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苍天为证小说连载第四二五回

2025-03-01 20:20 作者:小牮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苍天为证 小说连载第四二五回

六十八章

四二五 跃昆倾其赤心

节的余韵仍在空气中袅袅回荡,金家儿媳王颖却因温哥华那边事务堆积如山,初六便不得不告别温馨的家庭,匆匆踏上返程的航班。年幼的孙子旺旺,在奶奶精心呵护下,生活安稳无忧,这也让远在异国的父母稍稍宽心。而这段时间,金世矩静心调养,身体状况日益好转,已迫不及待要全力协助儿子,投身到事业当中。

金跃昆,这位满怀壮志的热血男儿,一心怀揣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他深知家乡沽海故里的潜力,为了能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他凭借自身的人脉与魅力,在海外四处奔走,诚挚邀请了众多实力非凡的朋友。他们齐聚一堂,共同勾勒出重塑开发沽海故里的宏伟蓝图。如今,一切前期筹备工作都已就绪,每一个人都摩拳擦掌,只等将规划中的项目逐一落地,让想照进现实。(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龙主席、郑主任等一众老友,心中始终牵挂着金世矩一家。新春佳节,他们不顾路途劳顿,亲自登门拜年。老友相聚,欢声笑语不断,情谊在空气中弥漫。金世矩和金跃昆对这份深厚情谊感动不已,在感动之余,父子俩商议后决定,正月初七中午,一定要前往“老城古巷博物馆”参加那意义非凡的“接地气”团拜会。这一决定,一来可以借此机会与众多老朋友广泛互拜,畅叙友情;二来,能让一同前来的海外朋友领略家乡那盛况空前的民俗民风展示,这无疑是一个深入考察调研、挖掘潜在开发项目的绝佳时机。

在沽海,正月里的老城向来充满喜庆与热闹,这已然成为传承多年的习俗。初七清晨,天色微亮,金世矩便与跃昆以及他们的同仁一行早早来到了鼓楼前广场。此时,广场上已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九点刚过,这里已然是人山人海,一片欢腾的海洋。

有着近三百年历史的庆音、永音两支法鼓队,正联袂为众人献上一场震撼人心的表演。这两支法鼓队天未亮便从沽西赶来,一路长途跋涉,只为在这新春佳节,为家乡的人们带来最原汁原味的民间古韵。他们将沿着沽海繁华地段绕行,所到之处,必将掀起一阵民俗文化的热潮。

法鼓表演分为文武两场,金世矩站在一旁,兴致勃勃地为众人讲解着其中的门道。文场,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日月龙风扇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九曲黄罗伞高高撑起,尽显庄重与威严;轮、螺、盖、斧、花、鱼、金瓜、软硬对、朝天蹬等组成的銮驾,气势恢宏。据说,这銮驾乃是崇祯皇帝后妃娘娘所赐,历经岁月洗礼,如今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跟随銮驾之后的各种器物,造型精美绝伦,成双成对,每一件都凝聚着民间艺人的智慧与心血,巧夺天工,古色古香,令人叹为观止。

而武场,则是力量与节奏的完美融合。铙、钹、镲、铛等乐器在“鼓”的统领下,奏响一曲激昂的乐章。乐声和谐齐鸣,相得益彰,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山欲来风满楼”的磅礴气势。列队整齐的表演者们,个个精神抖擞,他们在激昂的乐声中,轮番展现出优美的舞姿和高难度的技巧。

“插花盖顶”时,手中乐器如花朵般在头顶绽放;“十字披红”动作潇洒利落,尽显豪迈之气;“海底捞月”则灵动优美,仿佛能将海底的神秘宝藏捞出;“燕飞凤舞”更是将飞的灵动与凤凰的优雅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些精彩的表演,在抑扬顿挫的乐曲中完美融合,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地契合着节奏,引得台下观众阵阵叫好,掌声雷动。

金跃昆和他的海外朋友们,完全被眼前的表演所震撼,眼睛一刻也舍不得离开。他们一边目不转睛地欣赏,一边连连交口称赞:“这古朴典雅的民俗文化,深受百姓喜,要是能深入挖掘、合理开发,必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商业价值!”

这些精英们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已然从这场表演中嗅到了无限的商机,心中对未来的开发项目充满了期待。

金世矩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热闹非凡的场景,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儿时。那时的他,每逢春节,总会和小伙伴们在满大街上追着法鼓队、高跷队、秧歌队跑,眼中满是好奇与兴奋,那是他童年美好回忆

然而,就在他沉浸在回忆中时,脑海中突然闪过“文革”时期的画面,他猛地打了个激灵。那段黑暗的岁月里,无数传统文化遭受重创,许多珍贵的民俗技艺险些失传。想到这里,他不禁感慨万千,喃喃自语道:“能逃过那场浩劫,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还是过年时看这些老玩意儿地道,真棒!现在的子孙们可真是有福啊!”

