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城市户口要转成农村户口的随想

2014-07-16 10:39 作者:老渔翁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前天与朋友相聚,闲谈中,朋友跟我们讲了一条趣闻,说是有一位是城市户口的女子,在浙江打工时,与当地一位农村青年结了婚,并且生了一个小孩。为了给小孩上户口关系,她特地赶回老家,把自己的户口关系转过去,好让自己的孩子上户口。可她找到公安局的户籍科,要求户籍科先将自己的城市户口转成农村户口后,再转过去。这下把户籍科的民警犯了难,原来只有要求农村户口转城镇户口的,还从来没听说要把城市户口转成农村户口的。问她为什么?她说:“她们那里农村户口比城市户口强,一是农村户口可以分到责任田,现在她们那里的土地非常金贵,有了土地就有了钱;二是她们那里紧连城市,村里建有商场、旅馆和菜市场,村里有可观的收入,是村民的每月都可领到生活费;三是农村户口可以有几种养老保险金,老了还可以领到养老退休金;四是农村户口还可以多生小孩。所以农村户口比城市户口好。”

从这则新闻中,使我们看到了城乡开始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使我们想到了很多。过去几十年来,城乡存在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城市市民的“一等公民”与农业人口的“二等公民”的地位,在去掉“农”字标签,获得与城市公民平等的社会身份上,成为几代农民百折不挠、掺杂无数辛酸血泪的奋斗史。好多事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比喻当兵,城市户口的,当兵回家可以安排工作,农村户口的,当兵回家只能种田务农。在子女受教育方面,更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再是在医疗,劳保、社会保障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差别。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几十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事实,改革开放初期,不准农民进城打工,说是夺了人家的饭碗。九十年代初期,准许农民工进城打工了,但却没有平等的侍遇。脏活累活是农民工干了,可报酬却是最低的。二十一世纪初期,大量的农民工进城打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也没有多少改变。这些农民工在城市可以“立业”,但无法“安家”,这就意味着没有城市居民的身份,也就享受不到城市居民可以获得的一切福利待遇。改革开放至今,城乡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

好在这个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六月三十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着力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逐步解决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享受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问题。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户籍改革方面的政策,着手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从网上查找获悉,有的省市正在探索试行这方面的工作,为城乡一体化绘制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在不久的将来,农村一定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到了那个时候,就象上面所说的那则新闻一样,城市居民反而要向往农村,因为那里环境优美、空气新鲜、道路畅通、住宅宽敞、生活方便。我想这种向往不会太久,让我们企盼这一天早日到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69978/

城市户口要转成农村户口的随想的评论 (共 9 条)

  • 无不为之
  • 心静如水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雪灵
  • 晓晓
  • 荷塘月色
  • 孤帆鸢影
  • 春暖花开
  • 梦里花落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