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乱云润生2025版二十回

2025-03-09 21:23 作者:小牮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乱云润生 2025版 二十回

二十回

在赫图阿拉城的探秘之旅中,悦悦清脆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宁静,满是期待地催促着:“大家抓紧时间上车啦,下一站,我们将走进满族历史文化长廊,去探寻那一段段被岁月尘封的传奇!”

沿着赫城湖滨路前行,微风轻拂,湖面波光粼粼,码头边船只摇曳,猎扑湖的美景如诗如画,令人沉醉。可众人怀揣着对满族历史文化长廊的好奇与憧憬,脚步匆匆,不多时,那古朴庄重的文化长廊大门便出现在眼前。

悦悦一边引领大家前行,一边兴致勃勃地介绍:“我们即将踏入的满族历史文化长廊,建成于2002年,全长560米,它不仅是赫城中华满族风情园内的核心景观,更是神州大地上首座满族文化长廊,意义非凡。瞧,它整体以清代风格的精瓦素砖筑就,蜿蜒曲折,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仿佛一条巨龙静卧在此。亭台、水榭、楼阁巧妙串联,朱漆廊柱林立,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古朴的光泽。雕梁画栋之上,精美绝伦的彩绘熠熠生辉,壁画中的人物、场景栩栩如生,将满族的辉煌历史一一呈现,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 。”

踏入长廊,仿佛穿越时空,步入了满族历史的长河。五百零三幅写意画依次展开,笔触细腻,每一幅都惟妙惟肖,让人目不暇接。从满族始祖的神话传说开启,讲述着三位赤裸仙女于二布库里湖中沐浴的奇妙故事。浴毕上岸时,一只神鹊口衔红果,悄然放置在仙女佛库伦的衣物之上。佛库伦不释手,不慎将红果吞入腹中,就此感孕,诞下男童,取名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他便是满族的始祖。这般独特的民族起源故事,新颖而生动,瞬间将众人的思绪紧紧牵住,沉浸其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悦悦娓娓道来:“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经典神话,满族也不例外。据‘满文老档’记载,满族的先世在先秦时期称作肃慎,历经岁月变迁,汉朝时称为挹娄,南北朝时期叫勿吉,隋唐时期称靺鞨,元明时期则称呼为女真。而1559年2月21日,一代传奇人物努尔哈赤在建州的一个奴隶主家庭中呱呱坠地,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深刻地影响了满族的历史走向 。”

随着脚步的移动,画卷切换至努尔哈赤的生平。他出生在建州女真的小酋长之家,青少年时期便历经三次重大磨难。童年丧母,家庭的温暖骤然缺失;年少漂泊异乡,尝尽人间冷暖;青年时父祖亡故,命运的重击接踵而至。十几岁的他,带着弟弟深入莽莽林海,搭棚而居,挖人参、采松子、摘榛子、拾蘑菇,再奔赴抚顺马市交易,以此艰难地贴补家用。这段艰辛的经历,让他早早地融入社会,见识大增,意志也得到了极大的磨炼,为日后的崛起积攒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努尔哈赤投奔外祖父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后,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转折。明军破寨古勒山时,他不幸被俘,成为辽东总兵李成梁帐下的书童。在这段日子里,他不断汲取知识,增长智慧,练就了一身好武艺。然而,命运的考验并未结束,因脚上生有黑痣,犯了天子大忌,惹来杀身之祸。幸运的是,李总兵的爱妾冒着生命危险相告,追兵纵火时,爱犬以身相救,直至力竭过劳湿身而亡,努尔哈赤才得以死里逃生。这份恩情,努尔哈赤铭记于心,也因此,满族每年黄米收获时,总要插柳枝纪念这位重情的女子,同时忌吃狗肉、忌穿狗皮,这段典故也成为了满族独特的文化传统。

祖父觉昌安与父亲塔克世在明军攻阿台的古勒寨时死于兵火,这成为了努尔哈赤“十三副遗甲”为父祖起兵复仇的导火索。自此,胸怀大志的他,秉持“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的策略,毅然揭开了统一建州女真各部战争的序幕。此后,他一路披荆斩棘,建国称汗,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奠定了大清帝国的基石,对满清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启了“康乾盛世”的辉煌,却也间接埋下了“光宣衰世”的伏笔 。

正当悦悦为大家讲解着长廊中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时,赤慎斌馆长悄然现身。众人清晰地记得,两个小时前,在塔克世故居门前,这位赫图阿拉城满族博物馆馆长,曾将努尔哈赤的生平故事讲述得历历在目,大家听得如痴如醉,意犹未尽。此刻,作为四百多年前努尔哈赤出生地的邻居后裔,正黄旗资深研究员,他面带和蔼的笑容,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

悦悦连忙热情介绍:“赤馆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讲述努尔哈赤的生平故事。之前在塔克世故居,赤馆长讲述了努尔哈赤自幼至建立后金的前半部分经历。现在,大家眼前是一幅幅努尔哈赤的精彩画面,相信赤老师接下来的讲述会更加精彩,让我们掌声欢迎!”

