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关末日---广州印象之一百三十六

2013-11-21 10:38 作者:白说废话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总统府和纪念堂,那些泛着陈年霉味的橱窗里,总有几张不协调的图片夹在中间,刺痛人的眼睛,那就是火烧西关镇压商团叛乱。英勇的黄埔学生军,如饿虎扑羊一样,把惊慌失措的商团武装人员打得屁滚尿流。我不想提商团事件的是非,任何存在,都有其合理的依据。清末民初混乱不堪,生意人抱团自卫也是情有可原。广州商团就是在最后一个王朝砰然倒地时建立的,它在广州政权的多次更迭中一直保持中立。商人害怕动乱,在武力统一和联省自治的争斗中,理所当然的选择陈炯明,反对大幅扩大税收、隔三差五就找他们收取北伐特别税的孙中山。妄图凭借一万三千人的乌合之众,制造出一片安宁的经商环境。在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期,做出了螳臂当车的可笑之举。

我感到刺眼,是因为一向软弱的商人,怎么突然间腰杆挺硬了,敢对磨刀霍霍的革命说不?革命从来都不是善茬,能把所有的拦路石压成齑粉。其次是以扰民敛财为主业的军阀,都对商人留有余地,毕竟商人才是最出奶的母牛,革命政府怎么就敢于把事做绝,把商团逼上梁山?此次事件,国共两党一致的定论是,受英国操纵的反革命叛乱。然而,迄今为止,没有找到幕前幕后操纵的证据,仅凭购买枪支弹药构成不了罪状,那时的军阀哪个不找外国人买武器,汉阳兵工厂装备不了几个人,何况它还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南方革命政府和其它地方军阀莫想染指。

商团总团长陈廉伯后来大节有亏,太平洋战争中,成了香港的华民代表会四人成员之一,为日军效劳,死于赴澳途中美机轰炸下。而他的所作所为,却并没有违背他的一贯原则,即一切为了商业活动正常有序的运行。四十年代做汉奸如此,二十年代年做反革命犹是如此。只要能维持正常的商业运转及治安稳定,要他卖身魔鬼或者接受魔鬼卖身都不在话下。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商人,天生具有超越常人的冒险精神,只不过生错了时代和国家。很可惜,他生活在二十世纪初叶的中国,不仅人命如蝼蚁,经商环境也非常险恶,只能夹在军阀混战的缝隙里艰难生存。

如果他像十三行前辈那样,处处委曲求全或许无事,可他偏偏建立了一支武装;如果他的武装能像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一样强大也好,出海去打下一个带领土的商业帝国,还会成为国家的英雄,可他偏偏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政府。在中国,哪怕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商人的地位也很低下,座次排在百业最后。军阀可以拿枪,土匪可以拿枪,商人拿枪不仅是不务正业,简直是大逆不道。当这个不该拿枪的人拿起了枪,并且没有站在革命一边,灭顶之灾就避免不了了。

中国的商人是没有脊梁骨的阶层,古今一样。他们没有西方同行那样的眼光和胆量,只能仰人鼻息,跟在权力后面作威作福,或者在权利的淫威下苟延残喘。广州商团破天荒雄起了几天,终归还是趴在地上了。

其实,在中国历史的早年,商人的地位还是很牛逼的,中国也和古雅典一样是以商立国,撇开暂无实物证明的朝不说,商朝却是从文献到出土文物都是硬邦邦的不可否定的存在。商朝的商字,跟现在的商字绝无意义上的不同。区别就在于,那时它不仅指商人、商品,还指代旭日初升的民族童年的一个朝代。可想而知,那时的商品经济肯定不是农耕社会可有可无的点缀。后来,商朝被周朝取代,商人的地位就逐渐下行,陪添士农工学商的末座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平叛商团,平民死伤约2000人。商人逃命香港、逃命上海租界很多,使得西关进一步的衰弱。自1853年广州丢掉了中国第一大港的地位后,再经过这次的打击,就永远失去了翻身的本钱。直到今天,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作为改革开放第一线城市的广州,去年的GDP也只到上海的一半多一点,这还是行政上吞并了许多郊县才达到的。

至于平叛中遭受鱼池之灾的民众,革命政府没有赔偿,被时代车轮碾碎的小人物只能自认倒霉,或者找阎罗诉苦。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98408/

西关末日---广州印象之一百三十六的评论 (共 8 条)

  • 黄瑞槐
  • 云清
  • 今生依梦
  • 新航海時代
  • 紫雨·飘逸
  • 梦里江南
  • 暖心哥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