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坞菰村双丙舍,春风秋月一才人
唐寅墓园已经修缮,苏州市里正在庆贺唐寅诞辰540周年。风流倜傥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出于对吴中大才子的仰慕,我来到了位于横塘的唐寅园。
跨入大门,向右侧望去,高大的数棵香樟树下,有一组湖石假山。最大一块假山上刻着唐寅园三字,其余的则刻着梅竹、诗句等。庭园中间立有丈五太湖石一块,山石宛如飞虎腾云,仰首向天、放声啸嚎。恰巧有位年轻游客,假扮唐伯虎,他身穿大红戏服,揽住秋香的柳腰,搔首弄姿在假山前拍照。我实在忍不住,吃吃地笑出声来,听到我笑,那人更加“人来疯”,起劲地在我面前摆着“pose”。呜呼,难道五百多年前的江南才子唐伯虎就如此荒诞模样?
穿过写有一代才人的石牌坊,从花厅边上的小门,进入园内。唐寅园讲解员笑眯眯地等候在那里,带着我们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唐寅,初字伯虎,复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别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济寺婚姻案主者等。子畏由“虎”而得,颇有些幽默感。
桃花仙馆里面陈列了唐寅著名的《桃花庵诗》“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梦墨堂屏门上则刻上了唐寅柔情万种《落花诗》三十篇中的八篇。“白华垂柳弄新情,紫背浮萍细点生。三月寻芳骑凤侶,一时齐唱踏莎行。……”这些让人读来如痴如醉的诗句,加上俊逸秀挺的书法,这不正是一个风流倜傥之人写出的不朽篇章!
桃花仙馆,我沐浴在这一片诗情画意的空间,恍惚中感觉自己置身于盛开的桃花丛中,闻到了弥漫飘散的馨香,感到了心绪激荡又彷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唐寅如此优美的妙语佳对为凭,后人怎么能不把唐伯虎看成是放荡不羁之人?怎么能不把三笑留情等风流韵事与一代才人唐伯虎联系在一起?
桃花仙馆的两块匾上书曰:“人生何物都之敬,海内知己祝允明”。都之敬是唐寅因科场舞弊案被累下狱一事的举报人,被骂成“人生何物”;祝枝山对唐寅有知遇之恩,被誉为“海内知己”。读一读这幅对联,这一恨一爱,更使人能够去深切体会唐寅当年的心情。
依我看来,这科场舞弊,东窗事发,唐寅虽丧失了谋取功名利禄的机会,但他官场失意,情场得意,建桃花痷以金屋藏娇,更自诩“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他放浪形迹,翩翩远游于闽、浙、赣、湘等省,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经历了这样的历练之后,使得具备天赋的唐寅在精神上得以升华。他回归文化,以他的才情,自得其乐地荡漾在桃花庵中,这才造就了一代才情超迈、具备男儿气慨的士子,留下了不朽的诗、书、画的篇章。
祸兮福之所倚也!真是,天赐才华意自狂,飞来厄运又何妨。云游四处清狂度,落拓桃仙卖画忙。
来到了唐寅墓前,唐寅五十四岁时吐血身亡,先是葬在桃花庵内,家人于明嘉靖廿二年将唐寅移葬于横塘旺家村唐氏祖坟,从此,这个悲剧命运的喜剧人物长眠于此……。墓碑是断了的,这使人想起“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碑的主人与树碑人均已逝去,但断碑还是会被后人捧起,树于苍烟落照之中……。
我点上三炷香,给这位风情万种的才子鞠躬。感谢他为后人留下了如此之多的宝贵财富,坟茔前石亭柱子上写着:“花坞菰村双丙舍,春风秋月一才人”。前来拜谒的人络绎不绝,坟茔前供满了香烛,石亭前摆满了鲜花。
回到六如堂。在找到了唐寅墓志铭拓片,当年由祝枝山为唐寅题王覆书写的墓志铭,现已重新勒石为铭,安放于六如堂内供人们瞻仰。
抬起头,我又看到了两块匾,上书:“问唐衢痛哭何为,纵使青云无望,却赢得才子高名,在将相王侯以上,继宋玉招魂之后,此番苍墓重修,更装点横塘美景”。
好!唐寅。大明朝少了一位官宦,我国绘画、诗词、书法史上却多了一位王者。这难道不更令人欣慰么?而在京杭大运河边的吴地横塘,唐寅正以生动活泼、仪态万方的生命,向世人展示了一代才人的生存状态。
我发现唐寅墓一点也不萧瑟苍茫。我们完全可以在他的身边喝茶谈笑,在那儿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霎时间就充满了我的胸膛。可以想象,豪放唐寅正在天上以他所特有的风范对着我们微笑……。
