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功的秘诀:改变路径依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445本书的目录清单在评论...

朋友同学就在刚刚,我获得了在厦大退学前看的 445 本书的完整的目录清单,而之前我失败过好多次,一直没有得到完整的,今天终于得到了。我就用我自己的理论,我的那个情绪思维行为理论来剖析一下我之前为什么失败了,而这次为什么成功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叫路径依赖,这个东西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首先我为什么想要这个书单呢?也我已经退学好多年,对吧?因为有时候还想看一下自己曾经看过哪些书,好多书都忘掉了,有这个情绪在,我想看一下我曾经看过什么书,然后我的路径依赖是什么?我去登陆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那个网,我的学号我记得,但是密码忘了,然后我去找回密码的时候,我作过好多次都失败了。
好,这里面第一个,我想找这个清单目录,我以往的经验是什么?我打开我的图书馆主页,里面就有我的借阅清单,对吧?所以我形成了路径依赖,所以我这次想找的时候,我也去输密码忘了,我想着去找回密码,然后找回密码,我看了网上的操作,最后操作不了,然后我就放弃了,放弃了你看就没有想到说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好多次。
然后,前两天,就昨天,前两天我在厦大的这个校友群里面看到了一个公众号的文章,他写的是如果已经毕业的校友可以通过一个小程序叫图时光,可以看你曾经的大学的借阅清单,于是又勾起了我这个欲望,我想着,诶,有个小程序,那我去看一看,也许这次能找到。我打开之后输入了学号,同样密码还是忘了,但是它上面那个公众号上面留了个什么?留了一个电话,图书馆的咨询电话,以及图书馆的这个邮箱。我当时想,不行,对吧?已经勾起我的欲望了。我好不容易又想看到这个书单,又看不到,心里面不甘心,这个情绪很不爽,于是我想我要再试一试,尤其我最近说一个解决一个事情有 360 个角度,对吧?我们不能老是卡死在一个角度,正好我最近最在研究这个东西,对吧?我说好,我去给这个图书馆先去什么写一份电子邮件,我问一下怎么去找回密码,以前我那个方法找回密码失败了,然后我就不管了,现在我去给他发个邮件,问一下他们到底有没有什么渠道能够帮我找回密码。好,当,然后电话当天已经在我当天已经下午 6 7 点了,已经人家下班了,我想着明天什么,我去给他们打电话再问一下。
当天晚上我开车的时候,我就突然想起了我的图书馆登录密码,因为我那个密码有逻辑关系,我一想起逻辑关系,突然就想起来了,然后很兴奋,当天晚上一登录果然成功,我一看我有 400 多本书,然后它有个什么生成你的专属清单。哎,我点击了,用手机点击了,结果下载下来是个乱码的东西,看不了,我想到第二天我去图书馆用电脑再试,第二天我用电脑又把那个清单打开,用电脑的方式打开,同样是一串乱码,根本看不了。我以为是它的格式问题,我去网上搜它是 CSV 格式,我说怎么让 CSV 这格式恢复,搜了好多遍又失败了,还是解决不了。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我又想到有没有另外的途径呢?我要不要用电脑重新下载一次?好,我又重新去下载了一下,这次成功了,里面有 270 本书。
当时我看到书单的时候,内心非常的兴奋,我终于把这个书单找出来了,但是我的借阅记录上写的是,我借了 445 本书,但那个 Excel 的表格里面只有 270 本书。虽然有点疑惑,但是因为当时情绪受到冲击了,我终于把书单找到了,然后自己翻来看了一下曾经的记录,心里面很爽,对吧?终于想起来自己以前看过哪些书了,但是当时情绪比较爽,对吧?爽完之后我还给专栏里面还发了一个,专栏里面还把那东西贴到专栏里面进去了,当时爽的情绪在吗?所以我就不追究这个为什么不是 40 本, 45 本书,但是过了一两天,尤其我当时看到那个书单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劲,知道我看的这个高跟的传记都看了,我记得我还看了好多人的传记,比如说梵高的传记度上的传记,对吧?加了我的专辑,以及加了我的这个,他的这个穷论,这一切的东西我印象还比较深刻,我看了,但书单里面没有,当时没啥感觉,因为还沉浸在这个喜悦的情绪中。
然后过了一两天,我怎么越想越不对劲,知道这个书单怎么都感觉不对,尤其我今天我在图书馆的时候,然后我又打开那个我发的那个专栏,我一看 270 本书,尤其有个同学给我评论说我之前说过马老师不怎么看书,他给我评论就是我不怎么看书这几句话。
因为我之前说过,说我不怎么看书,实际上看了很多书这样,然后就想这也不对,我说我自己把 100 本书完整的看过,但是我那个目清单里面有 270 本,也就是说两本书里面我就把一本看完了,这是扯淡,这不可能对吧?我怎么可能看到这么多,但我看了 100 本书是对的,但不可能两本里面就把一本看完,然后我又打开那个图书馆,他说的 445 本书,我觉得那个数据才是对的,我 400 本里面可能 4 本里面看完整的看完一本这是有可能的。
然后我就想,嗯,我要不要再试一试?毕竟图书馆有什么有电话,我要不要打电话过去问一下他们,他们那边有没有我的完整版的书单,对吧?情绪已经到这了,我要再问一下。所以刚才我出来图书馆之后,我给厦大打了一个图书馆打了个电话,我说我这个书单上缺东西,系统是不是丢失了?他说我把学号报一下,报完之后他一查,他说丢失的是哪一个,几号的,我就报了一个日期,他说这一天你借了一本书叫梦症,有没有印象?我说好像借过,但是我的书单上没有,我就问他能不能帮我把书单从他们系统里面拷配一份,然后发给我,他说完全可以,你只需要去图书馆主页,对吧?这点个微信资讯,把我的这个邮箱号码发给他就行了。于是我发过去头条猛,非常快,很快啪的一下,不到 3 秒,人家老师就把完整版的书单发给我了。
