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乱云润生一2025版

2025-03-01 20:13 作者:小牮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乱云润生 一 2025版

作者按

今值惊蛰,踏入仲卯月,刹那间,春雷轰然炸响,宛如雄浑激昂的战鼓,于天地间震出滚滚回响,震醒了酣睡的万物,催生出无尽蓬勃朝气,天地间满盈着盎然生机。

在这奇妙的节气交替之际,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慨,如汹涌潮水在心间翻涌。冥冥之中,历史的轨迹似有神秘安排,总呈现出令人惊叹的巧合。

回溯至三十年前的今日,自幼便对文学满怀炽热与虔诚的我,在内心深处反复权衡、斟酌许久。彼时,对文学创作的向往与执着,如同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焰,在我胸腔中熊熊燃烧。终于,我毅然决然地以“赤诚众(小牮)”之名,开启一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征程,将其定名为《乱云润生》。

那时,我任职于国企,日常工作忙碌得如同旋转不停的陀螺,根本难以抽出充足精力全身心投入写作。那些日子,下班后只要稍有闲暇,我便满怀热忱地拿起单位稿纸,在昏黄台灯下,一笔一划精心笔录。(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兴致勃勃地聆听杖朝之年的父亲,缓缓讲述他所听闻、亲见及亲身经历的故事。那些故事,犹如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风云变幻、惊心动魄,满是传奇色彩,每一个细节都让人回味无穷。这,便是我创作想最初的萌芽与根源。

然而,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大潮风起云涌,“春天的故事”在华大地精彩上演,处处洋溢希望与活力。我,刚从阶级成分歧视的沉重桎梏中挣脱,生存权与发展权得到前所未有的极大释放。投身商海的我,恰似鱼儿得水,尽情挥洒才华,惬意享受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旅程,一切都朝着美好方向前行。

二十一世纪初,距离期颐之年已不远的老父亲,带着一生沧桑与故事,遗憾地仙逝。

他的一生,历经百年风云变幻,恰似乱云翻涌,最终又归于平静,如润生万物后的圆满。他叱咤风云的一生,就此画上意味深长的圆满句号。

世事无常,鬼使神差般,年逾花甲、刚退休的我,在新世纪曙光中,如饥似渴地投身信息网络浪潮前沿。

我仿佛一个初入奇妙世界的探索者,超前品味互联网带来的神奇乐趣。此时,以自身丰富人生经历与独特体验为蓝本,创作近年题材作品,那种酣畅淋漓的创作之感,让我如痴如醉,似找到了人生新方向与寄托。

时光飞逝,眨眼间二十年过去。期间,我创作发表数千篇诗歌散文,还热衷于撰写评论。同时,完成描写改革开放、反腐倡廉的长篇小说《苍天为证》,以及记录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跌宕起伏发展历程的长篇小说《股奴》。当然,现今网络发表的这些作品皆为初稿版本,存在诸多不足,显得粗糙。尽管国内外网络广泛转载,但这些并非我滿意发表的正本,仅是抛砖引玉之作,期望借此获良师益友的悉心指教。

今又逢惊蛰,心中感慨愈发深沉。此时,身为已过杖国之年又超三载,且在宅中正抗疫笔耕者,往昔回忆如潮水般汹涌袭来。三十年前的往事,像电影般在脑海不断放映,思潮腾涌,百感交集。多年来,心中那金色的创作梦想,经长时间酝酿沉淀,已然厚积待发。如今,踌躇满志的我,再与时俱进只争朝夕网耕二十载,似一位即将踏上征程的勇士,是时候实现多年心愿了!

从古老的楛矢石砮,到女真建立大金政权;从努尔哈赤一统女真各部,到清朝皇室内部那九子夺嫡之争;从康乾盛世的繁华昌盛,到清朝伟业逐渐衰亡;从胤禵皇亲之家族渊源,到畿辅八旗的风云变幻。父亲当年讲述的只言片语,虽零散却真挚,像轻柔丝线,一直萦绕在我耳边,不断勾起我对那段跌宕起伏历史的无限遐想与深入探究。

在《乱云润生》这部长篇小说的创作构思上,我计划溯源古代历史部分,以第一人称展开,让读者仿若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近代上世纪前五十年,以及新中国解放至上世纪末这两部分内容,1900年至1949年,1949年至2002年以后,则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创作,以更宏观、全面的视角,展现神州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画卷。

2020.3.5 惊蛰

乱云润生 2025版 一

赤诚众(小牮) 著

寻根问祖,薪火相传,祖先留下的基因,铭刻着永恒信念。依据历史沧桑背景,以广阔想象视角,表达作者切身感受。

本篇小说纯属虚构,切莫对号入座,唯愿读者喜欢阅读,旨为大千世界散发些许光热。

引子

父亲曾对我讲:咱家祖辈是旗人,从东北老家随大清兴盛移居到京畿。依稀听老辈人常念叨,家族曾显贵过,也穷困潦倒过,甚至沦落为给满清皇上种地、供奉皇粮的旗奴。

母亲曾说:她的家世属满族正黄旗。听老辈人讲,先祖中有人及第进士。满清一统天下时,祖辈有两位先祖颇为风光,一位在广东为官,一位在关东任职。

依稀记得,母亲话语间常夹杂着满语。上世记四十年代末,我尚在幼童时,常从母亲陪嫁那四个大樟木箱子中,翻出大捆大捆满族服饰上镶边沿的精美“绦子”,与兄弟姐妹及邻居小伙伴缠绕在身上玩游戏。可惜,这些稀罕物件,在文革抄家后消失得一干二净。

2019年末,我踏上寻根问祖之路,专程前往驻防营拜访耄耋之年景年表姐。她家在上世纪初曾显赫一时,是远近闻名地方首富,老人家感慨道:从辛亥枪响到文革动乱,我始终未改民族身份,许多人家早早改成汉族以避祸,只因成分不好,担惊受怕啊!

