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月岩

2010-12-12 17:26 作者:寒星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月岩,地处湘南道州城西十五公里处之清塘镇境内。岩内有三洞,观之皆似月,寓月盈月亏之理。据传,宋代道州名人周敦颐少时苦读悟道于此,后成大器。

——题记

已然不记得泡月岩有多少回了,这次却是在情愿或不情愿中陪同慕名而来的远方同学兼好友走近月岩的。对月岩我始终扒拉不出什么另类的情理来,此前,每次都是附和着前人的思想和口舌来月岩瞎转悠的。不过,这回似乎有些异样。

朋友是带着好奇来的,他说。也算是知音难觅吧,印象中,我每趟来月岩怀拽的便是这个好奇,而绝非揽其美胜。月岩真的不美,如果说美,那便是对它幽默的调侃和恭维。它之所以吸引人,皆出于它的“奇”。它奇就奇在小小一山头居然洞开出三个方位朝向截然不同的圆圆洞口;奇就奇在三个洞口借助其它山体因素正反倚侧都似月。更奇的是它兼具阴柔与阳刚于一体,小小的一个洞天竟蕴藏着深邃奥妙的宇宙奇观。

我认为每一处风物景观的形成,它最初都是纯天然的,只是多事又自以为是的人们才对它们生发出各样奇异的欲念,强行赋予它们一些惨白的想象和关联。月岩就是月岩,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作,至于它何以叫月岩,是什么时候,什么人予以命名而流传至今的?对此没有谁能给出个确切的谜底。其实也无需知道这些确切,只要寄身月岩,就能完全感受到它扑朔迷离、意味深长的“月”味。

自道州城往西行,一路颠簸,车行至月岩山下,立足车泊处。环顾四周,满目山峦连绵起伏,偶有一两家农户洒落山间谷地,不远处几只山羊静食山腰又不时回眸。足下溪水淙淙,芳草萋萋。远眺月岩,前洞口豁然显目,宛若一轮满月,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不过,这时的“月”仍只是前人思想里的一种意象,一种牵强附会的意念,要想真正全面品足它的“月”味还得去到月岩洞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穿行农田间的蛇行小路,一边闲聊着周敦颐,一边扯谈着月岩,不一会便到达月岩洞下,随即登上数十级石阶来到前洞口。驻足洞前高地放眼洞内,并无可称道、赏心悦目之处,但见一下弦月赫然挂在头顶,明净而通透,仿佛后的新月。洞顶崖壁上垂下的疏落灌木枝叶被晴朗的天空映衬得异常清晰。几只山燕飘飞穿梭其间,时而飚出一两声清脆的啼鸣,划破这儿悠远的沉寂。缓步入洞,有一块1平米见方的石碑立于深入洞内的石阶左侧。显然其为后人所立,碑上刻有文言楷体碑文百余言,初游者可借此初步了解月岩。其实也无需作此赘言,只要进得洞内,便宛若陷落于一个月的世界,无论朝向何处,都能感受到月的存在,周身月华笼罩。新月如洗,望月如盘,弦月如弓,东升西落,阴晴圆缺。不同时段、形状各异的月,在此交相辉映、相映成趣。更叫人怦然心动的是,只要你选准角度,结合洞穿的天空和岩壁,就会惊异地发现,各洞天与岩壁间都能巧妙地交汇组合成大小各异的太极图。在这里,日月同辉,乾坤交汇,万象更新,哪里辨得清此刻是白昼还是黑夜。你仿佛置身世外,立于天地之间,如入无我之境。世间的凡庸低俗早在不知不觉中被冲洗得踪影渺渺,留给人的便是那明净的月和坦荡的心。

造物主真的是匪夷所思,为何要把自己的灵气和玄机化着这小小的月岩,千万年来隐藏在这幽僻之所深山之中呢?

