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九十九回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九十九回
乱云润生 第四十四章
润生永生号三铺磨砺初就,
渠阳城敢独闯拼搏梦新程
第二百九十九回
上一回讲到,年,赤润生已对杂货铺经营流程了如指掌,他将目光投向永生号旗下经营状况不佳米面铺。大东家李洛远欣然同意,如店铺面貌改善,形成盈利状态后,再给赤润生漲薪20%,赤润生在赤阳庄家中度过丁卯兔年春节后,正月十六便到新开口镇西街永生号米面铺报到,学习探索米面铺的生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随着时间推移,这年赤润生在米面铺逐渐成为出色管理者。根据顾客反馈调整商品种类,增加本地人喜爱特色米面,如粗粮面、糯米粉等,如此创新,进一步吸引更多顾客购买。
随着时间的推移,赤润生在米面铺的地位愈发重要,他已然成为了店铺运转的关键枢纽。每日,前来向他请教面食制作的顾客络绎不绝,小小的店铺前总是围满了人,热闹非凡。
赤润生的面食教学越发出色,他不仅演示普通的制作方法,还会分享独特的技巧,像如何揉面能让馒头更松软,怎样搭配杂粮让面条更营养。有一回,一位中年妇人满脸愁容地来到店里,说自己做的饺子皮总是容易破。赤润生热情地将她迎进店,一边耐心地揉面演示,一边讲解:“大姐,这和面的时候水温很关键,太烫了面团容易没韧性,太凉又不好成型,像现在这天,用温水最合适,揉面时多揉一会儿,把面的劲道揉出来,饺子皮就不容易破啦。”妇人在一旁认真学着,脸上的愁容渐渐消散,临走时对赤润生千恩万谢,还说以后买米面就认准他家铺子。
赤润生的名声越传越远,引得附近不少餐馆老板也来取经。一家生意不错的小饭馆老板慕名而来,想学习如何制作独特的面条,好丰富自家菜单。赤润生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心得,还亲自到饭馆帮忙调试面条配方。没过多久,这家饭馆新推出的特色面条大受欢迎,生意更加火爆。饭馆老板为表感谢,不仅长期从米面铺进货,还在饭馆里挂上了米面铺的招牌,为其免费宣传。
在赤润生的努力下,米面铺的生意蒸蒸日上,可他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注意到,周边的居民对米制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于是决定进一步拓展业务。他四处打听,得知渔阳有一种独特米糕制作工艺,口感软糯,香甜可口,很受大众喜爱。赤润生立刻萌生了学习这门工艺的想法,他向老板提出前往渔阳学艺的请求,老板被他的进取精神打动,欣然应允,并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赤润生踏上去渔阳旅程,他找到当地一位制作米糕的老师傅,诚恳地表达了自己来意。老师傅被他的诚意所打动,决定收他为徒。赤润生跟着老师傅潜心学习米糕制作工艺,从选米、泡米、磨浆到蒸制,每一个环节都学得认真仔细。
一周后,赤润生学成归来,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米面铺。他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米糕的制作和销售,从采购优质大米,到定制专门的模具,每一项工作都亲力亲为。很快,米面铺的新品米糕正式上市,一经推出便受到了顾客的热烈欢迎。米糕的香甜气息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购买,米面铺的生意愈发红火。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米面铺的规模逐渐扩大,原本狭小的店铺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赤润生与二东家及店长商量后,决定将店铺搬迁至一个更大的店面,并对店铺进行重新装修。新店面宽敞明亮,货物摆放整齐有序,还专门设置了一个面食制作演示区,方便赤润生为顾客传授面食制作技巧。
在管理方面,赤润生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他对手下的伙计们关怀备至,不仅传授他们业务知识,还注重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在他的带领下,伙计们工作积极性高涨,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米面铺的发展努力奋斗。
1928年初,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米面铺已经成为了当地家喻户晓的店铺,生意火爆程度远超以往。大东家李洛远闻前来视察。看到焕然一新的米面铺和忙碌而有序的工作场景,李洛远对赤润生的能力赞叹不已。他当场决定,将米面铺的经营权交给赤润生,让他放手去干。
赤润生接过经营权,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不仅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责任。他站在新店铺的门口,望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将米面铺经营得更加出色,在这乱世之中,闯出属于自己一片新天地 ,将永生号的招牌擦得更亮,让它在商业的浪潮中屹立不倒,向着更高的目标扬帆起航。
1929年,是赤润生在新开口镇永生号米面铺打拼的第四个年头,眨眼间,他与永生号的合同已然到期。这四年里,赤润生从初出茅庐的小伙计,一路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管理者,将永生号米面铺经营得风生水起。
大东家李洛远对赤润生的能力极为赏识,多次诚恳挽留,甚至许以丰厚的待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赤润生心中早有自己的打算,他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闯荡一番,追寻更高的梦想。为了确保米面铺后续能平稳运营,他提前半年便开始悉心培养一名得力店长。待店长能独当一面后,赤润生婉拒了大东家的好意,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个他奋斗多年的地方。
春节过后,赤润生怀揣着梦想与期待,告别赤阳庄的家,踏上了前往渠阳的征程。他决心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开辟出属于自己经营天地。初到渠阳,他以六块银元为本钱,开启了创业之路,尝试着建立一家小小的糕点铺。
但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初来乍到,赤润生真切体会到了人地生疏的艰难。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商业规则与他熟悉的地方截然不同,一切都要重新适应和摸索。尽管他积累了多年的从商经验,可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这些经验似乎失去了原有的效力。
同行的排挤和打压如乌云般笼罩着他。从一开始在店铺附近散布谣言,恶意贬低他店铺的商品,到故意争抢订单、恶意压低价格,让他无利可图。赤润生试图与他们沟通协商,寻求共同经营、互利共赢的可能,却遭到无情拒绝,对方甚至变本加厉。不仅如此,供应商也开始刁难他,以各种理由拖延交货时间、提高价格。顾客被同行拉拢,店铺生意一落千丈,门可罗雀。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赤润生在巨大的压力和挫折中苦苦挣扎。他不断调整经营策略,亲自走访供应商,耐心地与他们协商,争取更有利的合作条件;同时,加强与当地顾客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竭尽全力去满足。然而,收效甚微,生意虽稍有起色,却依旧艰难。每个月的收益在支付完店铺租金和基本开销后,所剩无几,甚至开始出现亏损。
四年辛苦打拼所赚的20块银元逐渐赔光,口袋里仅剩一块银元。他原本雇了两名店员,如今也只能无奈辞退一人,只留下一个小伙计。尽管焦头烂额,压力如山,但赤润生从未想过放弃,他的眼神中始终闪烁着不屈的光芒,苦苦寻求着小店起死回生的对策。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苦思冥想、反复摸索,赤润生终于凭借着自己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找到了一片竞争对手尚未涉足的细分市场创新独具特色京渠细糕。他四处寻觅京味糕点手艺人,不惜重金拜师学艺。经过半个月的不懈努力,他终于掌握了独特的配方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并结合渠阳当地的口味特点,打造出了具有渠阳特色的京渠细糕。
为了打开市场,赤润生亲自设计包装,用心宣传推广。他还推出新品半价试吃活动,凭借着上乘的质量,逐渐吸引了一批回头客。
虽然店铺整体经营状况依旧不容乐观,利润微薄,但这一丝曙光,给了赤润生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终有一天,能够在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上站稳脚跟,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广阔天地 。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