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四明江凭吊

2014-03-07 14:04 作者:天涯客(朱亦润)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四明江是四明乡的母亲河,发源自四明山的活狲洞。由活狲洞山涧的一股涓涓细流,一路下来,到山脚下大坑村的潺潺流水,在经过上屋村,上林村,大屋村和上江村后,流出四明乡,再经浦口镇屠家埠村,汇入以唐诗之路而盛名天下的嵊州市剡溪江。之后,入曹娥江,奔东海。从头到尾约三十公里。

我的家乡就在活狲洞边的甘坑庵村,小时侯,将牛、羊放山上后就常跑去四明山上玩。站在四明山顶上,只要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可以从源头看到江尾。俯视四明江,蜿蜒曲折,似一条玉带随意地缠绕在四明乡这方富饶的土地上,江的两岸是两条由翠竹和果树织成的长廊。江的转弯处不是一片良田,就是一座村子,世世代代的人们,依恋着四明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四明江最美的时节是季,江堤两边,粉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黄色的油菜花,紫色的草籽花和青青的麦子像锦锻般铺在大地上,一览无余,美不胜收。在山上玩累了,口渴了,我们就跑去活狲洞喝水,洞口长满了青苔,那水从石头缝隙里渗出来,再经过青苔的过滤,甜丝丝的,清凉透骨。洞下面五十米左右有一深潭,叫龙潭,水清如镜,深不见底。一年四季,冰冷彻骨,即使盛,把脚伸潭水里,也坚持不了两分钟。潭里有生物,长得跟壁虎差不多,除肚皮泛黄外,其他地方都长得黑不溜秋的,四条脚,有尾巴。会爬到青苔上捉虫、玩耍。村民们叫它小龙。因为是龙,所以老人们告诉我们不能吃。小龙的警觉性非常高,平常时节很难看到,只要潭边稍有动静,就刺溜一下钻潭底去,消失得无影无踪。要想一睹尊容,除了静悄悄地在潭边守上大半天外,还得看你是否有足够好的运气。至于徒手捉到它,近距离观察,那实在是难乎其难了。后来,上了大学,才知道这动物叫东方蝾螈,有毒,可以用皮肤呼吸。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必须是没有一点污染的山涧小溪。科学家把它作为环境好坏的参照物之一。

四明江是条季节河。小时侯我们去大屋村读书,必须横穿上林村和大屋村之间的四明江。江上没有桥,春夏时节,水大江宽,但不凶险,我们小孩子挽起裤管到膝盖就可以趟过去;秋天,江上只有时断时续的一汪汪的水渍,分布在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间的沙坑里。这时侯最开心的是我们了,放学后,顺江而上,只要有水的沙坑必定有鱼,鱼不大,两个手指头大小,但很多。因为水已接近干枯,鱼们挤在一起作最后的挣扎。捉它们不费吹灰之力。我们搓一根草绳,把鱼一条条地串起来,运气好的话,一次可以捉到好几串,得有五六斤。无论水煮还是油煎,鲜香润滑,食后令人回味无穷。自古以来就是四明江两岸百姓不可多得的一道美味。

生活在源头的如我们村,家家户户用的都是自来水,与城里人不同的是,我们的自来水直接来自活狲洞的山泉水。把砍下的毛竹的竹节打通,一根根接起来,各家各户的园子里放一两口大缸,那水就源源不断地流进来了。生活在山下面的如上屋村、大屋村的人们也想出了利用江水的好办法。他们在村到江边之间挖一条深渠,江水经自然渗透到渠里,渠上覆盖青石板,那渠在村子里挨家挨户,门前屋后,千回百转,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取水用水。园子大的人家会在园子里单独挖一孔水井做饮用水,一般人家就三五家合用一口。村中间都挖有一个大水塘,那水是消防和生活兼用的。那里是喜欢一边洗衣服一边家长里短、说说笑笑的妇女们的乐园,发生在村子里壁壁角角的大大小小新闻在这里经过七嘴八舌的过滤、发酵、改编、再加工而变得丰富多彩。

我上中学时,乡领导发动全乡百姓与天斗,与地斗。其中的一项大事业就是改造四明江,将四明江裁弯改直,将原来江的弯道部分填土变田。经过全乡百姓一个冬季的努力,四明江在四明乡部分变成一条了直线。与地斗的结果在第二年的夏天就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应,连续的三天暴,导致江水泛滥,由于洪水没有了弯道的缓冲和滞纳,奔流直下,而江的浦口镇部分没有配套改直,导致洪水在大屋村和上江村地段受阻成涝,两村被淹。这样的涝灾是四明乡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也是这一年,因为干旱,江里无水,原来旱涝保收的良田大片绝收。至于那新开辟出来的田地更是一片荒芜。这样的年景也是破天荒的第一回。而原来一年四季,川流不息的暗渠的水量也大不如前,两岸百姓开始因饮用水发生的纠纷此起彼伏。江两岸两道绿色长廊因为缺水而渐渐地枯萎消失。百姓怨声载道,明里暗里骂乡领导该千刀万剐。

过不多久,各村悄悄地先后扒开了新河道,企图让水重新回归老江;但由于怕被扣上破坏农业学大寨的罪名而只能作一些局部改变。于是,从四明山上俯看,四明乡有了两条江,一条笔直,一条弯曲。人们习惯性地叫它们为老江和新江。新江上筑了三座桥,恰似三个创可贴粘在撕裂开的大地上;老江上面则什么也没有。无论新江还是老江都只有在春夏时节才会有水从头到尾地流动。改革开放以后,急功近利的人们先后在江的两边办起了小炼油,小砖窑,印染厂,养猪场,大家都向四明江要清水,,排污水,面上的水不见了,就挖井,井越挖越深,越挖越大,再后来,挖得村子里的水井都枯竭了。原来四季不绝的渠水消失了,祖祖辈辈使用了千百年的深渠成了垃圾沟。除了我们村,山下面的村子现在的饮用水是花钱买的,来自三十公里外的一个水库水。有道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祖祖辈辈饮用了多少年的四明江仅仅三十年就给毁掉了,守着一江的上游且无水可饮,无水可用,天灾乎?人祸乎?夏天洪水过后,两岸的枯枝败叶上面尽是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和破布片,阳光一晒,臭不可闻;一有风吹,恰似两长串万国旗在飘动。江里不要说鱼虾了,就连原本色彩缤纷的鹅卵石都变得黑漆漆的一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大自然成就四明江,经历了成千上万年;人类毁掉它,只用了短短的三十年。河之存废,江之流向,乃大自然千千万万年来的自然选择,人类可以利用它,修正它,适应它,但切不可彻底去改变它,否则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后悔莫及。四明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明。

四明江,四明乡百姓的母亲河,我儿时的乐园,你真的就这样消失了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27316/

四明江凭吊的评论 (共 12 条)

  • 聿铭
  • 心静如水
  • 昆仑一刀
  • 荷塘月色
  • 晓晓
  • 王鹏
  • 末夜心殇醉红颜
  • 沧海一笑
  • 大奔
  • 意中
  • 蜗牛
    蜗牛 审核通过并说 情真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