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龙山神韵(三)【绚丽风光】
封龙山神韵(三)
——神龙笔记
【绚丽风光】
封龙山,地理环境优越,植被丰富,林木郁郁葱葱,碧翠如屏,奇花异草琳琅满目。“翠树掩龙峪,绒花映山红”,“八面崚嶒拥翠傲,封龙山好似龙飞。丹崖远近苍霞映,碧殿东西绿树围。”古老诗句描绘了封龙山的绚丽风采。
千万年来,树木择地繁衍,人们选树培植,自然植被与人工播植、管护相互依存,造就了这里树种繁多,巧妙搭配。油松、洋槐、白杨、椿树、侧柏、构等材树,挺拔雄健;枫杨、合欢(俗称绒花)、乌叶等观赏树婀娜多姿;红枣、酸枣、柿子、黑枣、核桃、栗子、苹果、梨、桃、杏、石榴等适合北方气候的干鲜水果,应有尽有,春夏赏花、夏秋观果;悬崖、峭壁、石缝中生长的紫荆白荆,诠释着植物对天然物候的挑战;雀梅、珍珠梅、金银花、连翘、迎春等灌木,野菊、石竹、山丹丹、蝴蝶花等几百种植物花卉,或连片丛生,或星罗棋布,把山坡沟梁装点得多姿多彩;葛根、大黄、板蓝根、连翘、枸杞等数十种中药材既可入药,又具观赏价值......
种类繁多的植物,一年三季有花,两季有果,四季有绿,为古老的封龙山披上了五彩衣衫,四季生机盎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春天,漫山遍野的鲜花竞艳,五彩缤纷,幽香飘溢。雪白的梨花,绯红的桃花、杏花与满山的奇异野花,浓淡巧配,交相辉映。黄金似的乌叶花,黄、白、紫三色洋槐花,火红的石榴花,把春、夏涂鸦,使之自然过渡,彼此难分。
夏季,翠柳缕缕,合欢婆娑,野百合得意摇曳,野菊花洁白胜雪。特别是绒树,把一条数里长的沟谷描绘的美轮美奂。她们或独立,或几株同穴,或站立乱石缝隙,或攀于巨石陡崖,一棵棵、一簇簇,枝繁叶茂,犹如一把把撑开的巨大的绿伞,遮天蔽日,使幽深的沟谷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烈日炎炎,千万把绿伞之上,朵朵粉色绒花如芙蓉出水,象虹桥飞架天斩,似彩云映辉蓝天。进入绒花沟,热汗立时消退,顿感心旷神怡。
到了秋天,硕果满枝,色彩斑斓。红灯笼似得柿子,珍珠玛瑙似得红枣,酸枣,红黄兼俱的石榴、苹果,赏心悦目;这里的黑枣独具特色,型如冰冷的子弹,入口无核犹如甜蜜软糖,站完果树收获最后一班岗。
严寒冬季,雄伟山峰,傲霜迎雪,松柏苍翠挺立,雾霜樯树架,常常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观。大雪纷飞之日,高低错落的山峰奇石,银装素裹,甚是壮观,其形态可以引出万般遐想。
这里苍老的古树,到处可见,是原始森林的见证。小黑沟的一棵黑枣树,同根两干,干粗数围,如一对情侣摩肩对立,枝拥叶吻,好似有说不完的悄悄话,道不完的相思情。百草寺的古槐残钟,当属奇观。古槐高10米之余,胸围6.6米。相传为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出家纪念所植,后来唐太宗念其功德,命大将尉迟敬德在此树挂一口大铁钟,以垂千古,铁种铸有贞观年号,树龄至少1400余年,现今仍然枝繁叶茂,殘钟吊环深嵌树干之中。
封龙山具有灵秀之气,多彩云雾是又一奇观。冬季清晨,山村炊烟伴随水塘、古井冒出的水蒸气,在山腰形成云带,山峰好像在云雾中起伏,恰似飞龙吞云吐雾。春季,冰消河开,地气上升,空气像水波一样在山前流动,绿色的山脊随之起伏,好像这条巨龙徐徐蠕动,逾越腾飞。春夏之交,清晨常有雾气从山谷升起,日出东方,形成缕缕云丝飘荡山中。特别是夏季,雨水丰沛,云海奇观更是频繁上演。云海初现时,山间岚烟袅袅,丝丝缕缕,流淌在奇峰怪石之间;继而云雾聚拢成片 ,逐渐掩埋山峰,千峰万树沉侵在朦胧之中;徐风下吹,白云渐渐沉于山腰,飞旋盘绕,山峰、寺庙飞架云端,犹如海市蜃楼,天宫神话;那白云下跌形成云瀑,如大海波涛,似峡谷瀑布;雷雨前乌云翻滚,势如万马奔腾,形似钱塘江潮翻涌,波澜壮阔;日出日落时的云海,云蒸霞蔚,万缕彩云披红挂金,好像一群群披挂霓裳的“飞天侠女”,令人叹为观止。
封龙山,多彩的植被,奇幻的气候景观,形成靓丽的天然风光。凡有观赏者,无不赞叹:奇哉,妙哉,美哉!
(待续)
——2013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