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一80复习经验【仅供参考】
阅读顺序 一、总体安排 二、备考资料 三、单词 四、语法和长难句 五、前四篇阅读理解 六、完形与新题型 七、翻译 六、完形与新题型 ———————— ▓话不多说,如下: 一、总体安排 ◆六月前都在打基础,搞好语法、长难句,背单词,阅读还没必要开始做,否则基础没打好去做阅读感觉有点浪费真题了,真题做一份少一份,任何模拟题都是比不上真题的,要珍惜真题。(个人认为没有买模拟题的必要) ◆六月之后可以试着做点阅读,最晚七月份就要开始一刷了。 ◆作文七月还是八月开始会有课程,学完之后要坚持写,坚持练,背一些自己不太擅长写的作文也是有必要的。 二、备考资料: ◆英语真题与解析:一刷我个人用的是【考研真相】,还不错,有人用的黄皮书或者其他,听闻前者比较适合基础比较一般的,具体选择哪种还要看你们自己的选择。 ◆二刷三刷真题资料:市面上很多,买纯真题的就行了。(不同的资料在答案的选项上会有所差别,但答案的内容是一致的,到时注意一下) ◆作文用书:个人用的王江涛的高分写作(复习中后期才会出版),主要是用来和自己写的作文作对比,或者背其中的一些自己不太会写的作文、词句。 【除此之外的资料我就没有买了,这些资料我个人是够用的,你们根据自己情况选择】 三、单词 1.单词我是比较早复习的,用的软件是【不背单词】,在里面选一本单词书(个人认为5500词左右就行了,多了的没有太大必要)就可以开始背了,然后攒够酷币(可以直接买,省点的话就攒)换一本考研核心词组一起背。如果你已经有用别的软件在背,也不用特地换到这个软件,那样你又得从头开始背。软件的好处我认为是,只要手机在身上,随时随地可以背,复习的单词量它也会给你安排。实体单词书的话,我买了但是没有翻过,有人喜欢、适合用实体书背的话,也是没有问题的。 2.不管用的软件还是实体书,单词都要一直背下去,定好自己一天背多少新词(我在软件上是一天20-30个新词),复习多少学过的单词,然后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背,背到考前为止。没有背足够的单词打底,阅读都难做,背的多了,阅读读起来就顺畅许多,因单词不认识而导致的“难题”就会减少很多。前期背单词的时间可能占比会高一点,一天两小时感觉也挺普遍,但一定要坚持背下去,慢慢地你背的时间就会减少,会形成每天背单词的习惯。 3.关于一天之中什么时候背单词,看个人。有人喜欢一次性一个时间断一起背完,有人喜欢碎片时间背,看你们喜欢与个人时间情况。 4.其他:如果用的是不背单词,一些单词的中文意思他会加黑加粗,背会这个就行了,没有加黑的中文,没有余力可以选择不去背,因为考的概率不高。有些机构有单词视频课,带背什么的,你要是大二大三就开始备考,你可以去看,否则你压根就没那么多时间,没有看的必要,直接自己背就行了。 四、语法和长难句 推荐跟田静老师的课,讲的很通俗易懂。她好像有个公众号,每天会推送一句长难句,可以跟着这个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到真正做阅读的时候,做完之后一定要把没有读懂的句子自己断句一次(当然你在做阅读的时候也避免不了要断句),断完之后再去看答案怎么断的,这样才能检验自己断句是否正确。 五、前四篇阅读理解 1.关于阅读的老师,有时间你们可以试着多听一两家,看哪家讲的适合自己,毕竟阅读是大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我去听了唐迟的课,只听了阅读的方法论,其他没有继续跟,最后记下来的只有“每次做题前方法论看一次再做”【大概这种意思】,到之后我就自己总结了。具体意思是,做完阅读之后,尤其是做错的,每一道题和选项都进行分析,分析自己在做的时候是否真正知道题目问的什么;分析对的选项是在哪句定位出来的,在哪里有复现/提示;分析错误的选项是因为什么错的:替换?无中生有?时态变换?还是其他什么?;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单词没背会?没看清楚?没定位到关键解题句?句子断句没断好?把英语句子翻译为中文后出现理解偏差?等等原因都要分析,并在旁边做出错误原因的标记,这样才知道自己容易犯那些错误,才能重视并减少自己犯错的次数。然后把错误原因列在笔记上(纸或者电子都行),每次做阅读之前看一遍再做。之后就是按照上述来重复步骤就行了。总之题不要做对了就满足了,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2.关于阅读的时间控制:每次做阅读最好定个计时,记录每次做阅读所花费的时间,要渐渐控制到20分钟以内,并适应这个时间,否则平时不训练考场上容易把握不了时间而超时太多,影响后续答题。 3.我是六月中开始做的阅读,一天一篇或者隔天一篇的样子,具体是一天中的早上/下午/晚上做,我觉得看个人,有人说下午做好,因为英语是安排在下午考的,这样下午写的话容易提前适应下午考试这个状态,不过我个人比较喜欢晚上看英语。当天做完之后就对答案,分析对错,总结经验,然后第二天就看下经验,周而复始。 ♦文末我放一下备考期间我针对我自己容易犯错的点所做出的总结,仅作参考,不具有普适性。 六、完形与新题型(排序、匹配、选标题、填句子):后期开始复习也不算晚,但也别太晚复习。