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点挖掘机:好家伙,人人喊打的海豹原来是凡尔赛贵族
大家好呀!阿育的英灵殿来了,你们撸上狗子了吗?

因为小白君正在撸狗,这一期的槽点挖掘机,就转到刹那来和大家唠唠嗑。
活久见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网造词——只要你活得够久,就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幺蛾子,以及这些幺蛾子的变种版本。比如说在人们迅速将赘婿复仇记抛出脑袋后,全新的幺蛾子们又赶早上了货架:一为马保国老师,一为凡尔赛文学。二者各自叱咤于B站微博,一时间竟难分高下。
关于马保国老师的奇闻轶事,阿魔在去英灵殿之前留下了一篇梳理记录,错过的同学还可以点这里瞧瞧: “一代宗师”马保国,怎样火出鬼畜宇宙?
今天的槽点挖掘机,咱们就来聊聊同样能让人捧腹大笑的互联网新型学究:凡学。
什么是凡学?
“凡学”,全名凡尔赛文学。根据梗bot的释义,这个词的意思是“以平淡的口吻,不经意的达成炫耀目的”这一行为。

这一梗词的出处来自微博博主@小奶球,而冠名源头则是日本漫画家池田理代子所绘制的漫画《凡尔赛玫瑰》,是一部背景架设在18世纪末法国,从画风到剧情构筑,都将上层社会的奢华展现得淋漓尽致的“高格调作品”。
取“凡尔赛”一名,自然也是凸显讽刺挖苦之意。而擅于运用凡尔赛语法的网友,自然也荣获了“凡尔赛贵族”这一雅号。

当然,和热衷于自明身份的昆学家、魂学家们不同,凡尔赛学派注重低调内敛,凡学家们也不会以“凡学”自称,而是大隐隐于市,将言行落实在朋友圈、微博,乃至于一些论坛的板块上,颇有实干家的做派。
凡学的武德套路
如果你喜欢在摸鱼和上下班路上逛这些地方,那么每天估计能遭遇到不少凡学现场。

手游圈的海豹也是老凡尔赛了

“一下子就没有奋斗的乐趣,了呢!”

“我男朋友真的好喜欢送我皮肤,真爱乱花钱!”
比如下段的凡学招式:

提车了想发条朋友圈咋办?一般的提车动态太没劲了,一定要好好想一波文案。突出“等小朋友下课”这个日常场景来体现主人公的闲适平淡,再用“逛了下”来体现购物的娱乐需求大于实用需求,而最后的“电瓶车”则一锤定音,直接凸显凡学气质。只可惜这种“凡”动态估计少见,结合号主平日里的动态,多少容易露怯。
而中段的凡学招式,则堪称是常规模式下的无懈可击:

精炼随意的文字中,风尘不惊地凸显出“随便”二字,再通过第三人称的动作和语言强化可信度。需要划出的重点是,这条动态下面千万不能配自拍,否则“明星”两个字在言语中对容貌的高强度修饰氛围将迅速消耗殆尽。
而说到上段凡学,就不得不提最近引领凡圈的大拿,作家蒙淇淇77了。你可能不记得这个人写过什么书,得过什么奖,不过没关系,她的深厚凡学功力,我们大可在文字中见真章。
比如蒙淇淇77为当代凡学开山立派的成名作《别墅》:

宗师开山之作饱含打磨痕迹,最终成品则如玉石般无懈可击。三年的时间跨度,为短文营造出了一份独特的戏剧感,而场景的更易,对话对象的改变,都是为“主人拥有北京区别墅”所做的铺垫。工整的递进手法,将“炫富”隐匿于无形之间,让看惯了大V们晒跑车豪宅的网友们,嗅出了一股别样的新鲜劲儿。
当然了,宗师之所以是宗师,还在于其极高的产量。往回翻翻,会发现宗师的更新频率甚至能达到一日数更,内容涵盖代购、保姆、旅游等中产阶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条条微博,打造出的是一个家庭美满、丈夫英俊、资产丰盈的完美形象。而达成这一“互联网完美人设”的目的,本就是凡学家们的目标。
但有一说一,“凡学”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这种“似贬暗褒”的手法,从古到今可以说比比皆是。比如孙权曾经在表功会上摸着周泰满是伤痕的背说他“愚钝”,实际上当然是为了表彰这个忠臣楷模;而小时候隔壁家的孩子当着你的面被夸时说的“其实这次考试不难,我还丢了好多分呢”,也是使用了这类手法。
再往近了说,提到凡学气质,郭小四的知名作品《小时代》可以说当仁不让。

顺带一提,《小时代》的作者最近在一档综艺节目上也挺活跃的,诸位如果想在摸鱼时找点儿乐子,不妨在各大视频网站搜一下关键词
《小时代》是怎么凡的呢?这里我就不添油加醋了,咱们直接看原文段落。这里体现的是凡学家的哄娃手法:
“顾里松了口气:我告诉你,小孩子很简单的,难道你还不清楚吗?一个两岁的小孩,需要的仅仅是一条温暖的爱马仕毛毯,然后再塞一个 LV 的钱包到他手里,就行了。实在不行,你再给他挂上一条梵克雅宝的项链,喷一点娇兰的帝王之水,这两管猛药一下去,就算是孟姜女投胎,他也立刻闭嘴不哭。”

啊这……
当然了,作为《小时代》中的凡学代言人,举手投足都凡味十足的顾里酱的凡学篇章在文中比比皆是。比如说她“出了上海中环就会呕吐”:
“话说回来。七星滑雪场在哪儿?闵行么?好恶心……”
“不,在闵行外面。七宝!”我非常同情顾里,她每次坐车只要出了中环,就会呕吐。
“谢谢你把我弄得更加恶心了。七宝?你要出远门怎么不告诉我呀,我可以让公司帮你订折扣低的机票!”她愤怒地挂断了这个来自上海外环郊区的电话。”
……。

不得不说,相比上面的凡学段子,郭小四的“凡学”可以算得上是降维打击,在国内将凡学搞出了气派,整出了格调,拎出了排场,甚至能让人多出两道笑纹来。
凡学的泛化
当然,虽然被归纳成学派还是头一遭,但“凡学”这事儿,其实也不能说明“凡尔赛贵族”们有着多大的恶意,毕竟炫耀之心也是人之常情,谁都有想好好嘚瑟一下的时候,而凡学家们之所以突然被迫出道,无非是嘚瑟过头了些,变成了类似“骑脸嘲讽”的行为。
在经过一轮互联网经典发酵后,现在的凡学已经从最初的“观察与摘录”阶段,进行到了模仿与二次创作的阶段。网友们开始积极归纳出凡尔赛文学的三大要素。

并且以蓬勃的热情投入到创作当中,开始了一场理所当然的狂欢。
一不留神,有人连《凡尔赛文学水平考试》都做出来了:

借着这股子势头,以往影视作品中的“凡尔赛分部”也被陆续挖掘了出来:

从11月8日发端到现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凡尔赛文学正在和以往所有的热梗一样走在自己的生命周期上,至于凡尔赛能热乎多久?
这个谁也答不上。但一些具备着凡尔赛属性的角色们,倒是一直都拥有着持久旺盛的人气就是了(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