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闲谈“一亩三分地”

2013-06-18 10:35 作者:茶海之心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闲谈“一亩三分地”

突发奇想,想到“一亩三分地”来。

这“一亩三分地”的说法,仔细算来,还源远流长,大约是三皇五帝时的伏羲氏,他“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皇婚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亲自躬耕。后来呢,黄帝、唐尧、禹等也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时,还把这个活动当作一项国策来实行,每到这天,都举行盛大的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每年“龙头节”的来历。清朝时的皇帝,因为是北方少数民族,对农事不很熟悉,为了了解“农时”,熟悉“节令”,体现对农业生产的关注,每年便在中南海划出了一块土地,在这里“演试亲耕”,而这块地恰好是一亩三分地。后来,人们便推而广之,便称其个人利益或个人势力范围为“一亩三分地”。而现在,很多人则把“一亩三分地”当做是与自己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这表明,这“一亩三分地”,纯属自己的地儿,是自留地,我有,你有,他也有,耕耘什么,如何耕耘,全在于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也是自己的责任地,需要自己“亲耕”,自己悉心料理,亲力亲为,一以贯之;这“一亩三分地”的结果是谁的?当然是自己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耕耘得好,可能会硕果满枝,相反,则可能是一片荒芜。

细想起来,每个人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得认真对待,好好拿捏。至少于公,当“一是畏民,民情若水,载舟覆舟;二是畏天,天道有常,不能悖逆;三是畏史,史笔如刀,千秋功岁,尽录于史中。”“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此生足矣。至少于人,当善待,友,“予人玫瑰”,“授人以渔”,“尽人事看天意”,哪怕到头来自己两手空空,此生足矣。至少于己,失之泰然,得之淡然,把酒临风,宠辱皆忘,淡泊,宁静,无悔,无愧,过时不染一尘,去时了无牵挂,此生足矣。

这“一亩三分地”,说小也小,就只有巴掌那么大,说大也大,装着太阳和月亮。我们不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只求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四季莺歌燕舞,瓜果飘香。(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497913/

闲谈“一亩三分地”的评论 (共 7 条)

  • 地平线
  • 今生依梦
  • 剑客
  • 小人物
  • 婉约
  • 杨科
  • 依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