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乱云润生二2025版

2025-03-01 20:14 作者:小牮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乱云润生 二 2025版

溯源赫图阿拉

自三月一日起,我便决心投身于传记型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的创作。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如何起笔,我心中着实没底。细细思量,沿着历史生活的轨迹去探寻,或许是一条通往故事内核的捷径。

原籍老家,我日前刚走访归来。往昔,父母及家中老辈人常念叨,我家祖上是从东北来的旗人,而旗人,便是满族人。对于历史溯源而言,实地考证至关重要。于是,我毅然决然地选择奔赴东北,前往那承载着老祖宗记忆的圣地,开启寻根问祖之旅,欲沿着先辈的足迹,探寻家族故事的源头。

然而,深感遗憾的是,因历史原因,我们与老爷最终失联。解放初期,政治运动接连不断,家庭出身成分不好,使得家人屡遭打击。在那样的环境下,隐姓埋名、断绝联系,以求安稳度日,成了无奈之举。老爷仅在20世纪50年代初回过一次关内,看望父母,自那之后,便如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当年,他身为国军张作霖部下的军官。父亲在解放后,将自家买卖无偿交出,由国家接管,随后加入工会,虽得了个“红色资本家”的名号,却也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又怎敢与身为国民党军官的亲老叔再有联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一脉亲属,直至父亲离世,都未曾再有往来。父亲生前,也未留下老爷详细的居住地址。老爷生死不明,实在令人惋惜。想来他生于18世纪末,至今已过去一百三十多年,想来应早已长眠于九泉之下了。

正因如此,我并未首选开鲁,而是决定循着老爷当年最先闯关东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地寻根问祖。我期望在这过程中,汲取知识养分,让家族的故事循序渐进地传承下去,铭刻下永恒的信念。

早年听父亲回忆,老爷闯关东的头一站,便是千斤寨。出发前,我先在百度上搜索这千斤寨的地名所在。百度介绍道:千金寨乃是抚顺的一处地方,曾经声名远扬,家喻户晓。百年之前,许多人不知抚顺,却唯独知晓千金寨。其下方,便是如今的露天矿。这里煤炭资源极为丰富,挖出来便能换钱,一日可获千金,故而得名千金寨。可如今,此地已变成露天矿大坑,在其北面开辟出了新城区,也就是新抚顺,大致位于现今新抚区大官屯一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千金寨与沈阳、哈尔滨、长、大连并称为东北五大工业城市。

我在网络引擎中细细探寻这千斤寨与满族的关系,不查不知道,一查顿时热血沸腾。原来,这片区域竟是努尔哈赤称雄大金的圣地!赫图阿拉,曾是中国后金政权的都城,又称兴京、黑图阿拉、赫图阿喇或黑秃阿喇,满语作hetu ala,意为“横岗”。其故址就在现今抚顺市(昔日千斤寨)的新宾县。

那里可是满旗最早的聚集圣地,是满族的故乡啊!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努尔哈赤在此始建城堡。两年之后,又增修外城。内城周长2千米,努尔哈赤及其亲族居住于此。外城周长4.5千米,驻扎着精悍部卒。外城北门外,铁匠、弓匠分区而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即汗位,建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定都于此。天命六年(1621年),才开始迁都至辽阳。天聪八年(1634年),此地被尊为兴京。如今,仅内、外城城墙尚有部分残存,城门遗迹依旧清晰可辨,其余建筑却已荡然无存。

再从父亲多年前的口述中仔细梳理,老爷当年是与当家子兄弟结伴,径直奔赴千斤寨永陵老村一带。这地方,我是非去不可。转天,我便精心打点行装,开着自驾车,踏上了赶赴抚顺的考察之路。

清晨八点,我从家中出发。从家到抚顺,路程约730公里。我已年届杖国之年,独自出门自驾,更需全神贯注。一路上,我在三个服务区稍作停留,养精蓄锐,待抵达抚顺中心城区时,幕已然降临,将近晚上七点。

身处信息时代,互联互通的便捷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一切都显得高效快捷。由于行前我制定了周密的行程计划,提前预定好了舒适、价廉又便捷的酒店,这一路的餐饮与住宿,都令我极为满意。

