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八十三回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八十三回
乱云润生 第四十二章
尚子琴精心筹谋新房圆家梦
赤润生舞勺学买卖志启新程
第二百八十三回
上一回讲述,民国1924年7月7日,农历六月初六,渠阳的阳光带着几分炽热,洒在热闹非凡的老街饭庄。赤家在此举办盛大的暖房稳居宴,庆祝新房落成。饭庄内张灯结彩,十桌宴席摆满佳肴,众人欢声笑语不断,处处洋溢着喜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赤辅铭站在厅中,望着满堂亲友,心中感慨万千。他清了清嗓子,声音略带沙哑却满含深情:“今日赤家能有这新房,能有这场欢聚,实在不易。过去,我犯下诸多过错,是子琴不离不弃,辛苦操持,才让赤家一步步走出困境。这份恩情,我铭记于心。”尚子琴眼中泪光闪烁,轻轻摇头,似在说这都是一家人该做的。
接着,赤绍文站起身,他身着长衫,气质沉稳,带着东北生活留下的干练:“这些年在东北,我们时刻牵挂着家中老小。每次想起家乡,心中都是思念。这次回来,看到家里焕然一新,父母康健,弟弟妹妹们也都长大懂事,我满心都是欣慰。”他的妻子罗秀清温柔地看着大家,轻声说道:“自进了赤家的门,我便感受到这家人的温暖。往后的日子,我和绍文定会好好孝顺长辈,和大家一起把赤家经营得更好。”
赤增清缓缓起身,岁月在他脸上刻下深深的皱纹,但他目光炯炯:“赤家经历过那么多风雨,天灾人祸不断。可我们一家人始终没有放弃,咬着牙挺了过来。今天这场宴会,是我们新生活的开始。”
在赤家几位长辈先后发言后,全场举杯,晶莹的酒水在杯中晃动,碰杯声、祝福声交织在一起。珍馐美馔摆满一桌,大家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欢乐时光。
此时,赤家四个孩子的亲舅爷吴博雅站起身来,他的眼神中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当下的欣慰。“十七年前,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赤家遭遇了太多苦难,天花瘟疫肆虐,我的姐姐,赤阳氏,绍文、绍武、绍宗的母亲,润本、润生、润田、润珍的奶奶,就在那场灾难中离我们而去。”说到此处,吴博雅声音哽咽,顿了顿才继续说道:“她一生操劳,相夫教子,节衣缩食,纺线织布,尝尽人间苦难,却没过上几天好日子。我这个做弟弟的,也没能多帮衬她。”回忆起往昔,吴博雅眼眶泛红,声音微微颤抖。“但今天,看到赤家一步步好起来,我满心欢喜。希望赤家以后和和美美,万事顺遂。我们作为至亲,定会一直支持你们。”
赤辅铭听着,泪水夺眶而出,他快步走到吴博雅面前,不住地作揖,表达着内心的亏欠与感激。曾经,他们一起为抗击洋寇保家卫国,出生入死,同甘共苦。如今,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往昔的艰难困苦涌上心头,两人抱头痛哭。众人纷纷上前劝慰,过去的苦难魂牵梦绕,刻骨铭心,但更应展望未来。
吴博瀚站起身,他身姿挺拔,声音洪亮有力:“抚今追昔,激励人生,苦难总会过去!听说绍宗在张作霖任校长的东北大学当了助教,我倍感骄傲。他曾是我亲自教导的学生,能有今日成就,我这个当老师的脸上也有光。绍宗还特意托人给我带了问候,这孩子,这么多年,对我念念不忘。”提及得意门生,吴博瀚满脸自豪,话语中充满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培育优秀学生的期许。
这时,吴伯雄站起身,神色庄重,他的发言将众人思绪拉向更为宏大的救国事业。“如今这世道,八国洋寇侵华,租界扩张不断吞噬,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但我和博瀚坚信,文化与实业乃是救国之根本。”他目光坚定地扫视全场,“我们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在雍阳办起了新式学堂。摒弃了传统的刻板教学,不仅教授经史子集,还开设数理化、外语、体育、艺术等现代课程,就是盼着能培养出全面发展、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为国家的未来积蓄力量。”
