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一百五十四回

2023-02-14 19:48 作者:小牮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

第一百五十四回

乱云润生 第二十三章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中华民族义勇灭洋

上一回讲述,当沽海总督裕禄在7月初把东机器局与老龙头火车站完全失守战况,不得已向慈禧皇太后奏呈后,老佛爷大惊,即怒斥裕禄,速把虎神营三统领召皇宫商议对策,紧急决定,御林军虎神营特一营、特二营三千精锐迅疾增沽:接到命令,身为虎神营营千总的溥臣与忠君,7月3日当天即率将士赶至沽海,驻扎于陈家沟,小树林金钟河畔。

为避免暴露军队调动信息,4日虎神营特一营、特二营仅练兵备战未参与向洋寇袭扰,傍晚溥臣与忠臣观察地形来到望海楼附近;溥臣蓦然想起,附近金家窑电灯房后身有燕遵老家弘滿庄的本家表哥在此做小买卖,曾邀他搭伙经营,地址仍凊楚记得,于是趁机串门以了解沽海近况很快找到家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皆为满旗至亲血脉相融,本家表哥热情接待,简要介绍了眼下洋寇侵略中华进攻沽海,以及义和团风起云涌现况。

当讲到金家窑村民,近半个世纪屡遭洋寇欺凌惨害颠沛流离时,便激起漙臣与忠君,国仇家恨,怒火满腔。

两人随后告辞,去观察非常重要沽河三岔口地势,感到利用河畔原设的黑炮台,以轰击老龙头火车站洋寇是极佳选择。

此思路还是忠君在登临玉皇阁时脑中之灵光闪现;

当溥臣与忠君来到沽河畔狮子林村附近北大营时,即看到了黑炮台。

沽河两岸最高建筑是对岸老城东北角的玉皇阁,始建1368年、明洪武年间、比沽海建城还早36年。

登高望远军情至要,两人从渡口摆渡过河后直奔玉皇阁,玉皇阁雄伟宏大,由旗杆、牌楼、山门、钟鼓楼、前殿、八挂亭、清虚阁、南斗楼、北斗楼以及三清殿组成。登上清虚阁凭栏远眺,蜿蜒宽阔沽水三岔河口尽收眼底,一眼便远眺至老龙头火车站那洋寇阵地。

此时,清军已经拥有射程三千米威力巨大的克虏伯大炮,忠君对溥臣这时念叨,若把这种大炮调来轰老龙头洋寇威力无穷啊!有此想法,两人速过摆渡又去沽河北岸的黑炮台观察一番:

沽海城从明代建有七座炮台,为保卫城池每座炮台派十名士兵昼值守,互为连环便于呼应。七座炮台设七于个方向,县志载:海光寺西,马家口,三岔河口北,窑洼南岸,西沽,邵公庄东,城西双忠庙南,环城以围拢。

三岔河口炮台围墙涂着黑漆,俗称黑炮台。炮台建有五层高八角状瞭望塔正好观察敌情,与驻守水师营沟通后,登瞭望塔观察刚好看到老龙头车站。

见是皇城御林军虎神营派来援沽精师两位营千总来视察,炮台水师营营千总不敢怠慢,对溥臣与忠君简介细情:

这三岔口黑炮台极为重要,多年来,其它城四周几座炮台被荒废或成摆设,唯独朝廷对黑炮台仍以重兵布防,与大沽口炮台同样重视。为何?大沽口炮台是国卫防线,失守意味国破,三岔口黑炮台则城卫防线,失守沽海老城即毁,更至要是,洋寇中小军舰沿着运河能直抵京城,大清难保啊!

