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公公婆婆

2016-03-09 12:10 作者:阳光轻碎  | 2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初见公公婆婆时,觉得他们是一对朴实、憨厚的老人。

一开始,他们给我的感觉就是,跟多数乡下老人一样,生活简单、朴素,没有华丽的言语和光鲜的外表;眼光局限,却没有过多世俗的羁绊和生活欲望的患得患失,用自己的双手勤俭持家;一辈子没经受过什么大风大浪,却也是从苦难、坎坷中,一生操劳走过来的。

随着进一步的相处,又觉得婆婆有点不修边幅、本末倒置。

公公比婆婆大10岁。婆婆的面容比同齡人略显苍老。也许是因为经常忙于琐屑,在外兜兜转转,过多的日晒,加上平日衣着简单不打扮,时间的风霜在她脸上留下的条条沟壑,格外显眼,所以基本上也看不出他们年龄上的差距。

在现在很多农村人越来越注定穿着打扮,老太太都穿的大红大紫的时候,婆婆在外表这件事上,丝毫不愿与时俱进,依旧古朴。

她总是不管衣服品质如何、年代多久、是否适合,只要不破不小,能穿则穿。儿女们给她买的衣服,却被她放置起来,多数“不见天日 ”。于是总是穿着旧衣服,新的好的却放到过时了旧了,才拿出来穿。屡次劝她,人老了,该享受就享受,该穿好点就穿好点吧,新衣服放在那里不穿,还有衣服的价值吗?却依然改不了她这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的性子,我们也就随她去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婆婆给人的感觉,就是无论遇到任何事,她总是不紧不慢,也难免丢三拉四。往往出门前,不是这找不到了,就是那找不到了。计划10分钟可以完成的事情,到了她那里,就得一个小时都磨蹭不完。每每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忽然有人跟她说话,她就会被分心,便会忘了自己正在忙活的事情。时间就这样同样散漫在几件分岔的小事上,到最后却什么事也没有完成。

最明显的,就是生活方面。大概是长期生活的潜移默化,公公婆婆都是本着节约的心态,但最后却很多事情上都变成了本末倒置。比如买回去的菜肴或吃食,他们总是放在那里,一天又一天,直到等到放坏了,再丢掉。 别人送的礼品水果之类的,如果有好有坏,他们总是先捡坏的吃,结果好的也在一边放坏,最后全部都没吃到新鲜的,或者直到过期腐烂,再全部丢掉。诸如此类的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不知道到底是好还是坏。

我总觉得他们还活在过去几十年里。

是人,就总有缺点是吧。但是想来想去,好像除了这些,也并无其他不好的地方。于是,就有了想写一写他们的欲望。

婆婆说,她八岁时就被定亲了。那时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年代,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婆婆没念过书,从小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婆婆是家里的老大,姊妹多,当时婆婆的父母能收到一百多块钱的定亲礼,也算是一笔小收入。

后来长到十多岁,婆婆听邻里对她说,你定的那家人耳聋,年龄比你大,又抠门,不然我再给你说个婆家吧?

婆婆照着别人的话,问父亲,即是自己的疑问。父亲劝她说,别在乎外在,人好,踏实,以后不受气就行了,最主要家里有饭吃。

也许,那个时候,哪家能吃上饭,就算是比较“优越”了。贫瘠年代,打发闺女也是一个家的经济来源。人们生活简单,基本没受过教育,思想不会考虑那么长远,更不会把感情爱情什么的当作婚姻的参考标准,即便是父母包办,孩子服从,沿袭千百年来结婚生子、传宗接代的传统之路,其好多婚姻都比现在的更加稳固,一过就是一辈子。

婆婆他们就是这样白头到老的夫妇之一。

公公自幼有耳听方面的障碍,要用大嗓门儿对着他吼的那种分贝,他才能听见。所以婆婆平时跟他说话,要么打手势,要么就得用对着耳朵吵架那样的“大喇叭”。

虽然婆婆脾气大大咧咧,但有时遇到有事情走不开但又叫不应公公的无措之举时,也会因为无法沟通的焦急而生气,会事后对着公公发脾气。

往往是发一通脾气也就完事了,因为她知道再说多也只能是白费口舌,因为接受信息量有限,也许公公还在不明就里中疑惑哪。许是面对吵架的婆婆跟平时说话的口气并无区别(都是一样的大声吼),许是公公因为听觉的缺点,原本并没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不知道别人生气或自己错在了哪,只是那样憨笑着问着,仍是平心静气地说着。于是,争执基本上是一个说一个不吭声或若无其事地笑。

