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十年的电视缘
改革开放三十年,电视早已走进千家万户,如今中国人的电视机保有量近5亿台,从黑白到彩色,从纯平到平板,从普通到高清,从模拟到数字,从CRT到液晶……电视机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从一个角度彰显了三十年来中国百姓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
我出生于七十年代。小时候在农村那时只有少数人家有收音机,根本没有电视机。人们说,收音机这东西真稀罕,能听到盒子里有人唱歌讲故事。父亲像个预言家:等着吧,过不了两年,不但能听到,还能看到盒子里的人!大家都不信,说父亲净胡说八道。
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冬夜,父亲喜滋滋地告诉我:“附近的陶瓷厂买电视了,听说今晚放《穆桂英挂帅》,我带你去看!”我甭提多高兴了,像看露天电影一样扛着凳子随着人流去看热闹。到那儿一看,真是人山人海!我和父亲去晚了,我站在凳子也看不到。父亲就让我骑在他脖子上看。只见黑压压的人群当中,一只小小的木盒子前面一块玻璃正发出亮光,上面有人影在晃动。我以为这是在放“小电影”,习惯性地四处寻找放影机,却怎么也找不到,不由得感觉这叫“电视”的东西的确太神奇了。当时那电视估计只有12寸,因离得太远,我怎么也看不清,急得我直哭。由于人太多,大家纷纷往前拥挤,结果厂里干脆把电视关了,人们只好就这样悻悻离去。
八十年代,电视机逐渐进入了富裕人家。《霍元甲》、《西游记》等电视剧热播时,大家挤到有电视的人家看,里三层外三层。九十年代初,我家盖了新瓦房,生活也渐渐宽裕了。在我的强烈提议下,父亲终于买回了一台17寸黑白电视,全家人说不出多高兴,围着这个宝贝看不够,连广告也看得津津有味。晚上母亲怕电视被偷走,还要把它从堂屋搬到房间去才能放心睡,有一次搬动时不慎失手摔了一下,心疼得一晚没睡着。
逐渐地,黑白电视看得不过瘾。能显示缤纷艳丽色彩的彩电也在商店有买了,但开始仍很贵,我们只好买张彩色玻璃纸贴在黑白电视屏幕上,欺骗一下眼睛。后来自己出来工作了,当时每月只有100多块工资,攒了大半年,终于购回一台21寸彩电,家里又多了一台电视。彩电放在堂屋里大家看,黑白的就归父母放在他们房间看。没过两年,家里盖了楼房,21寸彩电感觉太小了,彩电价格像跳水似的往下跌,便立马再去家电市场购回一台27寸大彩电。
看21寸彩电时,还在用羊角天线,频道少,信号不好。后来赶上有线电视进村了,拉起了有线,一下增加到十几个频道。频道多了,“烦恼”也多了,我家四代同堂,祖父母喜欢看戏曲,父母喜欢看农村片,我和爱人喜欢看现代片,孩子要看儿童片,有时候真的不好协调,呵呵。前年,家里又用起了卫星天线和机顶盒,频道更多了,信号也更好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前不久,我从网上淘了一款实惠的电视手机。有空的时候,我也开始用手机看电视啦!30年的电视缘,可真是越说越开心。改革开放,给普通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多大的变化啊,有谁能说得完?!
(《江西日报》老百姓眼中的沧桑巨变参赛征文,发表于2009年10月17日《江西日报》 )
我三十年的电视缘的评论 (共 4 条)
- 逐梦星空 推荐阅读并说 散文网一枝独大,你也会名扬天下!若想获得更多推荐机会切记以下几点,(一)散文、诗歌,小小说是本站的三大优势板块和发展趋势;(二)文章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三)篇幅不宜过长,越是短小精悍的文章更能抓住读者的心从而让人有一种过目难忘的视觉冲击和心灵享受!心若在,梦就在,有梦就会有未来!最后衷心的希望你能够一如既往的创作出更多具有可读性的优秀佳作来!
-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相聚散文网,共筑文学梦!回首过去我们一路高歌猛进和勇往直前,放眼未来我们更是豪情万丈和信心满怀!中国散文网正是有了广大文友的信任理解和关爱支持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和旺盛强大,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散文网的广大同仁和领导同志们预祝所有的文友以及您的家人和朋友们个个都幸福安康,万寿无疆!最后还要衷心的祝愿所有的兄弟姐妹们都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创作出更多具有真善美和正能量的经典佳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