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火车声中的觉悟

2021-01-24 15:46 作者:文生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羑河纪实二二三

火车声中的觉悟

文生

老文前些天思考了一下过去,认为近代华落后是生产力的落后,传统专制制度一开始抓住维护其统治的根本;重农抑商压技。朝代三百年一轮回,民间富不过三代,导致国、民财富都不能积累。就科学技术来说,技术也相应地得不到积累,手工业没发展到分工阶段。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和“格物致知”意识相关,轻视科学,视技术为奇技淫巧,于是就在网上查看“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的现代解释: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近代语义近“实事求是”。

“格物致知”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大学》对“格物致知”,没有作出解释,虽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说法,但并没引起思想家的注目。

先秦古籍中也没有“格物”与“致知”的相关词汇,“格物致知”的字义训诂难以确切,后世儒者争论不休。

孔子的儒家思想,关心现世的政治与道德,没有在心性修为上多做关注。战国初期的子思,作《中庸》,以“中庸”思想为基础,建构了儒家的心性理论。“格物致知”涉及了心性修为,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而且和先秦道家产生了交集。

宋儒将《大学》从《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并进行注释,以朱熹的《四书集注》最为有名。朱熹在《四书集注》指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最后止于至善。所谓止,就是到达某个地方不动的意思。至善,就是事理当然的极点。

明太祖独尊朱熹学说,《四书》成为唯一官方思想权威后,朱熹学说成为明清两代科举应试的教条观点。因而朱熹“格物致知”的观点成为后世社会的普遍流行观点。清末的洋务运动办学堂时,就把物理、化学等学科称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简称。

对“格物致知”的解读:

汉唐认为:事物之来发生,随人的习性喜好。即对事物的好恶认识是主观的。

东汉郑玄:“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

唐朝孔颖达:“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已有所知则能在于来物;若知善深则来善物,知恶深则来恶物。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恶事随人行恶亦来应之。”

李翱:“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

两宋:穷究事物,归于道理。道理者:或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或知性不受外物牵役,或致使自心知通天理,或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或回复天理之知,或考尽天下事物。

北宋,司马光: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格,犹扞也、御也。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

程颢: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物来则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则意诚不动。意诚自定,则心正,始学之事也。”

程颐:穷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穷则不能致也。”“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理。”

南宋,朱熹: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陆九渊:修持心性不为物牵,回复天理之知。“天之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此理本天之所与我,非由外铄。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

陈亮:考尽天下事物,“故格物致知之学,圣人所以惓惓于天下后世言之而无隐也。夫道之在天下,何物非道,千涂万辙,因事作则。”

明朝,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即“致良知”的心学。

王阳明: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於正。”“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王艮:规范反省自身行为,知德行根本。“物格知至,知本也;诚意正心修身,立本也;本末一贯,是故人治人礼人也,格物也。不亲、不治、不答,是谓行有不得于心,然后反己也。格物然后知反己,反己是格物的功夫。反之如何?正己而已矣。反其仁治敬,正己也。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此正己而物正也,然后身安也。”

清朝,学而思,践而行。

王夫之:格物致知在学而思,不必唯心。“大抵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所思所辨者,皆其所学问之事。致知之功,则唯在心官,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辨之疑。致知在格物,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非耳目全操心之权,而心可废也”。

颜元:身体力行,亲手实做其事。“手格其物而后知至。”

老文想,村里小谷院的前辈,虽说也跟风对古典进行了训诂,但认识想来也没越过古人的说法。

现在如何认识“格物致知”?老文认为,丁肇中的说法对此进行了古今结合。他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大学》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地步,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境界——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格物致知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词组,格物是因,致知是果。格物的意思就是断除物欲,致知意思就是通达明了宇宙万法的终极真相。物欲断除的越彻底越干净,就越容易获得通达宇宙万法的真实智慧,就越容易明了宇宙万法的终极真相。

石林黑塔村的人们又根据火车的轰隆声判断时间了。在火车的轰隆声中,老文看着收集的材料,忽然悟到:传统对“格物致知”的认识,建立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上。格物致知在于知“道”,但问题在于如果不去知“器”,则所认识的“道”就建立在空中楼阁上,在概念上打圈子,这也是现在许多谈传统文章所犯的通病,并不比传统文人有多少进步。

真正在贯彻“格物致知”中的知“器”者,当属《溪笔谈》、《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开工天物》之类的书,才是为民生之作,才是促进生产的书,可惜这些书受传统文人的冷落,有的书甚至还要去国外寻找本子,如《天工开物》,竟然在中国找不到此书的原本,要到日本去找到此书的刻本来刊印,是道、器的失衡表现。

老文想,火车,也是工业文明的象征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全套掌握全面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对于我们来,只有大工业生产时代到来,人们才能真正认识“格物致知”,小农经济是不会这样的。

道、器的失衡,是导致中国朝代循环的原因之一,不过归根到底,还是小农经济下的国家治理失败,虽有礼治、法制,但对社会的治理,还是不能“格物致知”,找不到摆脱历史循环的办法。或者干脆说,我们古代没有自己的政治学,只是提出了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为原则而已,没有展开。这是新的话题了。

在火车声中,老文觉着有一得,有了觉悟,又日新了。

羑河纪实系列均为原创

2021年1月24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ipidkqf.html

火车声中的觉悟的评论 (共 4 条)

  • 雪
  • 浪子狐
  • 风残炫舞
  • 漫舞洛城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一门心思选好文,百花丛中觅新人!让文学来温暖整个世界,你的关爱和支持就是我们中国散文网发展壮大和愈加旺盛的坚硬基石和有力支撑!!!在鲜花铺就红毯的圆梦路上,有你有我的不离不弃和温馨相伴,人生注定更精彩,再次谢谢你我最亲爱的朋友!!!顺祝工作心情都愉快!!!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