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六十二回

2025-02-13 21:50 作者:小牮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六十二回

乱云润生 第四十章

学生游行示威彰显国大义

军阀镇压囚捕肆虐白色恐怖

第二百六十二回

四至五月,暖花开,赤绍宗从新开河火车站乘火车前往北京。来到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拜访李大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李大钊介绍了赴法勤工俭学的多位中华民族栋梁之材后,接着,李大钊又向赤绍宗讲述了另一位拯救国家的杰出青年——毛泽东。

“1918年,毛泽东为参加赴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来到北京,起初住在杨昌济老师家,后来为了节省开支,搬到景山东街三眼井胡同。但他在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后,深思熟虑,最后放弃了去法国的机会,毅然选择留在国内,去探寻更适合中国的救国之路。之后,他到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书记员。”李大钊回忆着,眼中满是赞赏,“他在北大期间,认真聆听了我的《庶民的胜利》演说,如饥似渴地阅读了许多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还亲自去长辛店调查工人状况,在实践与思考中,他的思想开始向马克思主义转变。”

李大钊继续说道:“1919年毛泽东回湖南创办了《湘江评论》,以笔为武器,传播马克思主义,唤醒民众的觉醒。后来他再次来到北京,深入研读了《共产党宣言》等书,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彻底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1921年7月23日,他和何叔衡作为湖南代表,肩负着湖南人民的期望,去上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赤绍宗从北大图书馆资料中还了解到,1920年9月,在陈独秀的积极组织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陈独秀被选为书记。1920年11月,毛泽东收到陈独秀、李达的来信,接受关于在长沙建立党组织的正式委托。毛泽东经过慎重物色,与何叔衡、彭璜等六人,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在建党文件上庄重地签了名,创建了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

在北京考察的两个月里,赤绍宗深刻感受到:北洋军阀统治黑暗腐朽,内部派系林立,直、皖、奉系等为争夺地盘和权力,明争暗斗不断,政治局面混乱不堪,政府更迭频繁,政策毫无稳定性可言,对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毫无建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而与此同时,爱国民主思潮如汹涌的浪潮般涌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传播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民主、科学等思想在知识界和青年学生中广泛传播,他们满怀热血,积极关注国家命运,不断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北洋军阀政府卖国、独裁行径的不满,爱国民主运动一触即发。工人阶级力量也在不断壮大,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长辛店等地工人阶级开始觉醒,组织意识和斗争意识逐渐增强,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政治力量,对北洋军阀统治构成了潜在威胁。

1921年5月,长辛店铁路工人会成立,北京长辛店等地工人运动蓬勃兴起。长辛店工人为争取工人权益等合理诉求开展活动,他们的行动如同星星之火,却有着燎原之势。

然而,北京反动政府却出动军警,对工人集会、游行等进行武力驱散,军警们手持警棍,面目狰狞,逮捕工人领袖和积极分子,试图以暴力手段压制工人的正义诉求。北京政府控制的媒体也颠倒黑白,对工人运动等爱国正义行动进行歪曲报道,将工人的合理诉求和抗争说成是“闹事”“扰乱社会秩序”等,企图误导社会舆论,削弱工人运动在民众中的支持。警方还采取分化瓦解的卑鄙手段,拉拢、收买部分工人中的不坚定分子,或者利用工贼来破坏工人组织和工人运动,在工人队伍中制造分裂,以达到破坏爱国正义行动的目的。

回到沽海的赤绍宗,虽被监视的阴霾笼罩,行动处处受限,但内心救国的火焰却熊熊燃烧,愈发炽热。他深知,在这混沌黑暗的时代,唯有思想的光芒能穿透重重迷雾,照亮前行的道路。于是,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整理大事、制作图文画册之中,每一个细节,每一段文字,都饱含着他对国家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望,他盼着以此唤醒民众,让更多人投身到救国的浪潮中来。

19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5月5日,孙中山于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赤绍宗听闻这个消息,兴奋不已,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日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孙中山先生的施政理念与规划,将其绘制成图,配上详实生动的文字,收入画册,希望借此点燃民众对革命的希望,让大家看到国家复兴的曙光。

而这一年,最让赤绍宗心潮澎湃的,当属中国共产党的成立。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开幕,那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后因遭敌人干扰,会议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继续进行。赤绍宗为了探寻这一伟大事件的详情,四处打听,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他就像一位执着的寻宝人,渴望揭开历史的真相。

当他得知出席大会的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还有陈独秀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同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时,内心满是震撼与敬佩。他仿佛看到了这些先驱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赤绍宗如获至宝,将会议的每一个关键细节都认真记录下来:代表们围坐在一起,神情专注,热烈讨论着党纲,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为中国的未来勾勒宏伟蓝图;他们通过工作决议,为党的行动指明方向,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历史的重任;选举党的机构,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呼唤。赤绍宗深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黑暗的中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带来了希望。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画册上精心描绘着代表们的形象,写下激昂奋进的文字,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它的成立,是中国革命的新起点,是民族解放的希望之光。

7月31日,大会在嘉兴南湖胜利闭幕。赤绍宗将那艘见证历史的红船画进画册,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红船在湖面上的英姿,希望更多人能记住这个特殊的时刻,明白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就肩负着民族解放的重任,它将引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未来。

9月1日,共产党人于树德、安体诚在沽海恒源纱厂附近创办“工人工余补习学校”,赤绍宗亲自前往观察。看到工人们下班后,不顾一天的疲惫,匆匆走进学校,认真学习知识,那专注的神情让他深感欣慰。他知道,这是知识的力量在唤醒工人阶级的觉醒,他将这一“天津劳工运动的一道曙光”也收录进画册,希望更多人能看到工人阶级的进步与希望。

1921年11月,陇海铁路机务工人举行罢工。李大钊闻讯后,立即主持召开中共北方区委紧急会议,派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罗章龙以北方分部的名义全力帮助工人罢工。在罗章龙、包惠僧等人的精心指导与帮助下,工人们团结一致,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斗争策略,最终罢工取得胜利。这是工人阶级的一次伟大胜利,也是正义的胜利。

同年,雍阳杨村镇建双龙桥、沽海工商学院动工兴建、张毓濡等创办沽海协通长途汽车公司,这些事件都被赤绍宗细致地记录在画册里。他就像一位忠实的历史记录者,希望通过这些记录,展现神州沽海在各个领域的努力与发展,让人们看到国家在艰难中前行的步伐。

赤绍宗带着画册四处投稿,即便一次次被拒,遭受挫折,但他从未气馁。他坚信,只要有一丝机会,这些承载着时代记忆与希望的画册,就能发挥作用,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人们心中的爱国热情,助力国家走向光明的未来。

(待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wehmkqf.html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六十二回的评论 (共 2 条)

  • 逐梦星空
  • 漫舞洛城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