太早看这两种题型个人认为收益不高。 ◆完形填空:在16还是17年(记不太清了)之后开始难度下降的比较大,此后每一年的难度都不能说很高,在此之前的难度就高的多了。自难度下降之后,体感上答案变得比较浅显直接了一些。完形填空的课的老师我只跟过一点点,你们可以自己了解一下哪个老师讲的好,我的做题方法就是尽量找“复现”,具体你们跟的老师应该会讲这个方法,这里我就不多言了。 ◆新题型:难的挺难,简单的就挺简单,23年的排序就挺难的,考场上一开始看了10分钟没有任何头绪。新题型看了b站上【晶婷老师】的课之后就没怎么跟过课了,感觉她的课中规中矩,我也说不上好坏,到时候还是得你们自己了解有没有讲的好的老师。我的经验是,和上述的所讲的关于做阅读理解的了解对错的方法差不多,多做总结,知晓自己弱点。 ♦文末我也贴一个自己备考时候总结的只针对自己的经验,仅作参考,不具有普适性。 七、翻译 翻译推荐跟唐静,讲的不错,他的课几月开的我记不清了。前期打基础时,在断好长难句之后,可以试着去笔译一些长难句(一开始翻译肯定是很捞的,不必灰心),再和给出的中文比对一下,对后续正式接触翻译时会有一些帮助。 八、小、大作文 作文我都跟的陈曲老师,个人认为非常nice。他教的大作文我个人体感上,属于你会写一篇,其他的大作文就一通百通,什么都能写。小作文考查的比较灵活,但他也讲的不错。其他写作老师的大名我也听的不少,若你们觉得他们讲的不错,跟着他们也是完全没问题的。总之多写多练(多背),你写的作文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 以下是个人总结的针对自己的经验,仅供参考,不具有普适性。 【前四篇阅读理解】 1.不脑补,标句找转折,主旨纠结除片面。难以理解想主旨,段旨文旨再选项。 2.第一,先根据题干定位句子,不要全看。定位关键句后好好断句。看关键句子必须完整看,不能只盯着句子的一部分看,否则会漏掉关键信息。 3.注意句间逻辑关系、人称重点。2021【42】 4.定位类:定位题干在文中的位置。 ①2021 t1 22:两个逗号里的句子也要看 ②2021 t1 24:定位错误,题干定位错误。【问指代、代表类】的:前后句子都要看,因为我无法确定你单独看前/后是否正确,而且当我纠结答案时一定要回去看后/前的句子。 5.排除可排除选项后,纠结选项原因: ①选项错误理解,错误中翻,如while ②忽略定位段关键句子,错误中翻转而脑补 6.主旨/标题选择:首段串联大多数有效,当无效时!——↓↓↓ ♦在【排除明确没说的、片面的】基础上: ①【对比剩下的】哪个更加片面,即只是出现在某段而已【如 2012 text 3 35】 ②没见过的越觉得不可能的越可能是答案 7.词义猜测题:细节中的细节题,答案一定在句中上下文(可过段),绝对不能脑补!!! 8.每段首句必须看。 9.根据某段,下列对的是?作者认为对的是? 【属细节题,经常会有细节被替换(张冠李戴),错误率、干扰性极高】【如动作对象、主语,本身是想法,但被替换成行为】 ♦时态也极有可能被替换,如2010tex3 将seem to explain(暗含不确定性)替换成了has helped explained(已发生的确定性事件)如4.40 has been 和now 所以【注意时态】,尤其完成与未完成时。 10.主旨选大不选小,不选只出现在一两段的东西,以偏概全。 11.句间关系很重要,不要脱离原句间逻辑 12.不要脑补,看不懂就回到原文,别只盯着选项在那自我揣摩。 13.认真看题干,确切题目问的什么。同时也应该.分清主语,知道它问的什么东西。 14.做不出来的果断暂时放开,有些答案整体上读完全文之后回来更加好做。 15.有时候题干问【从某段来看,可以得出】,应该适当读下下一段的头一两句,从我做题的经验来说,有时候下一段的开头才是答案。 【新题型】 这里我拿排序题示例:【个人认为较难】(当时部分结合了晶婷老师给出的方法) 1.先找开头有特征的段落,如时间,指代,因果,确定可否放在首段。【他们必有能连在一起的】 2.排序好特征段落,再做无特征的。 3.关于段落中部的阅读:【每段】的每句首、破折号之后都要看【初步组块(部分排序)后扫描全段寻找复现【2019D→F】 4.【假设】(假定那样排列)+检验出结果 5.完整看首尾,不可急躁!!! 6.必定存在上下承接关键词的段落,先着重这些段落,不要急躁 7.注意段落间的【总-分】关系, 如2018【F→B】★★★ 8.人名:第一次出现是全称 如2019 E【Dale Carnegie】 D【Carnegie】 9.注意“排比”式句子,下一段开头很可能就是These: 2019 【C→A】 10.conclude、does not say、remain unknow、all in all 【倾向于放在最后,但不一定,尤其是all in all ,可放在中间】 11.段末尾出现某人/某人的书,下一段极其可能就是他的观点,如【his concern is】 —————— 关于英语一复习,大概就是这样了,英语说到底还是要打好基础,之后再学习一些做题技巧,以及要有自己的总结,才能降低错误率。其余的经验,我也给不出更多了。 最后。尽人事,方有底气与资格说出“听天命”。否则,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人的因素在起作用。加油,我等你们来年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