那完了,我把书单的下载地址放在这个评论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参考一下。好,我们就来剖析。为什么从失败到成功,这里面有核心的就是一个是路径依赖,一个是情绪的作用,对吧?你看我一直以来的条件反射,就是要查东西,一定要自己去输入密码,自己登录上去查,就这一个模式,对吧? 1 + 1 = 2,我永远在这个 1 + 1 的层面,要实现这个 2 路目标只能通过 1 + 1 这个方式,所以我密码一旦错了,我就想着怎么去找回密码,而找回密码的时候我也是靠着自己去操作,从来没想过去请求别人的帮助。
我没想过要我可以去请求什么,咨询下大管理员对吧?图书馆的老师,我可以给他打电话问怎么找回,但我没有去做,因为我很少去主动去给别人打电话的,去请求别人的,往往很多事都想的是自己就解决了,所以失败了好了,然后这个路径依赖。
你看我说过 360 度应该有 360 个方法,而我现在一个方法一旦失败,我就怎么样放弃了。就和我之前说过那个女孩研究生因为毕业论文而抑郁,快要自杀了,她也是这种,她觉得这个数据不会处理,他就想着自己要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然后自己就是个废物,然后自我否定,甚至都感觉就这么小的一件事情,她觉得自己已经活着没意思了,要抑郁了。
实际上你说你数据处理不了,你可以请别人来帮助吗?但他的这个程序里面没这一环,没有这一环,对吧?很可怕。好,第二个就是我看到校友群里面发了,我的情绪又起来了,这种情绪激励我,我想我已经失败一次了,两次了,我这次要再不能成功就内心很会很沮丧,所以我想着我试一下这种情绪推动着我去留个,再写个邮件或者去打个电话,对吧?但是即使我获得了一个半成品之后,我仍然当时很情绪,很激动,很兴奋,所以我就没有再怎么样想着或者完整版的,那没有想着这个完整版的,因为情绪也就觉得,唉。
那也行吧,能获得一部分也不错了,对吧?而且看着也其实好像没啥意思,对吧?如果你说给我1万块钱让我获得那个名单,如果谁给我1万要那个名单的话,我肯定想方设法会拿来,但是当时那个情绪的利益不大,对吧?所以能获得一个就不错了。但是今天我又去修改那个专栏的时候一想,唉,不行,这个 400 本和我说我看了 100 本书,实际上这个书单上 200 本两本里面看一本,这在骗人,知道吧?不可能两本里面看一本,就我觉得要表达一种真实的,我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所以我想着我还是要最好把完整版的 400 本都获得,这时我想可以打电话,你看人这种路径一带很难去跳出来,很难跳出来。
就像很多同学,你发现我上一节课讲的知识点做题法,很多同学可能在数学上用了,但他很难跳出来,说把这个方法可以用在什么物理上,可以用在文科上,这只是在学院里面,甚至可以问运在什么职场里面,用在什么婚姻里面亲子里面就在人的所有的领域里面,很难去迁移过来。就因为是不同的数差,有不同的经验,你很难什么把一个东西通用到万法上去,虽然可以用,但你的经验里面没有那个东西。
各是各的,大脑都是分区的,各是各的,所以对吧?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是第一个。
如果我们做一件事情失败了,一定要告诉自己,在当前的路径上确实失败了,但是这个事一定是可以成功的,成功的前提是我们要换方法。这个事情做成功有 360 个方法,就是说条条大道罗马,至少有 360 个角度,而我们自己只限在一个角度,这是第一个,对吧?
第二个,这个方法从哪里来?怎么找方法?我们最好借助别人的力量,你自己不够专业,你找专业的人,比如说我不知道这个图书这个密码怎么找回,但是这个事情谁最专业?厦大管理图书馆的这个老师最专业,而且这个电话网上都有,但我以前从来没想着去求助于别人,没这样想过,虽然我之前给我外甥女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我去求助过,比如说我去问陕师大、华东这个华南华中师范大学他们的官网,我去咨询很多东西,对吧?我去打他们的咨询电话,那个上面我会打,但是在这个上面没挡,为什么呢?最主要的不是说是我没有这个技能,而是情绪不到位,因为给外甥女填报支援的是很关情绪力很大的事情,很重要的事情。
但是说获得我的一个图书的那个清单,对我来说其实价值不大,我就是看着就是怀念一下而已。因为我看过的那些书和我现在的这个人性情绪体系这些形成那个思维已经是差别比较大了。就那个东西就是一个怀念的,没啥意思,或者就是用来装逼的,就没啥情商,没啥大的感受,所以我就不会想方设法去做,对吧?所以你看咱们大家自己来,现在想一下,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一样?第一个我们很容易有路径依赖,一旦路传统的路径依赖失败之后就不动了,就放弃了。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一种模式?好,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你再想一个成功的,就是哪一次你路径一旦失败了,但是你换了方法,最后这个事情成功了,这样的话就给我们正向激励。
我们以后做事情,一件事情如果跌倒了,你记住你只在 1 度上跌倒了,我们有 360 度可以爬起来的, 360 度有 360 个方法可以解决一个问题的,这样就我们的思维就会打开,就不会局限于把自己控死了,就像那个抑郁的女孩一样,就因为一个数据不会处理她自己做不到,她就觉得自己是个废物,把自己完全否定了。就在一个小时的事情上做不到就否定了。其实这个事情还有好多方法,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说什么?借助外力,借助专业人士,多去问别人,多问别人,这是一个技巧,总结到里面。好,就这赶快下专家,不下专家就滚,滚的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