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八十四回

2025-03-09 21:26 作者:小牮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八十四回

乱云润生 第四十二章

尚子琴精心筹谋新房圆家

赤润生舞勺学买卖志启新程

第二百八十四回

上一回说到,1924年的七月,赤家新翻盖的宅院终于落成。暖房、温锅两场稳居宴办得那叫一个盛大热闹,亲戚朋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欢聚一堂。席间,大家一边分享着往昔的回忆,一边畅想着未来的日子,欢声笑语在这个盛时节肆意回荡。(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15岁的赤润生,眼神里透着同龄人少有的坚定,待众人说完,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大声说道:“我想学做买卖,以后让家里过上好日子!”永生号东家李洛远在一旁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欣赏,对赤润生的请求也初步予以同意。

亲舅爷吴博雅看着这一幕,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感慨道:“看到赤家越来越好,打心底里为亲人高兴,往后日子肯定满是希望!”

热闹过后,赤绍文夫妇回到了赤阳庄的家中。当推开家门,那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长久漂泊在外积攒的疲惫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亲人们纷纷围拢过来,一句句关切的问候,像日暖阳般,让温暖在屋内迅速蔓延开来。接下来的半个月中,夫妇俩踏上了走亲访友的路途。

他们的第一站,是去拜访赤阳庄附近罗秀清父亲罗木匠在渠阳的所有亲戚。整整一周的时间,他们穿梭在各个亲戚家。每到一处,都被亲戚们热情相迎,大家紧紧拉着他们的手,眼里满是关切,不住地询问他们在关外的生活经历,同时也分享着在这国难当头之时各家的大事小情。欢声笑语随着渠阳乡亲们相互问候的话语,在空气中不断回荡。

第二站,赤绍文夫妇抽空前往雍阳下伍旗的吴博瀚、吴博雄家中。两家人一见面,激动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吴博瀚赶忙招呼着摆上茶水点心,大家围坐在一起,畅快地聊了起来。吴博瀚感慨地讲述着这些年的变化,赤绍文和罗秀清夫妇也分享着在外闯荡的点点滴滴,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屋子。之后,吴博瀚、吴博雄还带着赤绍文夫妇参观了他们为实现文化救国兴办的新学堂,以及为践行实业救国开办的粮食加工厂。这一趟参观下来,让赤绍文夫妇大开眼界,也让他们对祖国尽快摆脱困境充满了信心

告别下伍旗后,赤绍文夫妇马不停蹄地前往渠阳驻防营,去看望自己的亲舅舅一家。刚到舅舅家,舅舅和舅妈就忙前忙后,不一会儿便张罗出了一桌丰盛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回忆着往昔那些有趣的事儿,感叹时光匆匆。在这一刻,亲情愈发显得浓厚。吴博雅在渠阳开的米面店铺生意兴隆,专卖至亲表兄吴博雄、吴博瀚兄弟俩开的米面加工厂生产的振兴牌粮食,十分畅销。他正准备明年合股在京城与沽海各开办商铺,为民族发展、商业救国贡献微簿之力。绍文夫妇听后深受鼓舞,表示回东北后一定会告诉绍宗三弟,关内亲戚各家即便在国难当头之际,也都在奋勇拼搏,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最后,他们前往沽海金家窑看望表叔赤增清。此时的赤增清已是花甲之年,作为津浦大厂资深老职工,依旧是工厂中操作骨干,薪金可观,整个人精气神十足。赤增清满脸笑容地迎接他们,还带着他们参观了在津浦大厂附近河北新区达仁里新买的三间房屋。小院里共住着三户人家,他那三间北房宽敞明亮,崭新的家具摆放整齐,让人倍感温馨。赤增清笑着告诉他们,金家窑那两间小房租给了渠阳老家在沽海打工的居玉州,自己把家眷都接到了这里,生活安稳了许多。随后,赤增清携老伴与三个孩子在附近饭馆热情招待了赤绍文夫妇。亲眼目睹至亲这些巨大变化,赤绍文夫妇感慨万千,想着一定要捎信给赤绍宗。