吴博瀚接过话茬,补充道:“办学的过程艰难无比,资金短缺、师资匮乏,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辛。当看到一批又一批学生从学堂毕业,就向杰出的赤绍宗,投身各行各业,为社会贡献力量,一切的付出都值了。”
吴伯雄接着说:“同时,我们也投身实业。利用农村广阔的田地,创办了面粉加工企业。一开始,技术落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无人问津,可我们从未想过放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韧,“我们不断改良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开拓市场。经过几年奋斗,如今,我们企业不仅能为当地百姓提供就业机会,也在经济转型中发挥着作用。
吴博瀚提议众主客贵客举怀,他滿怀信心的祝酒:我等希望通过文化与实业救国,前赴后继不断奋斗,让我们美好国家逐渐强盛,尽快赶走外国侵略者!炎黄子孙滿旗同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一百年之后,中华民族重新巍然立屹立于大千世界之颠!干怀!”干怀,干怀,干怀,宏亮声音响彻宴席中。
在吴伯雄和吴博瀚发言完毕后,著名瓦匠李师傅站起身,他身着朴素衣衫,双手因常年劳作布满老茧。他憨厚地笑了笑,脸上的皱纹都透着质朴:“能参与赤家新房的建设,是我这辈子的荣幸。赤家人那叫一个团结,从打地基到砌墙,大伙齐心协力。这房子建得顺,靠的就是赤家的团结劲儿。我祝赤家以后红红火火,日子越过越旺!”
著名木匠张师傅站起身,他轻抚胡须,神情温和:“赤家人实在,和他们一起干活,心里踏实。我做木匠这么多年,头一回碰上这么实在的主顾。我精心打造每一件家具,就盼着能给赤家添些温暖。希望赤家往后生活,像这新房一样,稳稳当当越来越好。”
正在管勒木木匠行里学本事的赤润本认真地说:“张师傅技艺精湛,我会好好学习,将来为家里出一份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在亲朋宾客把酒言欢畅谈即兴之时,尚子琴轻轻拉过赤润生,眼神中满是慈爱与期许。她转向新开口镇永生号东家李洛远,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语气中带着几分恳切:“李东家,我家润生今年15岁了,正是学本事的好年纪。一直听闻您的永生号商号声名远扬,培养出不少做实卖人才。我想着,能不能让润生去您那儿当个学徒,跟着您学买卖,将来也好有个安身立命的本事。”
赤润生有些紧张地站在母亲身旁,他微微低头,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听到母亲这番话,他抬起头,眼神中满是渴望,鼓起勇气说道:“李东家,我虽然年纪小,可我不怕吃苦,就盼着能有个机会学本事。我妈说您家那字号远近闻名,要是能去您的商号,我一定勤快好学,绝不让您失望。”他的声音还有些稚嫩,但透着一股坚定劲儿。
李洛远东家上下打量着赤润生,见这孩子眼神灵动,透着股机灵劲儿,心中很是满意。他哈哈一笑,爽朗地说道:“这孩子看着就机灵,行!这年头学买卖的小孩子挺多,要是秋后俺商号有空缺,就让他来吧。”
赤润生一听,眼中瞬间闪过惊喜,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连忙深深鞠躬,感激地说道:“谢谢李东家!我一定会好好努力,让我干什么都行,决不辜负您的信任。”他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在商号里忙碌的干活计,学习、成长的模样。
舞勺之年的赤润生再次站起身,小脸涨得通红,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稳。“我以后要好好学本事,帮着家里把日子过得更好。我要让父母不再那么辛苦,让弟弟妹妹们都能过上好日子。”他的话语虽简单,却饱含着对家人的爱和对未来的坚定决心。
在欢声笑语中,温锅稳居宴圆满结束。赤家的新生活,在这喜庆的氛围中正式拉开帷幕。未来的日子或许仍会有风雨,但他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彼此的关爱与支持,坚定地踏上新的征程,去书写属于赤家的精彩篇章 。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