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农村,城市留给我们的

2012-06-07 08:38 作者:在路上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这样,孙少平的精神思想实际上形成了两个系列:农村的系列和农村以外世界的系列。对于他来说,这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一方面,他摆脱不了农村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不愿受农村的局限。因而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既不纯粹是农村的状态,又非纯粹的城市型状态。在他今后的一声中,不论是生活在农村,还是生活在城市,他也许将永远会是这样一种混合型的精神气质。

毫无疑问,这样的青年已很不甘心在农村躲过自己的一声了。即就是外面的世界充满了风险,也愿意出去闯荡一番——这动机也许根本不是为了金钱或荣誉,而纯粹出于青的激情……”

——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后来有幸到县城上中学的孙少平,《平凡的世界》如是写道。

清苦的农村生活让他知道了生存之不易,丰富的城市生活,让他知道未来生活之美好,一颗不屈倔强的年轻的心就此开始与残酷的现实生活不时发生强烈的撞击,不为金钱和荣誉,而纯粹出于青春的激情。在青春的世界里没有失败,只有敢与不敢付诸行动。

不仅仅是孙少平,我想每一个在农村长大,到城市求学的孩子,农村与城市的生活多多少少都会让他们心底泛起波澜。农村的朴素,城市的华丽;农村的憨纯,城市的精明;农村的粗狂,城市的精致;原本对立的两种生活状态,却奇迹般的这么一群人身上得到了绝妙的统一,他们拥有农村的朴素,又大胆在城市的华丽中展现自信;他们以憨厚的形象赢得城市的信任;粗狂的性格中透漏着他们对精致生活的追求。

对于我个人,我不愿残忍的将农村和城市分而论之,说出各中优劣,但我的农村生活不得不让我愿为她倾注更多的笔墨。记得曾经看过一档电视节目,节目的名字已不记得,内容大致是把城市里比较叛逆的孩子和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交换一下,让城市的孩子到农村的家庭里去生活,让农村的孩子到城市的家庭里生活,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城市的孩子不在叛逆,更懂得人情冷暖,而农村的孩子依旧保持着朴素沉稳的性格。(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以一言以蔽之,农村的生活环境给了我们做人做事最简单的准则!在我们社会主义红红火火的城市化中,当农村的身影渐退,我不知道自己该到哪里去追寻自己的心灵故乡,去找寻城市不能给我的答案,去宣泄城市给我之痛。走在田间小路上体悟人生的种种疑惑的情景也正在成为一种心痛回忆!城市中,任凭我压遍所有的马路,都只徒增了腿部肌肉,别无他益!

在某时,我也会设想,将来有了孩子我要把他送到农村去,至少要让他在农村生活到上小学,只为了农村的生活环境,相信会让他以后的人生获益匪浅。想罢,也只是笑笑,不知如此荒唐的想法是否会得到家人的支持,孩子幼小的心灵也一定不会懂得他的良苦用心,不过他终究会懂!

而我更担心的是,或许那时孩子只知道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却不知窝窝头、尖尖草、打麦场为,只能听他爹给他讲他爹小时候在农村生的活,在心底默默地祭奠远逝的心灵故乡啦!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46093/

农村,城市留给我们的的评论 (共 6 条)

  • 梦天之蓝
  • 疯狂侠客88
  • 九月盛菊
  • 红尘一笑
  • 风语
  • 无不为之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