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孙良故里行

2018-03-05 14:12 作者:沈园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孙良故里行

我们的车疾驰在青兰高速公路上。

为了拍摄大型纪录片《人参》,我们摄制组一行六人,结束了在山西太行山的拍摄,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站山东省莱阳市。去拜访长白山“山神”老把头孙良的故里。

窗外飞速后移的景物,让每个人的思绪都无法静止。人参的前生今世,和这片土地有着怎样的瓜葛?历经世事沧桑的孙良故里,今天会是什么模样?孙良的后人,是否还记得远逝他乡的先人?

知道莱阳,是在一首诗里:“莱阳一片,万树梨花开”。不断想象着梨花盛开的时节,莱阳是怎样的一片洁白,天地间充盈着怎样的馨香烂漫。

深秋已至,梨花早已零落成泥。怅然中,让我们欣喜的是,恰逢莱阳梨的丰收时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当我们的车轮碾压在山东疆域时,夕阳正红。远远望去,公路边不时停有装着莱阳梨的拖拉机,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展示着这里秋天固有的骄傲。落日余晖映照路边的莱阳梨,橙黄,圆润,耀眼,我们的目光远远就被攫住了。车开始减速,停靠路边,我们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好大的莱阳梨,个头足有婴儿脑袋那么大。捧着手里的梨,咬一口,梨汁四溅,甜脆,清香,沁入心肺。一个梨要两个人才能吃得完。平生第一次坐在路边,吃到地道的、应季的莱阳梨,我们每个人都兴奋着。

深秋的齐鲁大地,辽阔高远,色彩斑斓,一派暖意。

莱阳,是山东省胶州半岛的一个沿海城市。

古时的莱阳,朝为莱夷地;商时为莱国地;西周时为莱侯国地;东周及秦为齐郡东境。公元277年观阳、昌阳并入长广;公元650年昌阳城被水淹没,迁县于莱阳城址。置城已1355年之久,公元923年唐庄宗李存勖为避祖名国昌,改昌阳为莱阳。

莱阳以盛产莱阳梨而闻名于世。莱阳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地势北高南低,北有低山丘陵,南有平原沃土。莱阳梨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明代栽植的“梨树王”、“贡梨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这片古老厚重的土地,不但孕育了万物的丰硕,还滋养了厚道质朴的山东人。老把头孙良的家族,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里。

明末清初,作为世界上三次人口大迁徙之一的闯关东,就从这里出发北上。对东北富饶资源的渴慕,许多山东人离开故土,融入了逃荒的浪潮。莱阳人孙良,为给母亲治病,前往长白山去挖人参。他满怀希望,背起行囊,告别了亲人,从烟台上了木帆船。在海上不知漂泊了多久,在营口靠了岸。他挖参心切,日兼程。翻山越岭,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才到了长白山的老林子。那时的长白山人迹罕至,古树密林,草深没腰,野兽出没。孙良虽说身强力壮,是在庄稼地里滚大的,但见到这样大的山林,还是头一回。没有做伴的,为了给母亲治病,他壮着胆子往里闯。他手里拎着木头棍子,拨拉着周围的草棵,开始寻找人参。

白天,孙良漫山遍岭地找棒槌(人参),晚上,就睡在林子里。不知过了多少天,带的粮食吃光了,衣裳刮碎了,鞋底磨穿了,在山里转游得分不出东西南北了,仍旧没有挖到一苗棒槌,可他还是不灰心。

一天,孙良遇到了老乡张禄,两人相约每天一同出去挖人参。有一天,张禄和孙良在密林里走散了。孙良边找张禄,边寻棒槌。好久没吃东西的孙良饿极了,拄着棍子来到了蝲蛄河边,怎么也站不起来了。他只好沿着河边往前爬,爬到一块大卧牛石旁,已经奄奄一息了,但是,孙良还是惦记张禄。于是,孙良咬破手指,写下一首绝命诗:

家住莱阳本姓孙,翻山过海来挖参。

路上丢了好兄弟,找不到兄弟不甘心。

三天吃了个蝲蝲蛄,你说伤心不伤心。

家中有人来找我,顺着古河往上寻。

再有入山迷路者,我当作为引路神。

为了寻找张禄,善良的孙良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找得筋疲力尽,最终饿死在蝲蛄河边。此后,孙良的故事在关里关外传了起来。凡到长白山放山(挖参)的人,走到这里,都会跪到坟前,向孙良叩头祷告,表达敬意,求他保佑进山“快当”,挖到大货(人参)。所有到长白山放山的人,都把孙良尊为长白山放山的鼻祖,奉为“山神”。