换做公公吵婆婆时也一样。公公虽然比较温和、慈祥,但每次看到婆婆不急不慢、拖延磨蹭的拖沓风格时,也会因一时不满而口出怨言。却对婆婆没有任何杀伤力,她不辩驳也不生气,也许是早已习惯了自己这种慢条斯理的不严谨带来的“不计后果”和公公的包容。

公公的心细、认真,刚好跟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的婆婆成为互补。于是,做饭、打扫、洗刷,这些家务事,多是公公包揽。公公在乡下是厨子(以前乡下谁家有红白喜事时举办的宴席厨师),做饭菜是他的拿手本领,正好婆婆不爱做饭洗碗,所以长此以往,公公就是厨房一把手。

邻里常常说婆婆有福气,说公公勤快。每到该做饭的时候,婆婆总是一拖再拖,毫不焦急。公公起急,就自己去动手了。于是就养成了公公打理厨房,婆婆只管在外拉家长。待饭好了,再盛来端给她。

婆婆很擅长聊天,就是那种家长里短的侃大山,说得不知疲倦、忘了时间、丢下饭碗。于是,公公又会在焦急里,一边无奈地摇头笑,一边去婆婆身边拿碗回去洗。

因为公公的听力问题,很多事情都是“后知后觉”,于是一般家里大小事务都是婆婆当家。但婆婆不管钱,大概毛躁的人都不爱打理钞票吧,需要用钱的时候,婆婆只管开口命令,公公就成了家里的帐房先生。

婆婆也自得清闲,像个孩子一样,不会每天乖乖呆在家。平时没事就要跑到田间地头,拾掇一下菜园,看看庄稼长势,晴天提个篮子剜野菜,后去山上拾蘑菇。总之你很少看到她闲下来过。

乘凉或晒太阳的闲暇里,就搬几张凳子在门外,跟邻家的大婶大娘拉拉家常叙叙旧。这也是她唯一的娱乐休闲方式,也是乡下人打发时间最好的一种消遣。

婆婆说,打牌麻将那些我不懂也不喜欢,又没上过学,不识字,也不懂看电视。

于是,晚上看电视的时候,其实是公公在看,而婆婆看的却是公公从剧情里流露出的或笑或忧的神情,以及从公公嘴里讲解出的粗枝大叶和前前后后。

婆婆说,你爸上过私塾,识字,会写毛笔字,会看报纸,也看的懂电视,他每天关注新闻、天气、时政、民生。只要电视出字,他都能看懂,然后再讲给我听。

听得出婆婆言语里的骄傲。她常说,因为自己没上过学,吃过很多亏,觉得是这辈子最憾慨的事。而公公因为识字还略懂一点文化,在他看来就是了不起的一件事。对方的闪光点,就是婆婆感到荣幸和荣耀的一种敬畏。不仅仅是对公公的骄傲,还有因为自身的缺失,而对文化的一种敬畏。

正如婆婆说的,正是因为过去家穷,父母落后,才导致家里孩子没学上,一个个目不识丁。才一心想让孩子们好好上学,结果还是辜负了大人的期望 ,老公姐弟三人最终都是半途而废。所以后来都是选择早早地打工、帮家干农活。

我开玩笑说,是不是帅帅(老公的名字)那会在家干活累的,才后来长不高啊?

