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崇雅明末清初30年
风云•党崇雅明末清初30年(长篇小说之草稿)
杨广虎
六
凤翔知府骑马,抬了轿子要让党崇雅乘坐,党崇雅推辞掉了。回过头来了对袁楷说:“咱们还是走吧!?”
袁楷点点了点头。自己是明朝的官员,虽然官职不大,但是明朝的官绝对不会坐清朝的轿子。党崇雅现在虽然退于庙堂,处于江湖,但是他可曾是清朝的一品大员,太子太傅呀!
看到党大人不坐轿子,知府也赶紧下了马。(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你们前面走,我们随后到。”党崇雅对知府说。
知府知趣,远远地向前走,不时悄悄回头看看,保持着时隐时现的距离。
麦田泛绿,大地回春。阳光温暖地罩着,苏轼在凤翔大力栽植柳树,道路两旁尽是。党崇雅不由得吟起:“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树吐芽,春风有情,看来又是一个好收成了,老百姓不用挨饿了。
尽管年味还弄,麦地里已经有人拉着架子车上粪了。人驾车辕牛在外。西府人图利索,人拉车,只有进了松软的麦地拉不动时,才让牛拉,自己也用上蛮力。结果是,牛很悠闲,自己呼哧呼哧吐白气。
党崇雅深深地陷入到了回忆之中。关中乃富饶之地,有“天府之国”和“天下粮仓”之称。可自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发生大旱,草木枯黄,民不聊生,崇祯元年(1628年)又大旱,次年又大旱,崇祯三年(1630年),扩至全陕,到崇祯六年(1633年),旱蝗霜三灾并至,全省大饥,只能啃树皮吃观音土充饥,饿死人无数,有的地方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自己幸得捡下一条性命。三十多年过去了,也是人烟稀少,空旷的平原上,难得见几间厦房,更不要说四合院了。
给事中马懋才在奏疏中写道:“自去岁(崇祯元年)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味腥而腻,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坠而死。”
……
“党兄可看过弘仁所画《黄海松石图》?”袁楷指着巍巍秦岭终南山说。
“见过一面。清俊秀美,地气十足,高简幽疏,韵味悠长,把黄山的奇石怪石,画的惟妙惟肖。”党崇雅答道。
“弘仁、髡残、朱八大山人、石涛皆我明炒遗老,不甘臣服于清朝,志不可遂,便循人空门,有‘四画僧’之称,借助《黄海松石图》,我看到了没有生命热情,冷静淡泊,苍白脆弱,蕴有禅机呀。”袁楷说。
“是呀。明朝先祖时期台阁体宫廷画盛行,文人都太拘泥死板,不得不钟情山水了;北宋范宽山水丛丛如恒岱,画山画骨更画魂。我明朝画家推崇王维、董源者多,连董其昌也不关民心,大谈‘平淡是真’,徐渭却大遭贬抑呀!不公呀!”党崇雅痛心到。
“二位大人,歇歇吧。我们还要审案呢?!”闷头走路的蛮牛,蹦出了句话。
塬上,田野,燕子飞来飞去。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袁楷脱口而出。
“大隐士林逋这首《山园小梅》写的好呀!他隐居孤山,梅妻鹤子,让人羡慕!”党崇雅道。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你我现在隐于山水,不知道是一种逃避还是一种自省,抑或超脱?”袁楷问道。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党崇雅吟咏道,“‘商山四皓’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以《紫芝歌》明志,但最终也出山辅佐天下,福佑百姓。”
“天下虽好,皇帝难伺候,我独落个自由身,能像李贽一样童心未泯,能像陶渊明一样名利淡泊,实在困难。画家赵原画天界寺影壁,以水母骑龙背,先祖朱元璋大怒,处以死刑,实在凄惨。”袁楷说。
“伴君如伴虎。为了黎民老百姓,自己生死已经置之度外。”党崇雅道。
“官场也需要心机呀!我却不会。党兄可曾听过,先祖朱元璋让博学多艺的画家周位画一幅‘天下江山图’,周位聪明说‘臣虽粗知绘事,天下江山,非臣所谙。陛下东征西伐,熟知险易,请笔下规模大势,臣从中润之。’先祖秉笔挥洒,粗具大势,请他润之,周位顿首道:‘陛下江山已定,臣无所措手矣。’他的善言让先祖原谅,后也难逃同业相忌以谗死。我大明画家近千人,人数可是说是历代空前,16位皇帝,宣宗、宪宗、孝宗和武宗,善画,绘画盛行,但拘泥刻板,像陈洪绶打破南北界限,倾心民间者甚少呀!”袁楷说。