赤绍文罗秀清夫妇探亲参加稳居宴一个月后滿载而归,尚子琴以两块银元礼物回赠魂牵梦绕的亲人,祝福亲家长辈长寿家庭幸福

再把目光转回赤家,热热闹闹地办完暖房与温锅两场稳居宴后,尚子琴独自站在自家宽敞的宅院中,望着刚刚落成的口袋房,心中百感交集。她回想起建房之初,一家人满心盘算,想着通过年终大集的奋斗,手里已有18块银元,觉得十一二块银元应该就能搞定彻底翻盖新房这件事儿,毕竟全家老小齐上阵,能省下不少人工钱。可谁能想到,即便一家人省吃俭用,建房的花费还是一路攀升,最终竟用去了16块银元。建房师傅当时的话还清晰地在耳边回响:“要是你家里人不出力,这套房子起码得花25块银元左右。”当下物价年年飞涨,什么东西都贵,以前的经验完全行不通了,这让尚子琴后怕不已。好在一家人齐心协力,新房才得以顺利建成,可当时家里就只剩下了两块银元。

眼瞅着两场稳居宴迫在眉睫,这点钱简直是杯水车薪,而每天过日子的花销还像流水一样不断。尚子琴愁得茶不思、饭不想,觉也睡不好。就在她觉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多亏丈夫赤绍武兴奋之中提前给千金寨二兄弟发了报喜讯的电报。让她没想到的是,赤绍文夫妇能如此迅速地火急赶到家中团聚,不仅带来了赤绍宗给家奉献的12块银元,自己还拿出两块银元。这14块银元就像一场及时,瞬间让尚子琴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暖房宴和温锅宴终于有了着落,她赶紧挑选了寓意吉祥的双日举办宴会。

举办这两场宴会时,尚子琴精打细算,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即便如此,两场宴会还是花去了5块银元。剩下11银元,尚子琴小心翼翼地盘算着下半年的生活,不敢有丝毫大意。她心里清楚,得为家里谋划未来,从长计议。想到要赶紧给润生找学买卖的东家,她深知像现在这样广摆摊混日子,不仅没什么出头之日,还会把孩子的天赋耽误了,把悟性都磨没了,孩子这辈子可能就平平淡淡过下去了。

于是,她咬咬牙,拿出1块银元,对这两年早就相中的兴旺买卖——永生号,积极联络试探,邀请他们来参加稳居宴,期望能为孩子谋个好前程。尚子琴心里明白,孩子十五六岁,正是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大儿子润本就是在这个年龄离家,被送去木匠行学手艺的。等过个三五年,手艺学成了,就能靠这门手艺养活自己、养活家庭,到时候再给说门媳妇成家立业,她这个当母亲的也就放心了,这也是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

可赤润生这孩子天生聪慧,一看就得上永生号这样兴旺的买卖家从头学习培养。但润生要是离开了,家里维持生活就少了根顶梁柱。不过日子还得继续,尚子琴深知土地的重要性。她心里清楚,指望丈夫绍武过舒心日子可不行,他就喜欢摆弄百灵,听鸟儿在房檐下唱歌,晚上就知道和自己如胶似漆甜言蜜语,别的长远大计啥也不寻思。不过他干农活倒是一把好手,于是,尚子琴在两人亲密相处时,当机立断:花6块银元购置了两亩良田好地,加上自家原有的一亩地和半亩菜棚,让赤绍武精心耕种,守住家中粮食果蔬的根本。剩下的粮食果蔬,依旧以在大集中摆摊售卖,为稳妥之策。

同时,尚子琴安排赤润田近半年随润生每日摆摊,认真学习囤便宜货再售卖的诀窍,学习摆摊卖货的各种知识,直到达到能独立摆摊盈利水平,成为家中零钱花销的稳定进项。润田经过培养,肯定能适应这份工作

家里平日还可依靠爷爷赤辅铭编织各种草制品,尚子琴忙着纺线织布做外活,闲时就做刺绣、做针线活,还让逐渐长大的赤润珍学着做女工,期望能多赚些钱补贴家用。

忙碌的生活让尚子琴差点忽略了身体的变化。直到近来有一天,她突然意识到例假迟迟没来,心中涌起一种预感。一番确认后,她惊喜地发现自己又怀孕了。抚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尚子琴嗔怪地埋怨着绍武:“你啊,就这事好使,没别的本事!”可眼中却满是温柔与期待。她心里想着,人丁兴旺才是兴家的基础,众人拾柴火焰高。明年夏天,这个小生命就要来到这个世界了。虽然生活依旧艰难,但这个即将到来的小生命,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给这个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她暗暗发誓,一定要更加努力,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迎接新生命的降临。

待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txhmkqf.html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八十四回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