婆婆说,自己深知不识字以后在社会上有多难,才想让他们好好上学,哪怕砸锅卖铁,我也会不遗余力地供他们,可是他们自己最后不愿意上啊,唉……作为孩子,不上学就得学会干活,总得学会生存的本事。

别怪家境不好,也别嫌父母心狠,自己的选择,最后都得自己承担。我知道婆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是,她从来都不会用华丽的语言,去阐述什么深厚的道理,但她的身体语言和生活语言,却是最朴实的道理。就像,最真最深的道理,不是我们套上学识的光环,经过怎样深思熟虑的结论,而是就体现在最朴素最平常的生活里,和老人的言语里。

亦如公公和婆婆的感情,也许他们之间一辈子都不会有“爱”这个字眼,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里,没有激情没有厌倦,虽然也曾磕磕绊绊,但随着时间,彼此的感情于无声中融入了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无处不在。像陈年的酒,越放越醇,历久弥新。

亦如,他们对于故土的依恋,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土地的敬重,以及节俭、不忘本的生活态度。

哥嫂和我们,都说让公婆到城里去住,一来不用再种庄家蔬菜了,不用在老家那么辛苦,让人不放心,二来也可以跟儿孙在一起,只管安度晚年,共享天伦之乐。屡次劝说,仍然没有达成我们的心愿。

他们总是不愿意离开老家,说是在农村一辈子了,生活、吃住都舒心,去外面总是觉得不习惯。虽然城里便利、交通发达,可是比起农村的安宁、空旷、纯净、满眼绿色,他们还是嫌城里太过喧嚣、冷漠、无所适从。

是的,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种了几十年的土地,住了几十年的老屋,一草一木,一粮一菜,一什一物,无一不渗透着他们的情感和心血。在外奔波的我们又怎么能体会家乡赋予他们的温暖和留恋哪。

城里,我们的新家,只会阻隔他们的视线和自然的景观,看到的,只是钢筋水泥和车水马龙的繁华;呼吸的,是汽车尾气及空气污染造成的雾霾;再也听不到清脆的鸣和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只有挥之不去的喧嚣和聒噪;灯火通明的辉煌,找不到天空的蔚蓝和星月的闪烁;一扇扇防盗门外,是一张张冷漠的脸孔,和陌生的声音。这些,也许是我们所意识不到的,对他们的不适和压抑。

他们辛勤劳作了几十年,受不了整日闲下来无所事事。于是,他们依然留在老家,养几只鸡,种少量的蔬菜和农作物。

每天去山间屋后走走转转,跟邻里家长里短谈笑风生,屋前种几株花草,偶尔浇水捉虫。

这样的日子,对他们来说,是最悠闲满足的生活。

遇到节气什么的,婆婆开着电动三轮带着公公一起去街上赶集、逛庙会、看戏。

走马路的时候,婆婆让公公走在她前面,怕他听不到车子声,她紧随其后就可以帮他听声判车。

当婆婆买东西的时候,公公便站在原地等候,他怕一走远,她一个回头看不见叫不应而焦急担忧。

我问,你们看戏时,爸爸听得到吗?婆婆说,他识字。我问,您听得懂吗?她说,我看得到人,他可以给我讲。

有一股感动充斥着我的心。

其实,婆婆是看不懂戏的,只是为了赶热闹,为了陪公公,为了帮他辨声音,比如坐车、跟人交流的时候。

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一对老人在夕阳的余晖中,手牵手去散步,步履蹒跚,脚步坚定,不离不弃。那是我曾经看到过的最觉温馨、让我感动的一个场景。那是彼此包容彼此依恋、融进一粥一饭、一朝一夕里的平常却牢不可破的爱。

忘了说了,其实公公的听力问题,是可以用助听器的。老公在外打工时,给公公前前后后买过几个助听器。 只是一开始带上时,说是忽然不习惯,因为这么多年耳根子清净惯了,忽然觉得热闹,有点嫌吵了。于是后来,也就不带了,这些年来,他就一直这样过来的。

好像还听他说过,眼不见心不烦,听不见心清净,这样不管别人骂也好怨也好,听不见不知道亦不生气,倒落个清净自在。

话说的很平常,我却好像听出了佛学的悟道。正因为我们平时听得多见的多知道的多,好像就觉得自己很聪明一样,实际上得到的信息多,只会让自己在思考、在意、顾滤的相关纠缠里,问题越多越找不到答案,让心更累更疲惫,甚至最后会作茧自缚庸人自扰。适当放下外在的干扰和内心的繁负,不失为一种难得糊涂的简单、洒脱。

公公婆婆很节俭,他们对穿衣吃饭日常生活,几乎没什么要求和讲究,就是:吃饱穿暖,合适就好。每每对我们买给他们的新衣,总是嘟囔着,花这钱干啥,我又不缺衣服,人老了,好赖都是一样地穿,以前的时候……