父亲曾说:你老爷(我祖父之弟绍宗)血气方刚、精明强干,刚长大成人,便与本家弟兄绍东结伴,返回老祖宗故土东北闯荡。在抚顺千斤寨,有老乡亲九王庄张阁开的杂货铺落脚,又遇上当家子绍仪。后来,他在岫岩、热河、开鲁、科尔沁、辽西大凌河等地,出生入死抗击日寇,事迹可歌可泣!

2019年末,我回家乡寻根问祖,赴原籍走访近百岁的老乡亲杨万安老寿星。老人竟迫不及待向我打听,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本村比他大几岁的儿时小伙伴:绍宗他还好吗?他家中都有啥人啊?还在关外开鲁县吗?

父亲生前曾回忆:上世纪军阀割据年代,你爷爷之弟,曾在开鲁张作霖的军队中当官。抗日时期,还曾率部队在咱家乡一带与日寇周旋作战……我老爷当年英勇善战的传奇故事,父亲早年常常口述,我牢记心中。

清晰记得,新中国刚解放,我还没上小学时,某一天,在东北的我老爷(绍宗)来津看望我爷爷奶奶,还带来一大口袋花生米。

父亲所描述我那老爷绍宗,那时曾住在口外的开鲁县,听说在军队中还娶了个文武双全、年轻漂亮的俊媳妇,夫妇十分恩,可惜媳妇因患肺病不幸早亡。这是我此生唯一一次见到威武高大壮汉形象的老老爷。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家中亲戚长辈们闲谈常聊到开鲁、多伦、古源、热河、口外、绥东、辽西、大凌河等名词,我因当时年幼,根本没在意。可此时此刻,回家乡寻根问祖,当见到百岁老人见面就提开鲁,迫切打听绍宗消息,新旧两股溯源信息如出一辙,这让我即刻查阅开鲁历史:原来开鲁现在属东北通辽市管辖,皆是满族八旗故乡啊!

科尔沁揭竿正黄旗,努尔哈赤傲统大金,地处开鲁,这正是六百年前那场翻天覆地风云变幻史诗重要舞台!朦朦胧胧的想象中,我逐渐得出:现居关内众多满族父老乡亲们,远古先民皆源自白山黑水之间的肃慎人,蒙满游牧时期,老家就在关外千斤寨一带。

断断续续回顾着满族先民前赴后继、叱咤风云历史,由此,我愈发怀念父母,更对父亲传奇般的创业经历由衷钦佩,深感自豪。

我家所有亲戚,甚至那些从穷乡僻壤来到京津大都市发展的上百户邻里,在上世纪前五十多年的战乱年代,都是投奔父亲开办的工厂,才得以在沽海扎根。父亲带领大家艰苦创业,企业蓬勃发展,众人聚集在他周围,就此改变着各自的人生与家庭命运。

很难想象,父亲当年出身于一贫如洗、穷困潦倒的佃农家庭,童年时便聪明好学,一边帮衬家庭维持生计,十几岁就走出家门学做买卖。青年时期,他独闯华北各大城市,逐渐站稳脚跟。到四十年代末期,竟成为拥有两家工厂、投资三处店铺的成功企业家。

父亲那大起大落、坎坷又神奇的人生经历,在受过他恩惠的故人离去时,每个家庭都会肃然起敬,深情追忆往事……

这就是充满价值的人生,是奋发向上的精神体现,不虚度此生,活得精彩绝伦!

老人家成为后人楷模,激励着吾辈励精图治、前赴后继。

这就是华夏民族中堂堂正正的生意人,如同晋商一般,规规矩矩、本分厚道。

为老人家叙写故事,真实描绘大中国璀璨的历史沧桑,是我一生最大的宿愿。

文革后期,父亲从牛棚中解放回家,闲暇时述说家史,记录的原稿,五十余年来我一直珍存着。其概括大意是,我家祖祖辈辈承袭满族旗人血统,从东北来到畿辅。先祖辈曾出过进士等官吏,分别在广东、关东卫国任职,皆为武将。至于先祖因何沦落为旗奴,曾忠守皇东陵、为皇上种地贡粮,乃至十九世纪末败光家产、一贫如洗,被迫租房,靠纺线、给地主看青糊口,后来又如何摆脱困境,始终是谜中传奇?

乱云润生,情有所思,梦有所托……

2020.3.5

待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obhmkqf.html

乱云润生一2025版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