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六十七回

2025-02-20 19:00 作者:小牮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六十七回

乱云润生 第四十一章

绍宗丹心救国遭害远遁祖地 滿旗女儿奋拼数载终拥田舍

第二百六十七回

上一回说到,1922年的赤绍宗,恰似一位坚毅无畏的苦行僧,于沽海这片土地上不知疲倦地奔波着。

彼时白色恐怖如阴霾般笼罩,艰难困苦重重叠叠,可他一心只为文化救国之宏业,毅然决然地深入沽海的大街小巷,扎根于底层民众之间,展开艰苦卓绝的调查采风。(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那昏天黑地的混沌中,他仿若执着的寻光者,摸索前行,只为觅得那能照亮国家命运的熹微曙光。他争分夺秒,将收集到的珍贵素材精心编辑成画册妥善保存。

转瞬之间,便忙到了1923年元旦之后。过去这一年,投稿之路愈发艰难,画册投稿锐减,他只能向《北洋官报》《大公报》投递些城市建设或首创新闻报道类的采风稿件,这般辛苦努力,也仅换得三块银元。

赤绍宗除去日常花销,在表叔家的生活便用去了两块银元,口袋里最后只剩下一块银元,实在是捉襟见肘。在临回家乡前的两个月,他实在无奈,只能在沽河畔以素描写生为游人作画,这般又挣得一块银元,才勉强解了燃眉之急。

赤绍宗兜里仅有这二块银元,一块银元在满心羞愧与寒碜中给家中用于过年,另一块则留作手头备用。癸亥猪年节前夕,他便匆匆踏上归程,返回渠阳赤阳庄的家乡。

此时已过了灶王爷升天的小年,腊月二十五这天,赤绍宗终于回到了日思想的赤阳庄。他一迈进那新开阔了的宅院门,一股全新且充满活力的氛围便扑面而来。家中仿若被注入了蓬勃朝气,每一处角落都彰显着别样生机,像是在诉说着这一年来的蜕变。

“小叔,您可算回来了!”一声清脆呼喊骤然打破短暂宁静。赤绍宗循声望去,只见快14岁的润生满面春风地站在面前,眼中满是见到亲人的欢喜与雀跃。

仔细端详,朴实干练的小润生周身洋溢着自信阳光的气息,赤绍宗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暖流,仿佛漂泊许久的船只终于靠岸。

这时,二哥赤绍武与二嫂尚子琴满脸笑容,从堂屋中快步迎了出来。尚子琴怀里抱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婴儿,小家伙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全新的世界,那模样可极了。

赤绍武难掩满脸的喜悦,语气中满是自豪:“小叔,瞧啊,咱家添人增口啦!这是你那小侄女儿,去年六月降生的,可把我和子琴高兴坏了。从那以后,我就没再出去扛活,一门心思守在家里伺候月子呢。”

赤绍宗看着襁褓中的婴儿,满心欢喜瞬间溢满心间,赶忙凑近,细细端详起来。这小姑娘刚满半岁,愈发显得可爱动人。她脸蛋圆润,恰似春日枝头熟透、泛着诱人光泽的苹果,透着健康的红晕;一双大眼睛清澈明亮,仿若夜空中闪烁的璀璨星辰,灵动而有神韵;小巧的鼻子下,一张微微嘟起的小嘴,时不时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仿佛正努力向这个世界诉说着自己新奇的感受。再仔细瞧,她的五官轮廓以及眉眼间的神韵,活脱脱像极了母亲尚子琴,小脸蛋如花朵般绽放,透着十足的灵动劲儿,让人越看越喜爱,只觉心都要被这可爱模样给融化了。

快9岁的赤润田也蹦蹦跳跳地凑了过来,兴奋得小脸通红:“小叔,我有小妹妹啦!娘可高兴了,一直盼着有个闺女呢,这下咱家可算如愿以偿啦!”

就在这时,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赤辅铭从厢房缓缓走了出来。赤绍宗见状,赶忙恭敬地向父亲行请安礼问好。赤辅铭笑着说道:“好,好啊!今年咱赤家那可是蒸蒸日上,干啥都顺心顺意。这孩子太招人稀罕了,大家都催我给起个大名,我说还是等绍宗过年回来,让他起吧。他博学多识,起的名字肯定错不了。俗话说,闺女就是妈的小棉袄,咱先叫她小棉袄吧,这小宝贝可真是可爱极了。大名还没定呢,就等你回来拿主意,叔叔给取的名字,那指定好。”