知道她又要开始忆苦思甜的讲述了,我不禁打断她的话:“妈,别总光活在过去了,我们得向前看啊,该享受的时候就得享受,该美的时候就不能亏待自己……”

婆婆无奈地笑:“看来我还是落后啊。不过还是过过苦日子,才知道现今的生活有多幸福。有吃有穿,稍稍劳动一下就可以挣钱,我已经很满足了,我可没有你们年轻人那么高的心。”

是啊,带着感恩的心,不忘苦难,才能知足常乐。欲望少一点,简单一点,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就是这样节俭的老两口,却在几年前,公公给自己买了份人寿保险,受益人是婆婆。一开始不解,公公都将近古稀之年了,自己又有儿有女,还怕以后没人照顾?

后来听婆婆说,公公考虑到自己大婆婆10岁,担心可能有一天走到婆婆前面,如果以后儿子媳妇不,公公听力不好,凡事听不到不知道也就没什么事,就怕婆婆心直口快爱唠叨,做事拖拖拉拉讨人嫌,怕如果有一天剩下婆婆孤身一人,万一再不被孩子们待见,考虑至此,于是公公觉得买份保险,以防给婆婆留一份保障。

我想,婆婆真幸福。

以前觉得婆婆嫁给公公,以后都只能吵架似的说话,不能说悄悄话,不能轻声细语,跟一个几近耳聋的人,生活一辈子,她会不会觉得委屈辛苦?如果是我,我肯定不会要这样的婚姻。

可是,婆婆却从未有过这方面的怨言,甚至很少说过公公的缺点。婆婆总说,你爸人贤慧,心眼好,能容忍我的坏脾气,实称肯干,受过教育,比我强,还喜欢孩子。

我说,那就来城里,帮我们带孩子吧。

他们最终还是不肯。他们是属于故乡老家的,他们最终离不开,世世代代一辈子生息繁衍的那片热土,那里有他们的血汗、足迹、劳动的喜悦和成果,有我们所体会不到的落叶归根的乡愁。

他们说,劳动了一辈子,总得有点事做才行。在城里会觉得自己没有用武之地,而在家,可以种点蔬菜,吃不完可以送人,玉米花生类吃不多也可以卖钱,平时上山拾蘑菇采药材,也是一种收入。劳动了,人也舒心了。

在他们的意识里,就这样沿袭着祖辈们走过的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着房屋田舍,故土万物,不缺少不少食,存点积蓄,风平浪静地过一辈子,就是他们最理想的生活了。

而我以前,总觉得他们眼光有限、观念保守。然而,当经历过尘世的浮华,当心在某一个阶段平静下来,忽然有一天,我就想着,等有一天,我老了,也要回归自然,在原生态的山水故园里,依山傍水,守着一片宁静、闲适,沐浴于自然万物风光里,种一亩三分小田地,养养鱼喂喂鸡,没有喧嚣,心无旁骛,游走于山水绿树间,就这样安度晚年,该是多么惬意却又难得的一种生活吧。

后来发现人到中年,多半会有这样的想法。于是,我对公公婆婆从一而终没有新意的生活方式上的偏见,终于不再是偏见。

曾以为我们眼光高远,思想深远,原来那些自以为是的“远见卓识”、追求极致,其都是自己制造的雾障迷惑,因沾染了太多俗世的尘垢和诱导,在那些不安分的岁月里肆意折腾、作茧自缚。所谓万物循环,就是折腾了一圈,最后还想回头过最简单的日子,年轻时作天作地,总有一天会想起,人活一世,真正的生活就是“简单”二字。

婚姻里的两个人,合不合拍,般不般配,不是取决于你遇到了谁,而是不期而遇的两个人是怎样对待对方的。我想,公公婆婆的故事,就是给我们对于婚姻最好的诠释。他们不懂爱情,却用一生演绎了“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他们传统、朴素,却用辛勤、努力创造经营好一个家,一辈子与人为善,勤俭持家。

他们平凡、无华,没有过轰轰烈烈的事情,也没有过为之骄傲和炫耀的东西,而他们却在无形中,给了我很多生活的道理和启示。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21758/

我的公公婆婆的评论 (共 2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