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我没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古往今来,有很多关于老虎的说法,有谋臣们口中的“伴君如伴虎”,亦有将士们心中的“虎狼之师”,有权力象征的“虎符”,亦有恐怖的传说“为虎作伥”。
十二生肖中,老虎为何屈居第三?老虎在古代为何又被称为“大虫”?虎头上的“王”字又从何而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絮叨絮叨。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这样一段:(黄帝)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阪泉之野。
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是动物本身,而是这些图腾所代表的部落。因为虎图腾部落实力稍强,后来,选十二地支代表时,黄帝便优先选了老虎。然而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黄帝的团队中出了叛徒,阴差阳错地使得鼠成为了老大,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叛徒,才使得自己保全性命。
古人用“虫”指代一切动物,用“大”表示尊称,意为老大。正因虎是森林之王,所以人们称呼老虎为“大虫”。
那么老虎为什么会被称为“森林之王”呢?这点除了自身的强壮勇猛之外,还得益于得它头顶上的那个“王”字。这一点神话里是这么说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玉皇大帝见人间作乱,于是问众臣:“谁能下界到人间除魔,造福百姓?”
老虎自荐下凡,发现是三只妖怪:熊、野猪和狮子。
老虎打败了它们三个,将要返回天庭,半道上过河,发现洪水泛滥,于是潜入水中,才找出真凶是一只乌龟怪,老虎把乌龟怪咬死了。
回天庭领赏的时候,玉皇大帝亲笔在它头上画了三道。老虎凭借着这个到银库去领了赏银,领完回来后遇见了太白金星,太白金星问道:“这么高兴,干啥去了?”
“领赏银去了,晚上咱们喝两杯?”
太白金星疑惑道:“立了啥功啊?”
老虎就把自己下界除魔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太白金星寻思说:“不对啊,你还在水里咬死一只乌龟呢!那也算为民除害啊,少记一功啊!”
老虎恍然大悟:对啊!于是慌慌张张地又跑到了玉皇大帝的寝宫,这时玉皇大帝已经躺在床上昏昏欲睡了,老虎说:“我还有一功!”
玉皇大帝心想也对,咬死乌龟怪也算一功,但他又不想起来,于是顺手抄起笔在老虎的脑门上又画了一横。躺着画一横,其实就相当于站着画一竖。
老虎头上的“王”字,就是这么来的。当然,这是神话的说法,小编个人倒有不一样的看法。
我觉得老虎头上的王字,早已有之。只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虎图腾的崇拜,促使人们把它头上的“王”字奉为无上的象征,后来才根据这个发明了“王”这个字。意思就是,王这个字是根据虎头上的“王”符号发展而来的。
撇开神话实事求是地讲,十二生肖中最有本事的,就是老虎!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首先,龙是虚构的。就实力而言,除了龙,基本就没有谁是老虎的对手。那么说到这里有人疑惑了,老虎这身本领是怎么来的呢?这还得说说与十二生肖擦肩而过的猫。
老虎学艺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老虎拜猫为师学功夫,翻、跳、爬、扑等各种本领学会以后,老虎打起了坏主意,心想着这些功夫我都学会了,把你吃了,我不就是老大了吗?于是趁猫不留神猛扑向它,猫及时反应过来,噌的一声爬到了树上。
老虎费半天劲也没爬上去,哀求道:“师傅,您十八般武艺都交给我了,为何单独这一招没教我?”
猫摇头:“教徒弟还是得留一手啊,我多大个,能够你一口咬的吗?”
所以猫和老虎,也是从此结仇。说到这有人会问,老虎为何要跟猫学习武艺?因为自己除了个头大啥都不会,常常连一只兔子都抓不到,所以只能饿着肚子。一看到猫抓老鼠跟玩儿似的,于是拜猫为师。
这便是十二生肖中的老虎。
老虎给我们的印象是胆大、勇猛,而十二生肖中与之互补的卯兔,却象征着谨慎,甚至狡猾。下节,小编将为大家扒一扒:兔子,我可爱,我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