花坞菰村双丙舍,春风秋月一才人的评论 (共 9 条)
- 飞翔的鹰耿彪 推荐阅读并说 好
苏州叶老师:刚才,上文修改了一下,谁能看得仔细——看出改动在何处? 新作游记,请分享 为庆贺唐寅诞辰540周年,唐寅墓园已经修缮。风流倜傥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出于对吴中大才子的仰慕,我来到了位于横塘的唐寅园。 跨入大门,向右侧望去,高大的香樟树下,有一组湖石假山。最大一块假山上刻着“唐寅园”三字,其余的则刻着梅竹和诗句等。庭园中间立有丈五太湖石一块,山石宛如飞虎腾云,仰首向天、放声啸嚎。恰巧有位年轻游客,假扮唐伯虎,他身穿大红戏服,揽住秋香的柳腰,搔首弄姿在假山前拍照。我实在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穿过写有“一代才人”字样的石牌坊,从花厅边上的小门,进入园内。讲解员笑眯眯地等候在那里,带着我们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唐寅,名伯虎,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别号桃花庵主、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子畏由“虎”而得,颇有些幽默感。 桃花仙馆里面陈列了唐寅著名的《桃花庵诗》“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梦墨堂屏门上则刻上了唐寅柔情万种《落花诗》三十篇中的八篇。“白华垂柳弄新情,紫背浮萍细点生。三月寻芳骑凤侶,一时齐唱踏莎行。……”这些让人读来如痴如醉的诗句,加上俊逸秀挺的书法,这不正是一个风流倜傥之人写出的不朽篇章! 我沐浴在这一片诗情画意的空间,恍惚中感觉自己置身于盛开的桃花丛中,闻到了弥漫飘散的馨香,感到了心绪激荡……。 有唐寅如此优美的妙语佳对为凭,后人怎能不把唐伯虎看成是放荡不羁之人?怎么能不把三笑留情等风流韵事与一代才人联系在一起? 桃花仙馆有一联书曰:“人生何物都之敬,海内知己祝允明”。都之敬是唐寅因科场舞弊案被累下狱一事的举报人,被骂成“人生何物”;祝枝山对唐寅有知遇之恩,被誉为“海内知己”。读一读这幅对联,一恨一爱,更使人能够去深切体会唐寅当年的心情。 依我看来,这科场舞弊,东窗事发,唐寅虽丧失了谋取功名利禄的机会,但他官场失意,情场得意,建桃花痷以金屋藏娇,更自诩“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他放浪形迹,翩翩远游于闽、浙、赣、湘等省,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经过这样的历练之后,使得具备天赋的唐寅在精神上得以升华。他回归文化,以他的才情,自得其乐地荡漾在桃花庵中,这才造就了一代才情,留下了不朽的诗、书、画的篇章。 祸兮福之所倚也!真是,天赐才华意自狂,飞来厄运又何妨。云游四处清狂度,落拓桃仙卖画忙。 来到了唐寅墓前缅怀,唐寅五十四岁时吐血身亡,先是葬在桃花庵内,于明嘉靖廿二年,家人将唐寅移葬于横塘唐氏祖坟,从此,这个悲剧命运的喜剧人物长眠于此……。墓碑是断了的,这使人想起“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碑的主人与树碑人均已逝去,但断碑还是会被后人捧起,树于苍烟落照之中……。 我点上三炷香,给这位风情万种的才子鞠躬。感谢他为后人留下了如许宝贵财富,坟茔前石亭柱子上写着:“花坞菰村双丙舍,春风秋月一才人”。前来拜谒的人络绎不绝,坟茔前供满了香烛,石亭前摆满了鲜花。 回到六如堂,找到了唐寅墓志铭拓片,当年由祝枝山为唐寅题写的墓志铭,现已重新勒石为铭,安放于六如堂内供人们瞻仰。 两块匾上书:“问唐衢痛哭何为?纵使青云无望,却赢得才子高名,在将相王侯以上;继宋玉招魂之后,此番苍墓重修,更装点横塘美景”。 好!唐寅。大明朝少了一位官宦,我国绘画、诗词、书法史上却多了一位王者。这难道不更令人欣慰么? 我发现唐寅墓一点也不萧瑟、苍茫。我们完全可以在他的身边喝茶、谈笑,在那儿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霎时间就充满了我的胸膛。可以想象,豪放唐寅正在天上以他所特有的风范对着我们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