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终结中国看客史
何时终结中国看客史
——招远暴力事件:凶手之外的追问
5月28日,山东招远麦当劳快餐厅发生大庭广众下杀人的暴力事件,舆论一时哗然,举国民愤四起。现场那样的血腥残忍,舆论哗然,那是必须的;稍有人性的人都要谴责和愤慨,那是自然的。但是,舆论普遍关注的是6名凶手有何特殊背景,为何如此凶残;近日对此事件的焦点又转移到邪教(全能教)上去了。是的,凶手必须严惩,邪教必须打击!然而,主流舆论有意无意回避或忽略的现场“看客”,作为一个社会现象、一个社会严峻问题,没有引起社会应有的正视和警醒!
对于招远暴力事件中没人出手相救,死者家属表示理解,不会指责谁。我写此文也无意指责具体人。中国“看客”也不是现在才有,也不是仅此一起。2011年10月13日的“小悦悦事件”,多城发生的持刀砍人惨案,以及不少街头跌倒老人没人扶起;等等。但因为说理需要,我们还是要对招远暴力事件现场作出解析。尤其招远这起暴力事件不同以往。以前发生的暴力事件,凶手手中或有枪或有刀,或刀枪并用。招远这起暴力事件凶手只有二男四女,况且其中一名男性还是一个不满14岁未成年小孩,而且没有凶器(用餐厅椅子、拖把行凶,后来拖把断了变成木棍——转化为凶器);再而且,麦当劳工作人员和就餐人员数倍于凶手。以这样的善恶力量对比和行凶器具研判,如果众人冲上去解救,可能增加受伤人数,但绝不会死人!虽然有人劝解了,有人报警了,但终究还是一起做了“看客”。
“看客”是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体现。有研究者指出,鲁迅时期中国看客历史已有百年,至今怕有二百年了,也算悠久吧。是鲁迅先生第一个把它形诸于文字,用解剖刀解剖开来给予了无情剖析。
鲁迅笔下的老“看客”们都是空手上阵,最多不过是瞎起哄,喊两嗓子。招远惨案也是这样,虽然有几个年轻人想要前去制止,但是公众不但不支持还劝说不要过去,先报警;继有围观的群众想要上前制止,打人者放言“你们谁管谁死”,就都退缩做了“看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崔永元就招远暴力事件在微博中说:(这是)中国人的耻辱。此说一点都不过分。胡赳赳《无耻的中国人》对“看客”的无耻心态有过深刻剖析,可以作为国民读书推荐书目。
对社会“看客”现象,我们每级组织、每个人都要反省——
首先,我能不能冲上去?!虽说是个人良心与人性的追问与反省,但其中隐含着社会的主体责任。我就想,我冲上去以后,受伤了,牺牲了,我的父母妻女怎么办?见义勇为的社会责任尽职尽责没有?要怎样让见义勇为者相信身后事,而义无反顾地冲上去?政府的诚信形象怎样?有多少朝令夕改?以独生子女政策举例来说,最初政府确实说过“独生子女好,政府来养老”,相信农村墙壁上还可以找到这个口号;现在却宣传“养老不能靠政府”。失独户上访了,个别省才对他们补助26元钱。
其次,我们是不是出于易于管理社会的需要,继续做着延续几百年的杀鸡让猴群看的社会管理行为?我们教育的信条以听话、服从为最高准则,是否有意无意教育培养了小绵羊?和平时期还好,有人颠覆政权、外敌入侵时都当“看客”怎么办?据此高度说,正视和治理“看客”这个社会病态刻不容缓!
再次,推而广之,腐败侵入所有领域,官员不待说,精英群体学术腐败、科研腐败不输官员;政治改革面临多少难题,不改革的结局大家心里都清楚。可我们的先锋队、我们的官员、精英中又有多少人在做看客?给芸芸众生做出了什么样的示范?
更深层的反省“看客”现象,在于寻找病痛的根源,探寻疗救的方法。“看客”良心抑或人性的丧失,源自环境对个人的剥夺,从而导致自我身份的严重低估。人丧失自己的尊严和应有的身份,然后从“人性”向“奴性”下移,人的权利被剥夺,自我认知也趋于“精神矮化”,人于是变得“屌丝化”。(胡赳赳《无耻的中国人》)鲁迅时代的看客产生是因为,社会环境逼迫当了看客的,思想束缚视野狭隘、被统治者洗脑奴化的。现代看客对物质、利益和名声过分迷恋,特点是麻木、冷漠、唯利是图、极度自私、得过且过,不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麻木其实还是包装着的残忍,苟活着做一个“看客”。
一百年过去了,国民“看客”劣根性的改造,毫无效果,是谁的悲哀?
“人生存下来是第一要义,原始社会可以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但几千年过去了,如果人仍然处于很高的激素状态、自卫状态以及极低的道德状态、无耻状态,那么不过是印证了学者余世存的一句话:‘我们离做人还很远,我们处在人类的前夜,只不过是类人孩而已。’他悲悯地看到华族在儒家传统与西方物欲侵袭下的两难选择。”(胡赳赳《无耻的中国人》)
改变国民“看客”的劣根性,不仅仅是德育灌输,法律惩处。“养不教,父之过”。大而言之,改变国民劣根性,谁肩负更为主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