值得一提的是,中洞的崖壁上有一小小岩洞,岩洞不深也不经看,倒是让人想入非非。岩洞内有一近似卧榻的天然平整石台,传言,这是宋代道州名人周敦颐少时苦读的地方。可以想象,一个苦读的孩子在疲倦之后是如何躺在这沁凉的平台上苦思冥想的。谁也不曾想到,就在这平台上居然躺出了一个与朱熹分庭抗礼的理学宗师。千百年来,他的思想,他的精髓影响了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无论其文学艺术,还是宗教政治,他的追随者如影随形。其一篇《莲说》足以鉴平生,何等平和,何等高洁,何等率真。其一《太极图说》又何其深邃,何其精妙,何其睿智。

于小崖洞外的左壁上,今人大块地刻着周敦颐的千古名篇《爱莲说》。其实,这些只不过是后人挖空心思,想赋予月岩一点点文化底蕴罢了。刻文字体是仿照道州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的字体。二者的结合,看似一种巧合,实则是别有一番苦心的。我曾不止一次质疑过,周敦颐到底跟月岩有多大的瓜葛。有传言,月岩是他悟道的地方,这很有些牵强。试想,其精深的理学观岂是一个小小的月岩便能成就他的?我看这主要还是得益于他丰厚的阅历吧。更何况他十五岁时便随母投奔到在京师为官的母舅郑向,二十岁经其母舅举荐为官,后一直在外辗转为地方官员。他亲政廉政,颇有口碑,况且其家道并不殷实,哪有空闲老去月岩瞎转悠。也有传言说,周老夫子小时经常到月岩放牛、苦读,最终悟道修成。这更是荒唐,凡道州有一丝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故里楼田距离月岩有多远。那时的交通便利与否可想而知,不要说是小孩,就算大人也不可能把牛儿轻而易举地驱赶到那个偏僻的山旮旯里放牧。再则,捋尽月岩也未发觉到濂溪先生在这里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当然,我并非口诛笔伐如此之作为。我不否认好的景致需要地方人文文化来丰富充实,但千万不要搞什么“拉郎配”这一套,这样不仅暴露出自己的浅薄和幼稚,而且如此以讹传讹定会贻害子孙后代,为祸不浅呐!

月岩是野性的,而它的野性却是以一名女人的特质来表露的。很多时候我们常把男人看作太阳,而把女人比拟成月亮。月岩,她既是一个女人的象征,同时又是一群女人的集合体。它的野性表现在它的率真质朴,它展现给人的是一种淳朴,它招摇于人的是一种真切。它从不遮遮掩掩,羞羞答答;从不忸怩作态,虚情假意。你可以对它评头论足,指手画脚。它无需刻意装扮,也无需施粉描眉,它完全把一个真我裸露人前。它率真而不轻浮,它率真得叫人摒弃了俗气,断了邪念;它率真得令你清心寡欲,又神清气爽。

其野性还表现在它的大度和慷慨。尽管它女人味十足,可它从不小家子气,万千岁月它就这样静静地敞开自己温婉的胸怀,笑迎慕名而来的各方人士。在这里,没有争吵喧闹,没有讨价还价,没有欺诈哄骗,更没有你争我夺。它有的是包容,有的是洒脱。面对它你大可不必心虚气短,藏头缩尾。你完全可以大胆肆意地亲近,完全可以全身心投进它的怀抱,吸纳它清爽的体香,抚摸它冰洁的肌肤。只是在你充分感受它的野性和质朴时,别忘了它身上特有的女人气质和内涵。从它的名字就可以感觉出,它兼具女人的温婉和男人的阳刚,它矜持内敛,又桀骜不驯;它外表冷峻沉静,可内心又激越澎湃;它兼具天地之灵气,完备阴阳之谐和;它不是人却具备真人之性情,它不是月却闪耀着月之辉光。对月岩只能神遇而绝非目测,不求赏心悦目,只求心虚内净。

沿着由前洞迤逦而下的石阶小道靠右穿行中洞,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沿途浏览中洞右岩壁上那些高高低低、大大小小不同时期的摩崖石刻。然而,这绝非游月岩的目的。其中有刻文“道在其中”,可从诸多的石刻来看,真正能觉悟品透月岩之道的又有几人呢?不过附庸风雅,牵强附会罢了,还不及洞内四季流动的风、崖壁上倔强挺立的草,是不屑一顾的。我倒认为其中的“月岩”二字刻得精当,不晦涩,不做作,这才是月岩的本味。

待摩崖壁刻览尽,不几步便到了后洞口。后洞口比前洞口略大,也比较平滑规整,除了一个圆圆的大“月儿”外,并无什么可道的。走到尽头便是下山的路,月儿转到此,显然是“月落西山”了。我不由感叹:再难走的路也终有一个尽头,再耀眼的光芒也终有黯淡消亡的时候。人世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宇宙间无极生有极,有极生万象,天地万物相生相克,这或许就是月岩所要演绎的吧!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89544/

月岩的评论 (共 3 条)

  • 清风凛冽
  • 紫鸢
  • 乐之云墨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