“林逋先生说过,‘荣显,虚名也;供职,危事也;怎及两峰尊严而耸列,一湖澄碧而画中。’”党崇雅叹气道。
“采菊东南,喝茶问道,吟诗作画,聆听天籁,书写春秋。这未尝不是一种生活。我已经过惯这种生活,不问世事了。”袁楷说。
“林逋先生真正是大隐,心隐大成者。自己做隐士,但不愤世嫉俗,也不横加横加指责别人求仕。”党崇雅道。
“木秀于林必催之。党兄历三朝也不易。‘浙派’画家戴进岁天资聪明,也是遭人嫉妒陷害,四处逃窜,以假名作画,卖画为生。向宣宗敬献《春》、《夏》、《秋》、《冬》四季图,遭谢环陷害,看到《秋》,觉得技艺超过自己,就向皇帝敬献谗言,说到:‘屈原遇昏主而投江,今画原对渔父,似有不逊之意。’看皇上没有未应声。又展开《冬景》,说:‘七贤过关,乱世事也。’故意惹得宣宗勃然大怒到:‘福可斩!’听说戴进还画过《大明盛世图》,颂扬英宗伟大英明。可惜我大明皇帝被这些宫廷画家宠坏了,歌功颂德,飘飘然不知所措,最终误国误民。”袁楷道。
“袁兄荣辱不惊,性情淡雅。我送林逋另一首《霜天晓角》给袁兄吧!?‘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梦绝,金兽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党崇雅吟诵道。
“你我至交多年。个人志向虽有所不同,但终归为了百姓,贪生怕死不是你我三秦汉子陕西愣娃性格。”袁楷说。
三人走的热乎乎。蛮牛光顾走路,满头大汗,脱掉黑棉袄,只留一身单衣。
“到了凤翔知府衙门,今晚我要在热炕上好好睡一觉。”蛮牛说。
“好好好!睡觉砖把枕头代,热炕上面睡几代。我们三个人挤在一个炕上!”党崇雅,袁楷两个人异口同声说道。
“那不行!我怎么能和二位大人一起睡?我要睡在马圈,好晚上给跛驴添加饲料!”蛮牛说。
几缕烟雾升起在西府大地,俏媳妇俊姑娘烧炕了。
2012年11月13日夜匆于长安
备注:纯属虚构。待续。
来自杨广虎个人博客:blog。sina。com。cn/yangguanghu
明末清初30年">;
党崇雅,明末清初陕西宝鸡人。明天启五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宦海沉浮。明顺清三朝宰相,官至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国史院大学士、太子太保。被列入中国历代名相录,明清时期宝鸡政治地位最高、历史影响最大的文化名人。民间老百姓称之为;“党阁老”。
个人经历
党崇雅万历四十年(1612)中举,天启五年(1625)以民籍中三甲第一百五十四名进士,在明朝历任河南南阳府推官,崇祯四年行取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他进思退补,交瘁心力,为挽救明王朝尽忠竭智。十二月,党崇雅因十一月上疏激烈反对崇祯帝重用宦官干预军国政事而被锦衣卫拿纠,并被扣发半年俸禄。崇祯七年,党崇雅被选任四川巡按御史,与四川巡抚刘汉儒共同奏请皇帝重用四川名将涂原“以蜀人治蜀兵”防守巴蜀,“慎固封守,树内藩以御外侮”的正确建议被崇祯帝拒绝。崇祯十七年(1644),官至户部督饷侍郎。三月十九日明朝灭亡后,党崇雅在通州被俘虏,曾投降李自成。清朝顺治元年(1644)七月又降清任原职,九月调任刑部左侍郎,主持编纂清王朝第一部法典《大清律集解附例》,顺治五年升刑部尚书,主张依法办案,慎刑恤杀,反对草菅人命,株连过重。顺治六年,加官太子太保。顺治八年闰二月调户部尚书,顺治九年十月告老回原籍,一年后顺治皇帝特旨起用,顺治十一年四月被任命为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赐爵光禄大夫,食正一品俸,赠官少保兼太子太保,顺治十二年致仕,赠官太保兼太子太傅,民间尊称党阁老。顺治十三年皇帝遣官员齑敕存问,赐之敕曰:“太保、大学士党崇雅树品端方,褆躬清慎。久典邦禁,明允蜚声。洊历司农,廉勤益著。召参密勿,作朕股肱。翼翼小心,夙夜匪懈。正期益殚猷略,佐理升平,乃以齿届悬车,抗疏解绶,高风恬致,足表仪型。今间阔年余,深寄朕念。特遣副理事官程可进,御前近侍孙尚德齑敕存问。赐羊酒。卿其颐养天和,茂膺寿祉,邵乃德,康乃身,副朕至意,倘时事有阙,勿吝嘉谟入告。尚敬念之哉。”党崇雅晚年隐居在太平堡“意先居”,知道自己降闯及仕清的“失节”行为将遭到后人的贬斥和嘲讽,追求“惟德不朽”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其手著诗集《鹃失啼》中表达了“此心之悔,翻天覆地”的痛苦心情。康熙五年(1666)党崇雅病逝,次年六月十八日,清康熙皇帝派遣赵进美捧谕致祭,康熙八年(1669)十二月入土安葬,卫周祚撰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