直到浩浩荡荡的法鼓队渐渐远去,身影消失在街道尽头,金世矩才回过神来,领着众人前往明永乐二年建成的鼓楼参观。鼓楼,作为老城的发祥地,在沽海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位列沽海三宗宝之首。

然而,百年前,它曾遭受八国联军的洗劫,历经沧桑,千疮百孔。好在新世纪初,在各方的努力下,鼓楼得以重建,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彩。众人抬头仰望,只见青砖素墙宽阔高耸,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四拱门上,汉白玉镌刻的“镇东”“安西”“定南”“拱北”四个名称,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楼体飞檐斗拱,如飞鸟展翅欲飞;碧瓦丹楹,色彩鲜艳夺目;雕梁画栋,工艺精湛绝伦;玉石白栏,洁白如玉,庄重典雅。整座鼓楼宏伟壮观,气势非凡,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走进楼内,一幅清代诗人梅小树的绝佳楹联映入眼帘:“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断续钟声。”这楹联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让人仿佛能看到当年沽海的繁华景象,听到那悠扬的钟声在历史的长河中回荡。众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攀登上钟楼。看着那重达3吨、近两人高的偌大铜钟,大家都跃跃欲试。当有人奋力撞响铜钟的那一刻,雄浑悠扬的钟声瞬间响起,声声悦耳,仿佛穿越了时空,回旋延绵在沽卫的远近八方,让人心潮澎湃。

站在楼顶,众人极目远眺,只见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环抱合围,鳞次栉比,展现出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再定睛俯视,明清古街商铺林立,游人如织,一片红红火火的兴旺景象。眼前的美景,让大家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众人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陶醉其中,随后迅速下楼,迫不及待地融进了大鹏展翅般十字放射状的古街中。古街中,金碧辉煌的宝辇圣现,蟠龙含珠,双凤朝阳,流苏飘摆,异彩纷呈,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新春踩街活动热闹非凡,“金鸡报晓”的场景引得人头攒动,大家都争着一睹这喜庆的景象。他们先参观了清末贵胄深闺宅院格格府,那古色古香的建筑,精致的装饰,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感受到了贵族生活的奢华与典雅。

接着,众人又来到富丽堂皇的会馆大戏楼,想象着当年这里锣鼓喧天、好戏连台的热闹场景。随后,他们走马观花地游览了古街中各具传统特色的旺铺,每一家店铺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目不暇接。而街口那彩绘大牌楼,更是气势恢宏,蓬荜生辉,成为了古街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栩栩如生的城市渊源砖雕街中,众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一组组民俗情趣铜塑,勾起了人们对往昔岁月的回忆,那些曾经熟悉的场景和生活片段,如今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眼前,让人感慨万千。

经过一番游览,这些绝佳的旅游资源已然在考察者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心中对未来的开发项目也有了初步的规划和想法。眼见时间已近十一点,金世矩赶忙催促大家前往博物馆观花灯。老城博物馆离鼓楼并不远,众人漫步在鼓楼东街,不过几分钟的路程。

闹花灯,作为春节期间的民间传统活动,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喜爱。以往,古街的花灯活动只在正月十五前后进行,然而,自从街上建成了“老城古巷博物馆”,为期十天的“迎春接福”万民赛灯会便应运而生。

从正月初七的“接地气团拜”开始,到元宵之观灯活动达到高潮,这段时间里,老街处处张灯结彩,呈现出一派盛况空前的热闹景象。博物馆内的各个院落,千盏彩灯交相辉映,绽放出五彩斑斓的光芒。赏灯猜谜的人群络绎不绝,人头攒动,大家在这欢乐的氛围中竞相嬉戏,妙趣横生,每个人都沉浸在新春佳节那浓浓的喜庆气氛之中。

众人踏入游人络绎不绝的“老城古巷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只雄鸡昂首挺立的彩灯造型。那雄鸡英姿勃发,仿佛正在报晓长鸣,为新的一年带来希望与活力。迎门的大影壁上,“金鸡报春”的巨幅彩灯图景格外醒目,色彩鲜艳,栩栩如生,让人眼前一亮。走进博物馆内部,长长的窄巷上方挂满了大红灯笼,宛如一条红色的丝带,将整个博物馆装点得格外喜庆。

在各个宅院的墙边,均以大型彩灯造型烘托出迎春的喜气。有寓意“金玉满堂”的胖小子抱鲤鱼彩灯,那胖小子笑容可掬,怀里的鲤鱼活灵活现,仿佛下一秒就要跃出水面;还有寓意“富贵吉祥”的娃娃大哥、娃娃大姐作揖拜年的彩灯,他们毕恭毕敬的模样,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新春祝福。此外,还有市民们亲手制作的千姿百态、造型精美的彩灯,点缀在各个院落中。抬头观赏,只见千灯竞秀,让人目不暇接,每一盏彩灯都独具匠心,多姿多彩,美不胜收,仿佛置身于一个灯的海洋,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待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rbhmkqf.html

苍天为证小说连载第四二五回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