为了纪念老把头孙良,当地人把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日,定为他的生日。这一天,在山上立庙,摆供品,烧纸绕香,磕头祈祷,以表达对“山神老把头”的崇敬之情。这个习俗,一直在东北的长白山区世代延续着。

另有民间传说,老把头孙良曾经救过努尔哈赤。罕王努尔哈赤,当时被明朝的辽阳总兵赶进了长白山,迷了路,眼看饿得不行了,正在迷迷糊糊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小伙子,前面的山包下边,住着八户人家,八户人家的右边百步开外,还有一大片棒槌,你们挖出来卖了,置办所需要的东西”。说完,又从怀里掏出一个窝窝头给他,努尔哈赤便大口地吃了起来。吃完了身上添了力气,按照白胡子老头的指点,果真在前面山包下找到了八户人家,又找到了那片顶红榔头的大山参。于是把参挖了出来,卖了很多银两。他们有了钱,就在这一带招兵买马,囤粮聚草,一步步地打下了江山。

努尔哈赤登基后,为恩人盖庙修塑像,并奉为“山神”。

据说,康熙皇帝到长白山游猎巡边时,为了感恩老把头对先祖的恩情,还把老把头的塑像披上一件黄马褂。至今,吉林省的抚松县老把头寺庙里,孙良塑像就身披一席黄马褂。

吉林省《抚松县志》卷四,提及“是日家家沽酒市肉,献于老把头庙前”。民间歌谣唱到:“三月十六,点灯以后,祭祀把头,把头保佑。放山快当,棒槌拿够。风调顺,年丰人寿”。长白山区的人们一直延续着这种习俗,代代相传。孙良的精神光芒,一直照耀着后来人。

车窗外,灯光闪烁,车来车往。

入住莱阳时,这个安静的小城已进入乡。

第二天早晨,来接应我们的是孙良故里莱阳市穴坊镇西富山村的村书记孙世清,他是孙良的后人。孙书记热情沉稳,驱车带路。

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穴坊镇西富山村,孙良的出生地。

车驶过了一片辽阔的地域,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灰墙灰瓦的民居,整个村子里弥漫着浓浓的历史气息。孙书记说:村子里,百分之九十都是孙姓,可见这个家族的庞大、兴旺。

孙氏的祖屋在一条小巷尽头,高墙围起的四合院灰墙灰瓦,檐牙高琢,古韵弥漫。这处保存完好的院落,是清代的遗存。这里,生活了孙氏家族数代人。孙家古老的门楼下,是两扇木质的厚重大门,随着吱嘎一声,门开处,出现了热情相迎的孙家人。知道我们要来,家族人早已等候在这里。

我们的采访,顺利地进行着。

听着孙氏后人的讲述,我们的思绪往来穿梭。时光逆转,物是人非。斯人已逝,魂在他乡。人们怀念孙良,怀念他的无私精神。客死他乡的孙良,留给了孙氏家族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自豪。

孙家人拿出了保存完好的《孙氏族谱》,第12世“孙良”赫然纸上。孙氏在莱阳始终是一个大姓、大家族,且人丁兴旺。孙氏家族讲究“世世以耕读传家”,很重视祭祖和谱系,一直对孙良念念不忘。在莱阳市穴坊镇西富山村,孙良绝命诗妇孺皆知,一直作为纪念先祖的儿歌,世代哼唱。

远在长白山区的抚松县,孙良的绝命诗,也是尽人皆知。人们保留着老把头节的传统习俗,传送着孙良的善良精神。《莱阳市志》就记载着孙良闯关东挖参的故事。

老把头节,一直是长白山区人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像过节一样热闹。锣鼓喧天,杀猪祭拜。每年的这一天,孙良的后人,都要派代表,远道而来,祭奠孙良,缅怀先人。对故人的深切怀想,对一种品德的传承,已深深的融入了东北这片黑土地。

人参,这一跨越千年的神奇物种,以它特有的灵性和顽强,一直演绎着不老的故事,传递着不朽的精神。

走出孙家,天空飘起了濛濛细雨。也许是孙良天上有知,为我们远道而来的拜访,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挥手告别厚道的孙氏族人和热情的村民,霎时,有些依依不舍。

我们的车再次驶上青兰高速时,雨停了,西边的天空出现了耀眼的彩虹。一路向东,身后霞光万道,照耀着我们回家的路。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61862/

孙良故里行的评论 (共 13 条)

  • 听雨轩儿
  • 孤舟簔立翁
  • 浪子狐
  • 春暖花开
  • 东湖聚李胤德
  • 然后呢
  • 江南风
  • 老党
  • 雪儿
  • 紫燕之约
  • 淡了红颜
  • 襄阳游子
  • 木谓之华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