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五十九回

2025-02-13 21:47 作者:小牮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五十九回

乱云润生 第四十章

学生游行示威彰显国大义

军阀镇压囚捕肆虐白色恐怖

第二百五十九回

1920年1月20日,承载着进步与希望的《觉悟》创刊号正式出版。它是一本大32开本的刊物,100余页近10万字的内容,满满当当都是对真理的探寻。尤为瞩目的是,封面右上角紧挨“觉悟”刊名处,画着一个熠熠生辉的五角星,那是对光明与真理最炽热的追求象征。(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一期意义非凡的《觉悟》,集中发表了周恩来的3篇文章——《〈觉悟〉的宣言》《觉悟》《有什么分别?》,还有他饱含深情的5首白话诗:《游日本京都圆山公园》《中岚山——日本京都》《雨后岚山》《四次游圆山公园》以及《死人的享福》。邓颖超也在这期《觉悟》上发表了《为什么》一文,一连串“为什么看不起人?”“为什么不实行?”“为什么要染恶习惯?”“为什么嫉妒别人?”的质问,如声声警钟,对那些不良行为习惯予以深刻批评,大力提倡谦虚态度、民主作风和力行精神。

1月23日,一场罪恶在沽海发生。沽海学生联合会调查员在魁发成洋货庄检查日货时,竟遭到3个闯入店铺的日本浪人毒打。各界代表怀着义愤向省公署请愿,然而当局却黑白颠倒,不仅不惩办店主和日本浪人,反而对学生大打出手,还逮捕了马骏、马千里、时子周等20位代表,随后更是查封了沽海学联和各界联合会会所。

面对如此暴行,1月26日至28日,周恩来在法租界维斯理堂地下室秘密召集觉悟社成员开会。地下室里气氛凝重,周恩来目光坚定地与大家一起研究对策,最终决定举行更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向省公署请愿,要求释放被捕代表,启封被查封的组织。在这千钧一发的险恶时刻,周恩来挺身而出,毅然担任游行请愿总指挥。

1月29日,寒的冷风也无法阻挡3000多名学生的爱国热情。他们在周恩来、郭隆真的带领下,从东马路出发,如一条汹涌的正义之河,直奔省长公署。群众推举周恩来、郭隆真、于方舟、张若名、赤绍宗为代表,要求面见省长曹锐。邓颖超也急切地想要同去,周恩来却果断地说:“万一我们被捕,外面总需有人接应,继续斗争!”就这样,年仅16岁的邓颖超带着重任留了下来。

省公署大门紧闭,门前大批军警荷枪实弹,如临大敌,严词不准代表进入。周恩来毫不畏惧,带领着郭隆真等人强行进入省公署。然而,等待他们的是如狼似虎的军警的毒打,他们一进去便被逮捕,连同后续被抓的一共20多人。紧接着,大批武装军警如恶狼般冲入学生队伍,刀刺枪打,拳打脚踢,毫不留情。一时间,惨叫连连,50多名学生受重伤,轻伤者不计其数,惨绝人寰的沽海“一二九”流血惨案就此发生。

邓颖超强忍着泪水和愤怒,与南开、女师的红十字会会员们争分夺秒地把受伤同学抬到南开、女师抢救治疗。随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带领一批批学生向社会上有名望的人士发出呼吁,组织慰问团到医院看望受伤同学,还四处散发传单,将事件真相公诸于世。她又和谌志笃等学联负责人,分头联络绅商各界,积极营救被捕代表。沽海学联更是上书北洋政府,要求罢免直隶省省长曹锐,严办警察厅厅长杨以德。此时,沽海中等以上学校纷纷罢课,以声援被捕代表和抗议当局暴行。

周恩来等被捕后,和原先被捕的代表一起被关押在警察厅的营务处。他们被隔绝开来,彼此不能见面,不能交谈。反动当局妄图用拖延战术消磨他们的意志,既不转交法庭公开“讯问”,又不释放,就这样残酷地拖了两个多月。

4月2日,周恩来和难友们秘密联络后,毅然发动绝食斗争。他们向警察厅严正宣告:被拘70多天,却没有受到正式审判,这是对民国约法和新刑律的公然违背。因此,限警察厅在3日内举行公审,否则就全体绝食。当天,周恩来、马骏、郭隆真、马千里、赤绍宗等便开始了绝食。