第二天,我精神饱满地开启新一天的行程。当务之急,是先去参观瞻仰称雄后金的先祖之地。在酒店前台问清前往赫图阿拉城景区的方向后,八点整,我驾车出发。一路顺畅,沿途所有路口仅有六个红绿灯,一百公里的路程,不到九点半,我便抵达了目的地。

赫图阿拉城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城西16公里、永陵镇东4公里的苏子河南岸。车子快到景区时,我缓缓减慢车速,情不自禁地欣赏起眼前的美景。以神圣的古勒山为依托,苏子河宛如一位雍容妩媚的女子,静静流淌。

苏子河原名苏克素护毕拉,在满语中,苏克素护意为鱼鹰,毕拉即河的意思。我沿着山路,驾车伴着河流缓缓前行。只见那美丽的苏子河碧波荡漾,河水清澈甘冽,蜿蜒曲折,恰似满族圣娘手中一条五彩斑斓的玉带,环绕于青山碧谷之间。水波轻吟,流淌着翠绿的光泽,仿佛在深情地弹奏着满旗先祖那璀璨宏伟的史诗乐章。

最早记载努尔哈赤祖先落户苏子河畔的文字,出现在《明英宗实录》正统五年(1440年)九月已未条,称建州左卫都督凡察等人已离开朝鲜镜城,“同原叛土军马哈剌等四十家来至苏子河...同李满住居处。”其中提及的李满住,便是建州卫首领,努尔哈赤七世祖母也吾巨的外孙。苏子河沿岸,至今屹立着清王朝祖陵清永陵,还有努尔哈赤建国称汗的第一个都城赫图阿拉城(兴京),以及大量清前史迹。苏子河,无疑是孕育满族文化的摇篮,是满族的母亲河。此时的我,仿佛依偎在母亲的怀抱,心中满是亲切之感。

不知不觉间,我已到达停车场。这里停车一天只需五元钱,着实便宜。停好车,我带上简单行装,朝着赫图阿拉城景区大门口走去。在山峦间走了一段上坡路,转弯不远,便望见了赫图阿拉城门。城门楼建在山间隘口,上方设有观望台和城墙垛口,楼下便是城门。门楣上,黑底金字的“赫图阿拉城”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熠熠。实际上,赫图阿拉城便是建在横岗之上的一座古城,此刻呈现在我眼前的北门,亦是正门。

景区大门口的宣传栏介绍道:赫图阿拉,满语意为横岗。赫图阿拉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该城始建于公元1603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此登基称汗,建国号大金,建元天命,史称“后金”。公元1634年,皇太极尊此城为“天眷兴京”,它是清代关外三京之首,更是大清王朝的发祥地、满族崛起的摇篮。

城内现有汗宫大衙门、白旗衙门、汗王井、东西荷花泡、显佑宫、地藏寺、满族历史文化长廊、满族老街等景观。旧城南门和城中古庙等古迹,已修葺一新。赫图阿拉城作为后金开国的第一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山城式都城,更是迄今保存最为完善的女真族山城。这里曾是后金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的中心,被视作清王朝发祥之地,满族兴起的摇篮。

城内建有清王朝第一座帝庙、孔庙(文庙)等七大庙宇,还有那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汗王井,它是中国罕见的明代早期木结构泉水井。赫图阿拉城首创布椽筑城法,开创了大清建都之制等。在研究清前史、艺术、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赫图阿拉城凭借独一无二的清前史迹和美丽的自然风光,集风景名胜、人文景观、旅游度假、观光游览、水上游乐、主题公园、人造景点于一体。因其在清前史中特殊的历史地位,赫图阿拉城闻名遐迩。当年,乾隆皇帝东巡至此,曾亲笔题诗:“赫图阿拉连兴京,依山树栅聊为城,秋风策马一凭阅,兆基缔构钦龙兴”。每年,海内外前来观光游览的客人络绎不绝,尤其是在一年一度的满族风情节,更是游人如织,景区年接待游客量高达50多万。

看完景区栏的介绍,我从背包中取出华为专业智能手机,对着赫图阿拉城大门外景,尽情地拍摄起来。随后,我朝着售票处走去。景区门票60元,不过像我这般年过七旬之人,可凭身份证免费进入。景区的游览时间为8点半至16点。于是,我举着华为手机,一路拍摄,满怀期待地朝着大门走去。

待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zbhmkqf.html

乱云润生二2025版的评论 (共 2 条)

  • 逐梦星空
  • 漫舞洛城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