们普遍采取了拉开距离的姿态,普遍认为我们是不会受伤的观众,有屏幕外的安全距离,看 它自己架设的符号系统无限循环,如果要阻止它的循环,那么可以让它到我的世界里、架设在我的世界,就可以阻断它了,把视频里的情境再情境化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就可以阻断掉它了。

莫比乌斯环的结构在我们主体里跑的特别顺畅,代表人的意识结构本身的结构和它很类似。克莱英瓶在黑格尔那边就是观念的逻辑,基本可以说是人类整个的意识结构,克莱因瓶在三维很类似莫比乌斯,但是它是通过交叉帽的变化(四维),不是线或面的循环,这里是一段空间的循环。莫比乌斯环的点的运动是可以实现在克莱因瓶上的,所以这些短视频里的爱欲机制是可以在克莱因瓶/意识结构上不停跑的,它会有快感是因为觉得每次通过了一个真实的界面,其实这个界面不存在,每跑一次莫比乌斯环/看一次短视频,就自我感觉好一点,可以在一个二元对立里主体拥有一种自由,这一刻看成蠢、 那一刻看成聪明、这一刻看成温馨、那一刻看成恐怖、这一刻看成可爱、那一刻看成低俗,每一个都 好像有个一自我的节点被触及、有个自我自由被这种运动维系在那边,而实际上这个界面不存在,因 为四维空间中作为四维流形,没有这个界面,这个界面就是主体性/自我意识 。

__________________

评论区:就是梗文化。玩梗的人以为自己拉开了距离,自由把握了二元对立,这个又后现代了,那 个又解构了,结果自己在二元对立滑动游戏里无限循环,成为最不自由的人。玩梗从最早的网上冲 浪开始,发展到主播时代里爆发,现在甚至是主播都是虚拟的,直接让人把玩现实与虚拟的二元对 立,陷入终极解构循环。脱离循环的办法就是站住一个立场,表明态度,摊牌,不要用调侃去消解话题。

【社会观察】短视频是如何让你陷入无脑循环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