周恩来等人绝食的消息,通过狱中同情学生的看守传了出来。邓颖超得知后,既为他们的英勇斗争精神所感动,又为他们虚弱的身体而揪心。4月5日,她集合24个觉悟社社员和支持者,背着铺盖就赶往警察厅,坚决要求替代正在绝食的被捕的24人入狱。由于被捕人员身份多样,在社会上影响颇大,反动当局不得不有所顾忌。4月7日,警察厅被迫将被捕代表移送至地方检察厅。

到了检察厅后,拘留条件稍有改善。经过被捕代表们的不懈斗争,除女代表两人外,大家终于可以同住一处,自由往来,还能阅读书报。他们共同议定,每天早晨做体操,每晚举行全体会议,并推举周恩来、马千里、于兰渚3人主办读书团,组织起“狱中大学”,带领大家研究社会问题。还议决每星期一、三、五开演讲会,介绍各种新思潮。

就这样,一场特殊的学习活动在狱中展开。当世界工业革命史讲完后,周恩来在5月28日、31日,6月2日、4日、7日,分5次做了介绍马克思学说的讲演,内容涵盖历史上经济组织的变迁、马克思传记、唯物史观的总论和阶级竞争史、剩余价值学说、《资本论》和资产集中说等。当时,周恩来还主持编写了《检厅日录》。

在这铁窗之中,他们以丰富的精神食粮弥补着极端贫乏的物质条件,革命的友谊将不同经历的受难者紧紧联结。周恩来就像一团燃烧的烈火,用他的热情温暖着每个难友的心,以至于有的人宁愿坐牢,也不愿离开这个充满力量的集体。

6月8日,觉悟社社友李愚如来到狱中探望周恩来,并向他告别,她即将前往欧洲勤工俭学,去探求真理。周恩来满怀欣慰地为她写了一首长诗,写道:我为你高兴,去“磨练你的才干,保你的天真烂漫。他日归来,扯开自由旗,唱起独立歌”。在诗中,周恩来还提到去“马赛海岸,巴黎郊外,我或者能把你看”。其实,周恩来在狱中就已经在思索着,将来要到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去探寻中国的未来之路。

经过监狱内外的不懈斗争,7月6日,检察官对周恩来等提起公诉。7月17日下午,开庭审理。法庭上挤满了旁听的人群,邓颖超和学联代表坐在旁听席上,眼神中满是关切与坚定。地方审判厅外,也站满了等候消息、声援被捕代表的男女学生和各界人士。

主审法官拖着长腔,宣读着所谓被告人的“罪状”,周恩来轻蔑一笑,手扶栏杆,大声质问:“学生们怀揣纯真爱国之心,抵制日货,维护民族权益,究竟何罪之有?学生们请愿,推举我们为代表求见省长,又犯了哪条王法?当局派军警施暴,对学生棍棒交加,制造血案,这又符合哪条法律?无理拘禁代表,不审讯,不释放,拘押半年之久,依据的又是哪条法律?”这一连串质问如利箭钢刀,法官被问得张口结舌。

周恩来接着侃侃而谈,做了长篇发言,将法庭强加的“罪名”逐条驳斥。大律师刘崇佑也据理力争,把反动当局的诬蔑之词一一驳回。法官无言以对,狼狈地低头装作看案卷。旁听群众情绪高涨,一会儿鼓掌支持周恩来,一会儿哄笑讥讽反动当局,还不时发出“嘘”声嘲弄法官。法官如坐针毡,最终只好释放被拘禁的代表。

“我们胜利啦!”人们欢呼着,将坚贞不屈的被捕代表们紧紧围住,争相握手祝贺,胜利的喜悦泪水交织在一起。一时间,审判厅外鞭炮齐鸣,锣鼓喧天。邓颖超等学联代表、顺直议会议员、商会代表、各界联合会代表等纷纷上前,给周恩来、马骏、郭隆真、赤绍宗等24位代表胸前佩上“为国牺牲”的纪念章和大红花,大家一起在审判厅前合影留念,共同铭记这一伟大的胜利时刻。

(待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kehmkqf.html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五十九回的评论 (共 2 条)

  • 逐梦星空
  • 漫舞洛城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