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榕城别记之五:夜游三坊七巷

2015-11-27 10:48 作者:高原农夫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阵晚风,从唐朝末年吹来,窜进深邃的坊巷,将色拔亮。

带着对古人的敬仰,踏进一条名叫“南后街”的牌坊,青石板,灰瓦屋,白面墙,坊巷纵横,仿佛穿越远古的城池。

一棵榕树,满身胡须,苍劲如松,碧绿如翡,像一位久违老者,将我的思绪一下带入历史的长河,久久不能自拔。

衣锦坊,巷深坊长,一渠清泉沿街而过,水榭戏台,戏犹在,人不同,曲声清脆,笛声悠扬,欢声依旧。

文儒坊,院深宅厚,宋有国监祭酒郑穆,明有抗倭名将张经,清有宣统老师宝琛,人才辈出,光华阁中竟风流。

光禄坊,高墙窄道,曲径通幽,许豸吟诗,林佶刻画,则徐放鹤,林纾译书,自古名人常聚首,光禄吟台展风骚。(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杨桥巷,觉民生处,冰心故里,故人虽辞,慕名游人如织。双抛桥头,古榕相抱,两水合潮,路人休憩论古今。

郎官巷,飞檐流角,亭阁交错;安民巷,风韵古朴,民风宅厚;吉庇巷,安泰楼兴,商贾云集,风姿不减当年。

塔巷,育王藏经,文运兴盛;宫巷,豪门名宅, 雕梁画栋;黄巷,儒林荟萃,名流集居,尽管风变迁,风韵犹存。

一段岁月,演绎一段历史;一个典故,铭记一段往事;一副楹联,书写历代传奇。

一枚雕花窗,窥见着古宅的典雅;一堵马鞍墙,彰显着坊巷的浑厚;一片青石板,刻画着历史的悠久。

突然一声吆喝,将我的迷离的双眼惊醒,昏暗的灯光下,行人却熙熙攘攘,今夜的古街为什么比墙外的闹市繁华。

——2015年11月27日于福州

备注:三坊七巷,位于福州中心城区,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为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古建筑遗存,是"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99970/

榕城别记之五:夜游三坊七巷的评论 (共 7 条)

  • 墨轩
  • 任闪闪
  • 荷塘月色
  • 愿为拾荒者
  • 沐子
    沐子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
  • 老党
    老党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 推荐阅读并说 赞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