二嫂尚子琴轻轻亲吻着怀中那可爱漂亮、还不安分地咿咿呀呀似在说话的小棉袄,随即随声附和,满心期待地等着知识渊博的小叔赶紧给宝贝女娃起个吉祥如意名字。

赤绍宗微微点头,目光温柔地凝视着婴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喃喃自语道:“琴,勤奋美丽、贤慧坚韧、顶天立地,出类拔萃,二嫂名不虚传。取英,也不太相宜……”尚子琴听闻,顿时羞红了脸,嗔怪道:“叫你说的!”可就在此刻,全家人却出奇一致地响起了清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对她在这个家中中流砥柱般突出奉献的极大肯定与赞扬。

赤绍宗思索良久,目光不经意间落在婴儿那精致无比的面容上,刹那间,仿若一道灵光闪过,眼前猛地一亮,说道:“咱家女娃这么漂亮,就像家里的稀世珍宝,叫赤润珍吧。愿她一生珍贵无比,平安顺遂地度过。乱云飞渡,滋润着珍贵的时代精神啊!”

亲人们一听,纷纷拍手叫好,赞不绝口。赤绍武激动得声音都微微颤抖:“小叔这名字起得太棒了,赤润珍,真好听!”尚子琴更是满心欢喜,轻轻地抚摸着女儿的脸颊,那轻柔的动作仿佛在温柔地告诉小棉袄:赤润珍,你有了一个美丽又寓意吉祥的名字啦。

赤绍宗环顾四周,亲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热切地述说着家中这一年来的变化;

17岁的赤润本去管勒木打工学徒了,家中少了他活泼的身影,却多了几分为生活拼搏的忙碌气息。大家正聊得热火朝天,赤润本却如神兵天降急匆匆地赶回家中。

赤润本一眼就瞥见了久违的小叔,立刻兴奋地打招呼:“小叔,您到家了,我可想您了!这一外出单飞闯荡,才真切体会到生活独处的不易。妈妈给我找的这活儿,虽说才不到一年,可我已经深深感受到了其中的艰辛与充实。每天忙忙碌碌的,我还给家中挣下一块银元呢,心里挺知足的。要不是腊月十六东家接到一笔大活,木匠行十多个手艺人紧赶慢赶,一直忙乎到今天上午才完工,我早就心急如焚地往家赶了。您瞧,这事儿闹的,离家也就三四十里地,我却成了归家最晚的那个!”

母亲尚子琴满脸笑意,温柔地接茬道:“不晚,不晚。咱赤家眼下人丁兴旺,人多势众,干啥事都方便多啦!”

这两年,赤润生对家里的贡献最大。他一边在集市上摆摊卖货,一边抽空听新学,两不误。家中那一亩多田地,主要由赤绍武精心照料着。自从有了小润珍,尚子琴精力有限,其夫赤绍武便毅然辞去了扛活看青的活儿,一门心思扑在家庭上。

赤绍武既要悉心照顾妻子与刚满月的孩子,又要操持家中的农活。好在今年风调顺,收成相当不错,粮食吃到明天粮收割都绰绰有余。他还马不停蹄地栽种时令蔬菜果品,家中日常生活开销也用不着花太多钱。

而爷爷赤辅铭依然力所能及地编制些草制品补贴家用。快十岁的小润田简直就是父亲的小跟屁虫,父亲指哪儿他打哪儿,时不时地,这半年来照看哄着小妹妹玩成了他最开心、最得意的美事儿。

母亲尚子琴除了精心哺育幼女外,总体坐镇指挥家中全局,一有空就织布纺线刺绣,只为家中多挣些钱。如今赤家主要的经济来源,还得依靠天生聪明机灵的赤润生。这一年,他为家中挣得六块银元。当下赤家已然拥有自家宅院,还有一亩三分地作为坚实底气。家中有三个生龙活虎、茁壮成长的大小伙子,又增添一个如花似玉的润珍姑娘,这可是母亲贴身贴心的小棉袄。如今赤家已是人丁兴旺的祖孙三代八口大家庭。

当下,尚子琴正满怀憧憬地谋划着更长远的发家规划,想着再攒些钱,衣食无忧了,等润田再大些,就让他跟着润生在集市上学着做小买卖。等润田能独当一面盯摊了,明年就把润生腾出来,谋求更大发展。

尚子琴深知润生是兴家的好苗子,总在集市上干小买卖,实在没什么大出息。还得等有合适的时机,把润生送到店铺中打工做小伙计,一点点熬着,跟着学算账,弄清楚生意场上的门道,这才能未来进入大城市站稳脚跟,否则,一辈子打工,也只能充当廉价苦力。赤绍宗不禁在心底赞赏二嫂良苦用心,为已心爱二儿子润生的精心盘算,这份长远的眼光与周全的考量,着实令人钦佩。

(待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wthmkqf.html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六十七回的评论 (共 1 条)

  • 岭上月明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