从1860年起,洋寇屡把大沽口炮台与黑炮台视为眼中钉,千方百计妄图彻底毁掉。

得此信息,忠君与溥臣当晚就把从速在三岔口架设德国克虏伯大炮计谋,及时提供总督裕禄与虎神营上级首领並被采纳,而后,十二门克虏伯大炮悄然布设于黑炮台,虎神营特一营、特二营並增援防卫。

7月2日,义和团首领张德成率领团民大摆火牛阵;在成群牛尾巴上捆绑棉絮浇油点燃,使之向租界狂奔,並引爆地雷,引燃房屋。同时义和团发起猛烈进攻,杀伤大批敌人,焚烧洋行等建筑物,几乎欲占领整个法租界区域。

与此同时,红灯照在首领林黑儿的率领下,积极投入围攻紫竹林租界区的激战。她们冒着炮火为前方义和团运送弹药,抢救伤员,鼓舞义和团勇士们士气,保家卫国。租界内的平民百姓频频为义和团传送情报,烧毁洋寇仓库,使租界内侵略者惶惶不可终日。

7月5日裕禄、聂士成、马玉崑等同义和团首领商议,决定组织一次较大规模联合作战计划,转天即实施;

7月6日,围攻紫竹林租界的清军从沽海城南迂回至租界西南面,在城西南围墙上设置多门大炮轰击租界,挑选精悍勇士,乘船渡河潜入跑马场与八里台。接着,又攻至租界边缘小营门一带。

张德成则率义和团仍利用“火牛阵”,在靠近租界的马家口同联军洋寇激战。

与此同时,进攻老龙头火车站的战斗也十分激烈。义和团曾多次冲进车站内部,用刺刀劈刺洋寇联军,使敌人胆战心寒。胡殿甲部对东机器局发动五次反攻,虽未夺回,但杀伤洋寇甚多。

7月7日,直隶提督兼武卫前军总统聂士成,率部从马场大道向紫竹林租界猛攻,一直冲到租界边缘的小营门。

7月8日,正在战斗焦灼之时,聂士成突然听到震惊消息。原来,义和团趁他在外作战,竟绑架他八十岁老母与妻子、女儿。同时,混在聂士成部队里的义和团民突然哗变,造谣大喊:“聂士成反了!聂士成反了!”

聂士成想着,自已曾镇压过的义和团,因有慈禧皇太后、端郡王、刚毅等权势偏袒,竟闹到自已家破人亡、身败名裂,真是有寃难诉、有苦难言:他在自己身后划了一条线,对身旁将士们说:这条线就是聂某的死线,在战斗中若我退到线后一步,就立即砍掉我脑袋。

7月9日,洋寇多路向沽海城南八里台进攻。聂士成率部迎战,与洋寇激战数小时陷入重围。聂士成腿上、两腮、脑门、腹部多处受伤,横刀跃马,带伤仍指挥作战。此时此刻,五内俱焚聂士成挺立八里台桥头哀鸣:此吾致命之所也,逾此一步非丈夫矣!他已更换四匹坐骑,身七处中弹,腹破肠出,一弹由口穿入,洞脑后而过,一弹洞穿太阳穴,犹忍死力战;最后一弹击伤胸膛,遽然倒地,一命呜呼。

以死明志,聂士成战前即抱定决心,特意换上朝廷所赐朝衣补褂冠带整齐,以吸引洋寇炮弹追随聂士成战马,不惧肉搏混战中杀身成仁。

聂士成伤重阵亡。洋寇趁机攻占海光寺的西机器局,並步步为营攻打城厢区域。

聂士成战死后,他苦心经营多年的马步三十营溃散,极大削弱着抗击列强洋冦的战斗力,洋寇首领皆认为,聂士成率领的武卫前军,极强悍最可怕,消除心头大患。

清廷得知聂士成在防御战中壮烈殉国消息,发“诏赐恤”同时,仇聂派竟指责聂士成是:误国丧身,实堪痛恨!

聂士成是甲午之战唯一有胜绩之臣,是清廷唯一力战八国洋寇武将。1905年,民族英雄聂士成被昭,清廷追赠为太子少保,谥忠节,建专祠供后人瞻仰。在八里台桥旁建“聂忠节公殉难处”纪念碑,桥改名“聂公桥”。在三条石建起聂公祠。1997年,政府重修八里台桥纪念碑,并塑聂士成铜像。

(待续)

读者若喜欢,请关注、点赞、交流,就是支持鼓励,往后耐心看,越发精彩!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ffxdkqf.html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一百五十四回的评论 (共 4 条)

  • 漫舞洛城
  • 逐梦星空
  • 行动者
  • 浪子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