热烈的掌声瞬间响起,悦悦退到一旁。赤慎斌馆长微笑着向众人作揖致意,随后移步至壁画前,与画面融为一体,身临其境般地为大家继续讲述努尔哈赤可歌可泣的生平故事。他情感真挚,语调激昂:“通过重温历史,我们从这卷中学习领略的是努尔哈赤卓越的军事战略思想。他如何打持久战?如何以少胜多?这些古老的兵法韬略,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直至今日仍有借鉴意义。从近代努尔哈赤势如破竹建立大清朝的每战必胜,到现代毛泽东领导共产党摧枯拉朽解放全中国的战无不胜,两者军事思想的灵活运用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正是我们感知历史、升华思想的初衷 。”

“上次我们讲到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称汗王。接下来,便是惊心动魄的几次生死大决战。天命三年,即1618年4月13日,努尔哈赤在盛京‘告天’誓师,当众宣读了与明朝结有的七大恨讨明檄文,随后,他亲率步骑两万,气势汹汹地向明朝发起进攻。抚顺城以东诸堡,在他的猛烈攻势下,大都被后金军攻占。后金军袭占抚顺、清河后,本打算进攻沈阳、辽阳,但考虑到自身力量不足,翼侧又受到叶赫部的威胁,同时得知明王朝已决定增援辽东,于是在九月主动撤退。从这里可以看出,努尔哈赤绝非有勇无谋的莽夫,他懂得审时度势,敌进我退,保存实力,养精蓄锐 。”

后金的迅速崛起,抚顺等地的接连失陷,让明神宗深感事态严重,即刻派兵部左侍郎杨镐主持辽东防务,出兵进攻后金。杨镐不仅从川、甘、浙、闽等省抽调兵力增援辽东,还通知朝鲜、叶赫出兵策应。

天命四年,1619年二月,杨镐坐镇沈阳,集结明廷军队8万余人,再加上叶赫、朝鲜军队各一万人,共约10万兵力,却虚张声势号称47万,兵分四路围剿后金。努尔哈赤在攻破抚顺、清河之后,便在吉林崖筑城屯兵,备马歇战,加强防御,派兵严守,以扼制明军西路之敌。他通过精准的情报探知明军行动,断定明军道路险阻,路途遥远,无法迅速抵达,于是果断采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击破作战方针,将10万兵力集结于都城附近,全军上下斗志昂扬,严阵以待。

二月二十九日,明朝刘綎军先头部队自宽甸冒然北上,孤军深入,态势孤立。努尔哈赤敏锐观察后,当机立断,以赫图阿拉南驻防的500兵马迟滞刘綎,趁其他几路明军进展迟缓之际,集中八旗兵力,全力迎击杜松军。三月初一,杜松军冒进突出,已进至萨尔浒,却分兵为二,以主力驻萨尔浒附近,自己亲率万人进攻吉林崖。努尔哈赤见杜松军孤军深入,果断亲率六旗兵4.5万人猛攻萨尔浒的杜松军。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双方激烈火拼。次日,明西路军全军覆没。

歼灭杜松军后,努尔哈赤迅速调转八旗主力北上,奔赴尚间崖方向迎击马林军。八旗勇士们勇猛无畏,锐不可当,明北路军毫无招架之力,遭全歼,主将马林仓皇逃回开原。正在路上准备支援的叶赫贝勒金台石、布扬古,听闻明军大败的消息,惊慌失措,急速撤回叶赫老巢。

努尔哈赤击败马林军后,马不停蹄移兵南下,迎击明南路军。三月初三,为全歼南路军,他精心谋划,采取诱其速进,设伏聚歼的打法。事先,他以主力在阿布达里岗,赫图阿拉南方向设下埋伏,另派少数士兵冒充明军,身着明军衣甲,打着明军旗号,手持杜松令箭,诈称杜松军已迫近赫图阿拉,要刘綎速速前进。刘綎信以为真,当即下令轻装急进。三月初四,明军东路刘铤军从宽奠出发时,后金百姓早已躲避于深山老林中。刘铤率军攻占空寨,进至阿布达里岗时,遭遇后金的致命伏击,刘铤战死,全军覆灭。努尔哈赤的八旗军士气大振,愈战愈勇。

杨镐坐镇沈阳,虽掌握一支机动兵力,但在整个战役中,对三路明军未作任何支援策应,最终导致明军彻底惨败。三月初五,第四路李如柏部闻讯明军大败,途中发现后金八旗小股兵马,竟以为是后金主力发起进攻,惊恐之下溃逃,自相践踏,死伤千余人。朝鲜援军元帅姜弘立率领剩余的五千兵丁,无奈之下无条件投降,后金设宴款待后,将他们释放回国。

此后,努尔哈赤乘胜追击,智取开原、铁岭,使明朝在辽东地区失去了抵御后金的重要屏障。后金萨尔浒大捷,让明朝在辽东的军事实力遭受毁灭性打击,叶赫部也因此势单力孤,孤立无援。同年八月,努尔哈赤亲率大军围困叶赫部东西二城,一举攻克,斩杀叶赫首领金台石、布扬古,彻底消灭叶赫部,在满族统一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待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exhmkqf.html

乱云润生2025版二十回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