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封龙山神韵(二)【雄峰奇石】

2013-10-22 21:47 作者:神龙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封龙山神韵(二)

——神龙笔记

【雄峰奇石】

造访封龙山,便捷顺畅,东西南北公路四通八达,从河北省会石家庄或元氏县城不过20分钟车程。不妨,先了解一下这里奇美的雄峰怪石,自然造物之灵光。

封龙山,处在层峦叠嶂的太行山外层,风光奇美,出众一筹,一改它山曲线柔和舒缓之“卧”态,独显挺拔耸峙之“立”姿。无论从东西那一方来到封龙山之阳,你就会被雄伟的“龙首峰”折服,顿时有一种巍峨耸峻、高入云空的晕晕之感,整个山体外貌,犹如一条巨龙,似伏非卧,意欲腾飞。元代名士安熙,在《龙首峰》诗词中作了惟妙惟肖的描述:“奇峰千仞高,突兀倚天表。神龙几何年,俯首效苍峭。我行费跻攀,坐倚寒木杪。放怀聊极目,一绝尘环小。......”站在峰顶,极望四周,同样能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沿着崎岖步游路拾级而上,山里有山,山崖有洞,峰上叠峰,层恋叠嶂,奇趣妙生,峭壁直立,百尺崖壁众多,熊耳峰、华盖峰、狮子峰,望而生畏,雄姿勃勃。有诗为证:《熊耳峰》“探穷不惮元远,行登最高峰,顿觉天宇近,一洗群山空。奇哉此绝境,造化天无功。神襟日以旷,写我浩荡胸”(安熙)。数学家李冶之父明代进士李遹(yù)咏《狮子峰》:“解脱眼光三界静,端公伎俩一时休。云间正使金毛现,仔细看来是石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封龙山的神奇秀美,来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漫长的岁月,风刀霜剑,在古老的山体上雕刻出千条沟壑,万尊怪石。聪明、智慧的先人们,以丰富的想象力,用独具匠心的摩崖石刻工艺,为这些耸立、躺卧及各种形态的顽石、仞峰赋予了“生命”与“灵气”。

在变幻多姿的山腰、坡梁、沟壑、山顶,千姿百态的自然石峰,到处可见,令人浮想联翩。大三公庙前,一块直径3米之余的“飞来石”,浑圆如珠,静卧在幽谷之中,犹如巨龙口中衔叼一颗宝珠。山巅南缘的“天外来石”,孤立于峭崖之顶,三面临涧,惟一面是较平坦的山梁,其绝妙之处,可与黄山的“飞来石”媲美。与天外来石相隔不远的风动石,是几块巨石自然重叠摞立,劲风吹来,巨石微动,有好事者,攀爬石顶,稍微摇晃,巨石叮咚作响,而无险情。还有玉龟、神龟探海、蛤蟆卧峭崖、蜘蛛壁、将军把关等动物、人物肖像的灵石不计其数。然而,最为著名的奇石当属“试剑石”,如刀劈剑削,突兀而立,峰刺青天,真乃奇观。相传,唐代宰相郭元振,游学于此,忽闻石裂山崩,巨石中涌喷五色彩云,得宝剑于石中,挥剑将此巨石劈开 ,遂赋诗《古剑篇》:“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女皇武则天索要此作,郭元振得以赏识并晋升,石上至今留有元代中书左丞史彬题写的“试剑石”三个大字,每字高三尺余,笔迹雄健,睹者称道。

封龙山的奇山怪石,百千姿态,千万寓意,或俱刚直之豪气,或凝婉约之秀丽。这不朽之作,如诗如画,似乐似歌。凡目睹之客,无不为大自然的恩赐而叹服!

2013年10月12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90101/

封龙山神韵(二)【雄峰奇石】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